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5·31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外老教授回信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探討國際新聞傳播工作在新技術環境下的機遇與挑戰,2021年12月4日下午,“元宇宙、虛擬化社會與跨文化傳播”青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辦。
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思想德育工作室“新青年人文交流工作室”聯合主辦,研討會分為特邀主旨演講和青年圓桌論壇兩部分,以線上形式進行。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以及其他各高校相關領域學者以及業界專家參會,就元宇宙概念的曆史流變、元宇宙與新時代藝術傳播的發展、元宇宙對全球傳播秩序的影響、元宇宙與未來教育形態展望、元宇宙與網絡信息安全、元宇宙與網絡思政教育等主題進行了演講與對話。
研討會伊始,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劉瀅代表學院對校內外撥冗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達了誠摯的歡迎與感謝。
在特邀主旨演講環節,各位專家學者分別就“新時代藝術傳播的幾種可能性”、“元宇宙:全球傳播秩序的挑戰與機遇”、“元宇宙概念對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建設的啟發”、“新傳媒科技與新聞傳播學研究‘主體性’問題的思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形成及其對金融市場的傳導”、“互聯網時代的跨文化傳播與信息鴻溝——一個麵向MOOC的大數據研究”、“元宇宙視角下的跨文化旅行‘人、場、物’重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網絡文化信息安全傳播機製與路徑研究”等主題進行了發言。特邀主旨演講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劉瀅主持。
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孫萍教授從新時代藝術傳播政策、藝術傳播的媒介的發展和元宇宙與未來戲劇的表現形式,通過親身運用VR、AR等技術參與的沉浸式戲劇創作的實踐經驗,講述了新時代藝術傳播的多種可能性,表達了對技術與藝術全方位融合的未來的期待。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教授從元宇宙概念在國際上的研究趨勢說起,從如何重塑黨和國家形象的高度,分析了全球傳播秩序的變遷與動因,並提出應當通過建構新的文化認同平台、精選中國國家形象符號、構建中國特色的戰略傳播體係等途徑,把握技術的機遇,從而構建全球傳播的新秩序。
新疆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援疆幹部宋毅副教授通過實例展示的方式,闡述了元宇宙概念與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建設及未來教育發展的關係,為未來元宇宙視野下如何建立“教育小世界”、創建“宇宙大學”及其共享運行機製為未來高等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謝慶立教授闡發了對於新傳媒科技與新聞傳播學研究“主體性”問題的思考。他提出,要與技術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被科技所馴化,人文學者需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新的跨學科的方法進行新聞傳播學科的研究。
來自四川大學的王文甫教授從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形成以及對金融市場的傳導的角度,闡述了對於元宇宙與經濟學跨學科研究的積極探索。
大連理工大學的楊中楷教授分別對元宇宙視野下“慕課”中的知識傳播體係、跨學科傳播特性以及公平性三方麵進行闡述,並就隱私安全與公平、全球元宇宙的治理等話題提出建議。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鍾櫟娜教授通過河南戲劇幻城、大唐不夜城等實際案例展示真實場景下VR、AR等新技術的應用,闡述了對於元宇宙視角下跨文化旅行“人、場、物”重構問題的思考。
主旨演講的最後,長春大學網絡安全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帶頭人王玉英教授從網絡文化信息傳播存在的問題,區塊鏈支持的文化信息安全傳播的可能性,區塊鏈技術的網絡文化信息傳播機製、路徑以及對策等方麵闡釋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網絡文化信息安全傳播機製與路徑研究的最新結果。
在青年圓桌論壇環節,各專家學者分別就“談論元宇宙:對於新技術社會想象的一些反思”、“媒介與觸摸:電影、遊戲、VR/元宇宙”、“元宇宙與基層社會治理-以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為例”、“5G、區塊鏈等技術發展與元宇宙的誕生”、“思考:如何在元宇宙中傳播漢語與中國文化”、“ 元宇宙與平台型管理”、“區域一體化和元宇宙視角下的數字身份認同”、“網絡思政與‘第四課堂’建設”、“元宇宙視閾下京劇對外傳播‘遊戲論’芻議”、“元宇宙的可變性”等主題進行了探討。該環節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新青年人文交流工作室負責人張昭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董晨宇博士為大家分享了其當前從事的一項關於元宇宙的質性研究,帶領我們從學術沿革的角度,對元宇宙這一新技術的社會想象進行反思。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車致新博士圍繞電影、遊戲、VR(元宇宙)探討了媒介與觸摸的關係,從藝術學、計算機科學和新聞傳播學角度討論媒介的應用。
