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齊下 高校融媒矩陣鑄牢“青年鏈接”
網絡已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習生活的重要空間,蚌埠學院作為一所建在淮河岸邊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采用融媒體矩陣協同地方特色文化淮河文化精神滋養,四管齊下,使互聯網這一最大變量真正成為高校育人的有效“增量”。
融媒矩陣合力傳播“青年聲”。以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大學生記者團為主體,發起建立學院新媒體聯盟,囊括以學校或學校二級單位及其下屬單位名義開辦並通過平台認證的新型傳播媒介,包括但不限於微信、微博、QQ、抖音等新媒體平台,成為校園內網絡媒體協作交流和資源共享的良好平台,形成融媒矩陣的工作合力。網絡媒體信息發布嚴格執行“三審三校”製度,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台賬,近兩年微信公眾號發布推送400餘篇。關注用戶從不足三萬人增長至近五萬人,服務性、互動性明顯增強。2023年開通微信視頻號以來創作視頻作品150餘條,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超過4.9萬,以招生、畢業為主題的係列視頻播放總量超過17萬。創作視頻內容5次登上“學習強國”學習平台,並被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等多個公眾號引用轉載,推動學校網絡育人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輕量傳播精準達到“青年心”。互聯網時代,傳播展現出去中心化、去權威趨勢,青年學生在心理上天然更加貼近小切口、輕量化的傳播方式。挖潛紅色家底,微黨課講實思政理論。依托微信視頻號平台,開設“小蚌微黨課”欄目,利用本地特色紅色文化資源,講好蚌埠本地的紅色故事,如革命母親蘇老媽、一等渡江功臣馬毛姐、安徽第一個犧牲的共產黨員楊兆成等。在校園網開設暑期社會實踐專欄,報道身邊學子走向一線追尋紅色足跡,汲取奮進力量的青春事跡,激發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砥礪奮進、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和凝心聚力、奮勇爭先的擔當精神。創新傳播方式,“微視頻”講活淮河文化。開啟公眾號原創“小蚌”形象IP設計,形象元素包含貝殼、珍珠等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元素。製作以原創IP“小蚌”為主講人的動畫微課短視頻“百問百答 小蚌說淮河”,將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細分拆解,形成適合青年信息接受習慣的“短平快”風格的係列短視頻;製作“小蚌”貼紙、徽章等文創周邊,以卡通動漫形象吸引青年人關注,提升網絡平台與青年的接近性,擴大網絡育人作品覆蓋麵。聚焦身邊人事,“小視角”講好青年故事。利用“青春榜樣”“競賽之星”“讀書之星”等欄目的朋輩榜樣教育影響青年;開設“直擊校園”專欄,用青年視角看青年生活,不講大道理,用身邊人、身邊事展示青年學生向上的精神風貌、豐富的校園文化、綠色的生態環境等等,潛移默化做好青年思想引領。


角色轉變有效激發青年力。變“我來聽”為“我來講”。組建淮河文化大學生講解團、“訪民問暖”社會實踐服務團、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生宣講團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宣講團,堅持線下進鄉村、進社區、進beplay体育手机開展宣講,主動及時將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傳遞給群眾。其中學生黨員進社區為普通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被《中國教育報》頭版報道。線上,青年出鏡,作為主講人,圍繞黨的理論知識、紅色黨史、國家安全、淮河文化、青年生活等話題,真實發出青年聲音,呈現形式豐富的新媒體作品。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製度自信,真正讓學生從網絡思政教育的“受教者”轉變為網絡思政的“主講人”。變“我來學習”為“我來出品”。一方麵每周針對不同新媒體塊麵開展推文熱點選題會、報紙排版學習會、設計作品分享會、視頻作品點評會等,提升學生記者抓取熱點、強化技能的主動意識;采取“傳幫帶”建立師徒製,對新媒體作品采取項目化管理,對於重大項目跨平台整合各方資源,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在網絡育人中真正變“我來學習”為“我來出品”,青年的創造力被充分激發,真正成為新媒體作品的合格“出品人”,成為網絡育人過程的主動發起者,更好地達成網絡育人目標。
淮河文化特色賦能“好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挖掘好淮河文化“好內容”的內涵、外延,與網絡育人覆蓋麵廣、傳播率高、吸引力強、互動性好的傳播優勢緊密結合,不僅能夠形成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優勢,實現學校網絡育人與其他高校的差異化發展,更能促進網絡育人平台成為理論課堂的有益補充,為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力賦能。(文/毛星懿)
本文是安徽省“三全育人”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培育支持計劃(sztsjh-2022-8-20 ),蚌埠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三全育人”視域下淮河文化與蚌埠地方高校文化育人融合路徑研究(2021sk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