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聲機】是十一豐中為了引導學生感知閱讀魅力,在閱讀中充實精神,提升自我,而開設的一個雲上閱讀欄目。
在這裏,你可以跟隨各位老師、同學們的聲音走進一本本精彩的書籍,可以寫下感悟與我們交流你的思考,也可以通過語音錄製分享你喜愛的一本書。我們期待你能在這裏發現未知的閱讀領域,遇見更多驚喜和美好。
——十一豐中圖書館
各位榴聲機的聽友您好,感謝您聽到我,我是李老師。今天我為您導讀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魯迅的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
榴聲薦書官
我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了解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
在正式進入這本書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聊一聊它的作者魯迅先生。
魯迅這個名字,同學們想必不會陌生,《阿Q正傳》《狂人日記》《孔乙己》《紀念劉和珍君》等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魯迅不僅擅長寫小說、散文、雜文、現代詩和古體詩,他還是一名出色的翻譯家,翻譯過的俄國作家果戈裏的小說《死魂靈》,還和弟弟周作人一起翻譯了《域外小說集》。魯迅是享譽世界的中國作家,曾被譽為20世紀的文化巨人。
魯迅先生最早是學習現代醫學的,後來才棄醫從文,他想用文學作品對種種人情世相進行剖析,來改變國民的劣根性。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病逝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民眾都自發前去為他送行。80多年後的今天,他的文章,他的經曆,特別是他的精神,仍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那麼我們初一新生為什麼要讀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朝花夕拾》得名的原由。
魯迅在《朝花夕拾》“小引 ” 中這樣寫道:
“……輪到陸續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後來,我在久別之後嚐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從這段自述來看,《朝花夕拾》其實就是魯迅先生的回憶錄,寫的是些陳年舊事,魯迅先生選擇用略帶挽歌語調的文字來表現生命中逝去了的時光,同時作者亦無法忘卻現實,常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作者魯迅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所以通過《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們不僅會了解魯迅的青少年生活和他的思想軌跡,而且還可借此更深入地思考魯迅獲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好,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開始閱讀《朝花夕拾》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代文豪的“自敘傳”和“回憶文”
《朝花夕拾》一共收錄了十篇文字,外加“小引”與“後記”,是魯迅先生唯一一本散文集。這十篇作品看似各自獨立成篇,我將這些作品分為三類:
第一類寫的是魯迅在浙江紹興時,童年和青少年經曆。有《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和《瑣憶》。
第二類記錄的是魯迅留學日本時所認識的人或與之相關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感。有《藤野先生》和《範愛農》。這兩篇文章都是魯迅的散文名篇。
第三類作品,就是由某些人或事所生發出來的聯想、思考,這類作品往往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有時候還會有一絲諷刺的意味。幾篇文章分別是《狗•貓•鼠》《二十四孝圖》《無常》。
我們先來看第一類作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魯迅小的時候,家境很好,爺爺是翰林出身,還做過京官,留下了較為豐厚的家產,在《阿長與<山海經>》裏魯迅先生就說長媽媽“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阿長是個典型的苦命人,她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就連被她帶大的魯迅也不知道她的姓,魯迅對長媽媽又愛又恨,她能夠對“長毛”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土匪產生抵抗的能力,就讓兒時的魯迅敬佩不已;但她害死了魯迅心愛的隱鼠,這讓魯迅對她耿耿於懷。不過長媽媽關心著他的飲食起居,特別是幫買到了《山海經》畫冊之舉,讓魯迅對她充滿感激與尊敬,永生不忘。關於《山海經》魯迅是這樣回憶的: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麵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
