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新時代“百姓學習之星”和“終身學習品牌項目”評選結果公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申報的“石大‘專業技術人員數字賦能工程’:為全民終身學習賦能”項目獲評全國新時代“特別受百姓喜愛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這也是全國2024年評選出的19個獲評項目之一。
2017年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繼續教育積極對接能源行業轉型發展和地方產業升級需求,堅持服務能源轉型、服務地方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探索實施了“專業技術人員數字賦能工程”,為近200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提供了專業服務,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品牌影響。“國家有要求、社會有需求,為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貢獻力量,我校繼續教育責無旁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韓紅江表示。
服務能源轉型,夯實人才培養“主陣地”
“細粉砂改變成中粗粒徑,在超稠油熱采開發中能實施嗎?能堅持多久?對溫度有什麼影響呢?”“智能舉升以現有算法上的突破,能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決策智能化,為智能采油提供支撐?”……直播互動區持續不斷地被湧出的問題刷屏,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實現教學相長、加速知識轉化,這已成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企企同堂”係列培訓直播的常態。
“企企同堂”係列培訓是該校繼續教育聚焦能源行業熱點難點問題,為石油石化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在線培訓的重要形式。項目開展至今,先後推出“提高采收率新技術”“非常規油氣藏勘探開發新技術”“新能源技術”“智慧化油氣田發展前沿”等培訓專題,吸引了來自過百家行業企業、油田單位的數千名技術精英、管理骨幹參與雲端切磋、共享交流。中國石油吉林油田開發部規劃科科長於泳在參訓後表示:“培訓課程緊扣前沿、契合熱點,老師的點撥和同行的碰撞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金點子’‘金鑰匙’。”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先後組織了數百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訓,“培訓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企企同堂的培訓模式切實增進了同行間的業務交流與情感搭建。”勝利油田開發處主任蔣小偉表示。
“企企同堂”係列培訓隻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繼續教育在線服務能源轉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校繼續教育聚焦行業企業複合型人才培養、低碳綠色轉型及行業發展熱點難點問題,麵向石油石化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雙碳背景下能源企業轉型”等係列在線培訓,組織開展“石油大講堂”“企業大講堂”等公益課堂,及文化素質類、社會通用類、石油石化類、疫情防控類等在線直播,累計組織能源類在線培訓93期、2萬人次,公益直播課堂250餘次。
服務地方發展,拓寬人才供給“新賽道”
點開鏈接、登錄平台、打開課程、在線學習,6月21日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臨沂市專業技術人員在線培訓學員畢勝軍在電腦前熟練地操作著這一套動作。從2017年第一次參加在線學習到現在,他已連續在平台上學習了8年。隨著課程內容更迭、平台功能完善,畢勝軍也從當初的職場新手成長為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能獨當一麵的土建預算師。“石大提供了一個雲端空間,讓我們在工作之餘還能沉浸式學習,這對所有渴望自我提升的人群都大有裨益。”畢勝軍這樣描述自己的學習體會。
2017年6月23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參加“臨沂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在線學習”招標並成功中標。截至目前,該校已經連續8年成功中標,為臨沂市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在線培訓服務。隨著年培訓規模從16萬人次增加到26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石大雲培”彙聚。為滿足學員們的泛在化、個性化學習需求,學校專門搭建了可同時滿足大規模多人異地在線學習的專屬平台,提供針對性支持服務,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提供了可靠保障。
隨著服務地方專業技術人員模式的日趨成熟,該校繼續教育還聚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發展,將服務領域拓展到省直單位和濟南、青島等8地市,為上述地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量身提供職業資格取證、職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提升等係列在線培訓服務。
繼續教育學院獲評2022年青島市突出貢獻繼續教育基地
同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積極響應國家數字強國戰略,主動服務國家“數字技術工程師”培養,獲批人社部數字技術工程師項目“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等9個專業方向的承訓資質,先後麵向寧陽、棗莊、濟寧等地開展了“大數據技術應用”“Unity+區塊鏈賦能數字產業發展數字技術工程師”等係列項目,其中,寧陽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培訓是山東省首個數字技術工程師訂製培訓。“石油大學的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訓對助力寧陽縣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注入了有分量的‘石大智慧’。”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一級主任科員薑鵬說。
服務鄉村振興,點亮人才支撐“大舞台”
“科左後旗的各位朋友,很高興與大家在‘雲端’相聚,共同探討對鄉村振興進程中的心理建設問題……”6月4日,在教育發展中心定點幫扶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雲講座”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繼續教育特聘專家、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吳捷,在線向1200公裏外的科左後旗扶貧幹部送去了親切問候與專業建議,延續著“雲端幫扶”的溫暖情誼。
為了更係統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幫扶,該校繼續教育專門開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後旗幹部在線學習網”,整合優勢辦學資源,建設了涵蓋黨性教育、鄉村振興、綜合素養提升等領域的70門、共200餘學時的優質數字化課程資源。“石大的在線課程讓我對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新思路,作為扶貧幹部,我一定學以致用,紮實走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裏’。”科左後旗巴胡塔蘇木邊布拉嘎查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讚丹說道。
“定點幫扶科左後旗是黨和國家賦予學校的重要政治任務。中心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充分發揮資源、技術、服務優勢,為科左後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教育發展中心黨委書記馬國剛表示。
五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繼續教育通過在線點播、直播方式,麵向科左後旗基層幹部、鄉村振興帶頭人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各類培訓18期,累計培訓9062人次,為當地脫貧致富、產業發展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撐。“石油大學培訓中提出的專業建議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千裏之外的濃濃幫扶情意。”科左後旗委組織部扶管辦副主任賈秀妍表示。
與此同時,該校還采用在線直播、視頻點播、資源共享、平台技術支持等形式,麵向山東定陶、沂水,甘肅隴南、岷縣,以及青海、貴州、西藏等地開展教育幫扶,累計組織各類在線培訓26期、幫扶超1.2萬餘人次。
“‘專業技術人員數字賦能工程’培訓規模大、持續時間長、服務領域寬、麵向地域廣,學院專門組建了項目研發、資源建設、支持服務三支保障隊伍,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專屬學習支持服務。”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胡義貴告訴記者。
自2017年啟動“專業技術人員數字賦能工程”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繼續教育以石油石化企業和山東省濟南、青島、臨沂等8個地市為主戰場,輻射北京、內蒙古、貴州、新疆等12個省市區,累計為207萬餘人次提供在線學習服務,為石油石化行業轉型升級與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供稿人: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