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吳正升教授團隊在腫瘤研究領域國際著名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吳正升教授團隊在腫瘤研究領域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會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IF=13.312)上,在線發表了題為《一種新型的p62剪切轉錄本促進乳腺癌化療耐藥(An alternatively spliced p62 isoform confers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的研究論文。 基礎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博士研究生郭欠影、王浩為共同第一作者,吳正升為最後通訊作者,浙江大學研究員黃星、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員譚勝為共同通訊作者。我校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
化療耐藥是導致乳腺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接受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乳腺癌患者中,超過80%的病例不能達到病理完全緩解,導致患者療效不佳甚至治療失敗。因此,了解乳腺癌的化療耐藥及其機製,對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該研究首先對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腫瘤樣本進行RNA測序,並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3'RACE和Northern blot等實驗驗證,發現了一種新型的p62 mRNA剪切轉錄本(p62-SU),該轉錄本攜帶短3'-UTR,其表達與乳腺癌化療耐藥密切相關。通過一係列體外和體內實驗發現,相對於已知的攜帶全長3'-UTR的p62 mRNA轉錄本(p62-LU),p62-SU可以顯著增強乳腺癌細胞的細胞活力、遷移能力、侵襲能力和化療耐藥性;CPSF1通過可變剪切介導了p62 mRNA的3'-UTR截短。研究證明,p62-SU是通過逃避miR-124-3p的抑製,從而產生更多的p62蛋白,最終導致了乳腺癌的化療耐藥。該研究結果顯示CPSF1-p62-miR-124-3p信號通路參與了乳腺癌化療耐藥進程,為認識腫瘤治療抵抗和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理論線索。
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高校學科(專業)拔尖人才學術資助等項目的資助。(科技產業處 基礎醫學院)
論文鏈接: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res/article-abstract/doi/10.1158/0008-5472.CAN-22-0909/708925/An-alternatively-spliced-p62-isoform-confers?redirectedFrom=fulltext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