《阿長與<山海經>》當中所寫的事情是魯迅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之一,這篇文章不僅折射了魯迅自己的童年生活,而且也間接反映了舊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不易,是一篇四兩撥千斤的作品。
這一類作品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要講的是魯迅小時候玩耍和求學的經曆。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三味書屋”這個時間拐點,因為在此之後魯迅家中遭遇變故,他的人生際遇也因此發生了轉折。魯迅在《五猖會》和《父親的病》這兩篇文章中對自己後來的窘迫和受壓抑程度做了一些交代,同學們可以先自己閱讀,這裏我們就不再展開介紹了。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童年,也是和我們一樣,有煩惱,有苦惱,但是更多的,卻是歡樂。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也會遇見過各種各樣的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經曆,值得我們記下來,便於以後去回味。
1902年3月魯迅考上了官費去日本留學,這期間的學習和生活經曆催生了《藤野先生》和《範愛農》這類型的文章。在日本他先學了日語速成班,然後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後來因為著名的“幻燈片事件”,魯迅決定棄醫從文。《藤野先生》截取了魯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段,其中也涉及一些日本學生對中國留學生的排斥和蔑視,但魯迅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藤野先生為他改講義了,原文是這樣回憶的:
“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並且說,此後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
毫無疑問藤野先生是真正的先生,他對於學生的關愛是不分國界的……即使魯迅後來棄醫從文,也依然心存感激,他將藤野先生所修改的講義裝訂成三大本作為永久的紀念。
相信大家已經感覺出來了,在第二種類型的文章中,魯迅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思想,《藤野先生》作為懷念故人的經典名篇,不僅將有教無類的老師形象留在人們心中,魯迅先生思想的轉變也是引人注目的。
接下來我們要讀的第三類文章就屬於理性思考較多的一類,這些文章的字裏行間展現了魯迅作為思想家的一麵,就以《狗•貓•鼠》為例: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魯迅自己和貓的恩怨,還有他對隱鼠的喜愛和懷念。魯迅夾雜了一些個人的情緒,將貓的醜態一點點地刻畫出來,並且借此諷刺了現實當中那些像貓一樣的人。魯迅不喜歡貓,因為貓在抓到獵物後,總不會一下就把它吃掉,而是要盡情的折磨,直到玩膩了,這和那種幸災樂禍折磨弱者的人非常相似。另外平時貓總是一副媚態,這跟現實裏的某些奴顏婢膝的人如出一轍。有好事者說魯迅是仇貓的,並對此大肆傳揚,文中魯迅為自己的“仇貓”傳言做了一番解釋,其實以動物喻人,表達對弱小者的同情,對施暴者的憎恨以及無情地揭露禦用文人(“正人君子”)真麵目。
從家到學校,從紹興到仙台,從幼年到成年……魯迅經曆了不少風波和曲折,這些文章都是魯迅人生的重要見證,同時部分折射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風貌。
我們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
——珍視韶華青春,做不斷成長的人
閱讀魯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回憶文章,我們可以認識他,走進他,理解他,閱讀過程中亦可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這些都應該是我們閱讀學習的意義。其實,閱讀《朝花夕拾》還可以發現我們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既是社會人,也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魯迅把自己青少年的經曆、好惡、想法,以文學的語言和方式講述,讓我們看見一個珍視韶華青春,不斷成長的少年:從紹興到東京再到仙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到醫科學校,從學“四書五經”到學醫,再到棄醫從文……少年經曆了快樂的童年,也經曆了家庭的變故,還經曆了不同文化和教育的洗禮,在如此複雜的變奏中,少年沒有荒廢時光,終歸找到了為國為民的道路。
現在,國家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同學們的生活也充滿變化,比如流量時代抖音快手直播短視頻異常火爆,三年來新冠疫情讓線上線下學習模式頻繁切換……麵對變化,同學們應摸索方法,成為一個愛學習,會學習,能學以致用的人,這就是在閱讀中發現自己。
好了,這期就聊到這裏,《朝花夕拾》的豐富性並非這篇導讀所能窮盡,它還有更廣闊的詮釋空間,同學們有什麼需要或感悟,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給我們留言。
榴聲流轉,丹若花開,草木會發芽,果果朵朵會長大,“榴”聲機陪伴在我們身邊,助你成長,一生向陽,我們下期再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