北京市延慶區儒林街道辦事處鮑捷副主任以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為例,探討了社會治理與元宇宙的關聯產業,以及如何將“元宇宙”與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新思路。
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產品總監、高級工程師伊然先生從5G、區塊鏈等技術發展角度探討了“元宇宙”的誕生,從技術的角度解讀了“元宇宙”的概念,認為我們應當理性看待“元宇宙”的研究熱潮。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張誌遠博士對如何在元宇宙中傳播漢語與中國文化提出了思考,建議在“元宇宙”時代積極開發線上漢語平台,促進漢語與中國文化對外傳播。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郎藝博士則從元宇宙與平台型管理角度思考了企業應如何應對元宇宙變革,她指出,元宇宙不僅是一個概念,還需要從企業內部進行改革,企業要抓住元宇宙機遇,順勢改革創新。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丹麥語教研室主任王宇辰博士從區域一體化角度出發,探索了元宇宙視角下的數字身份認同,認為元宇宙視角下的數字身份認同可能突破國家等概念,權力和資源的再分配會導致身份認同差異。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文化學院團總支書記李朝偉博士結合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提出“第四課堂”的概念,他指出要重視元宇宙的發展對未來網絡思政工作所帶來的挑戰。
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吳雨航博士闡述了元宇宙視閥下京劇對外傳播的“遊戲論”,他提出,元宇宙可以突破二維的局限性,更好的體現京劇的整體之美。
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教師趙立諾博士討論了元宇宙的可變性,她提出,每一項技術的迭代和革新,都將意味著一個新的契機、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青年圓桌論壇最後,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張帆副教授對圓桌論壇進行評議。他指出,圓桌論壇的各位學者專家對元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未來在哪裏、如何與我們的從事的研究結合在一起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盡管“元宇宙”的概念出現後有爭議存在,但“元宇宙”已是大勢所趨。他認為,元宇宙是一種“無限的遊戲”,它的有趣之處不在於無限接近現實,而在於元宇宙無論如何的接近現實,人們都知道它是假的,但都樂此不疲,科技發展的同時,使用者都應保持理性。
最後,論壇召集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新青年人文交流工作室負責人張昭代表主辦方向與會老師和同學致謝。他表示,本次研討會與會專家與學者從“元宇宙”這一新概念、新技術形態切入,從哲學、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社會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視角研究未來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教育等領域,並開展學術對話與討論,是一次跨學科、跨專業的學術交流研討會,會上專家學者們提出了諸多新概念和新觀點,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新思考和新路徑。
本次研討會受北京外國語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校級項目青年學者論壇項目”資助。研討會集聚了各領域資深的專家與青年學者,針對“元宇宙、虛擬化社會與跨文化傳播”的主題,站立在新時代的土壤上,就當前社會熱點問題以及社會發展的方方麵麵展開了極具開放與包容特色的對話與探討。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中提出,要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元宇宙”作為一種未來可能的傳播形態,無疑會為國際新聞傳播工作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次研討會把服務黨和國家國際傳播能力擺在重要位置,堅持開拓創新,順應時代趨勢,主動把握技術機遇,充分發揮學院與工作室等機構平台的智庫作用,為構建新時代中國對外話語體係和構建國際傳播新秩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供稿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張昭、林續廖、陳昭彤、張梓桐、謝丹、黃莞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