彰顯文科優勢,助力文旅產業發展 ——安徽大學服務我省文旅產業發展紀實
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為了將我省綠水青山的優良生態資源,徽風皖韻的深厚文化底蘊轉化為產業優勢,安徽大學緊密結合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和長三角一體化等戰略需求,立足文科學科特色,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全方位助力我省文旅產業發展,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決策支持和智力服務。
深耕鄉村旅遊,全麵助力鄉村振興。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圍繞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安徽大學教師積極參加省委組織部發起的“服務精準扶貧,專家下基層”活動、省文旅廳組織的“鄉村旅遊專家服務團進貧困村”活動、省人社廳開展的專家下鄉活動。同時,安徽大學教師還策劃實施了“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旅遊精準扶貧計劃,在金安區楊公村、潛山市官莊村、黟縣豐梧村進行蹲點幫扶。此外,安徽大學教師還主持了2項國家級公益旅遊扶貧規劃、1項省級公益旅遊扶貧規劃、6項市縣旅遊扶貧規劃。無私的付出,贏得了各級旅遊主管部門的認可。

李東和教授參加省人社廳專家下鄉指導 李經龍教授參加省文旅廳專家下鄉活動
立足安徽實踐,研究安徽問題,規劃安徽旅遊,引領文旅產業發展,樹立安徽標準,解決地方難題,講好安徽故事。安徽大學主辦了“安徽省全域旅遊創新發展研討會”“安徽省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研討會”“安徽省旅遊業青年專家高峰論壇”等高水平會議。安徽大學教師撰寫了《加快安徽旅遊經濟大發展研究》《關於加快皖北旅遊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安徽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係研究》等谘詢報告,獲得分管副省長批示。近年來,安徽大學承擔了百餘項旅遊規劃與策劃項目,包括《安徽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安徽省“十四五”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以及合肥市、黃山市、亳州市等地的十三五、十四五旅遊發展規劃和全域旅遊規劃等,深得相關部門的好評。安徽大學先後被省教育廳、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遴選為安徽省旅遊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安徽省旅遊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依托基地安徽大學承擔了大量的旅遊培訓工作。培訓內容涉及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發展,旅遊精準扶貧、旅遊市場營銷、旅遊景區管理、旅遊度假區創建、旅遊四級聯創等。2019年安徽大學圓滿完成了文化和旅遊部導遊專業素養研培班,贏得了文旅部的高度肯定。安徽大學教師主持了《2018年安徽旅遊地方標準製修訂和印刷項目》,先後完成14個旅遊地方標準的製修訂工作。其中,《旅遊誌願者服務規範》上升為長三角地區統一的旅遊標準。

安徽大學舉辦安徽省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研討會

安徽大學承辦文化和旅遊部導遊素養專業研培班
彰顯文科優勢,推動文旅融合創新。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國家級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旅遊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等平台,發揮安徽大學文科優勢和多學科融合特色,打造我省文化旅遊融合研究的高地,推動了我省徽文化、紅色文化、運河文化等的保護傳承利用。安徽大學先後與省旅遊局、合肥市、黃山市、黟縣等政府和部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相關教師先後承擔了省哲社辦、社科聯、省發改委、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的文旅融合相關課題;相關成果榮獲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協會等多種獎項。同時多人次入選文化和旅遊部等國家級旅遊人才及省級旅遊人才榮譽稱號。

李經龍榮獲國家旅遊局優秀研究成果獎 李東和入選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專家

安徽大學與黟縣人民政府簽訂文旅融合戰略合作協議
“十三五”以來,安徽大學在徽文化旅遊、鄉村旅遊、長三角旅遊一體化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先後承擔旅遊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省部級項目20餘項;出版專著8部,編寫教材10部;在國內外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多篇。引進和培養相關專業優秀博士10人;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辦學術講座、會議30餘場,推動了省內外文化旅遊、旅遊管理等學科的建設和交流。
(來源:安徽大學)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