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開放教育優勢 打造老年教育高地
——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案例
汕頭開放大學創辦於1983年,在原汕頭電大業大職大基礎上,2019年正式更名為汕頭開放大學,是一所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型高等學校。2020年9月,學校依托已經掛牌的由廣東開放大學主辦的廣東老年大學,加掛“廣東老年大學汕頭學院”牌子,麵向全市正式啟動招生工作,持續推進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截止到2021年11月,學校在校本部已經成功開辦三個學期的老年教育共96班次,開設潮劇、舞蹈、剪紙、太極、手機運用、古箏等16個專業,招收老年學員人數累計3297人,在老年群眾中有極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一、指導思想
汕頭開放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老齡工作和發展老年教育的重要論述作為辦好老年教育的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立足汕頭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推動老年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17〕41 號)、《汕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汕頭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係建設實施細則的通知》(汕府辦〔2018〕6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的要求,以創建地市級老年大學示範校為努力方向,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為目的,以擴大老年大學供給、創新老年教育體製機製為重點,堅持“全域打造、統籌推進、融合發展”,多舉措並行,持續擴大老年教育基層覆蓋麵,示範帶動全市老年教育和文化養老水平整體提升,真正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二、主要做法及經驗
(一)加強老年教育黨建工作,以黨建促高質量發展
汕頭開放大學把黨建引領放在老年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來抓,充分發揮利用老幹部、老黨員等優勢,創新“黨建+”新模式,把黨建工作融入到老年教育的各個方麵,讓黨組織和黨員牽頭,創新老年教育黨建工作,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抓好學員黨建工作,發揮學員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調動學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積極性。針對黨員學員,開設黨建相關課程與活動項目,做好黨員學習教育工作,將老年教育打造為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傳播先進文化的窗口,發揮加強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聯係黨和政府的重要紐帶作用。
(二)建立健全管理體係,規範老年教育製度建設
汕頭開放大學是國家開放大學、廣東開放大學辦學體係的重要基層單位,享有來自於國家開放大學、廣東開放大學所賦予的相關權利、政策、資源等方麵的優勢。汕頭開放大學依托上述優勢,按照老年大學標準化建設方案,以汕頭老年開放大學校本部為中心基地,通過業務指導、示範引導、資源共建共享、師資培訓等機製,覆蓋區縣、鄉鎮、村(社區)四級區域,形成布局合理的現代老年教育管理體係。
校本部中心基地負責課程與活動項目設計開發、教育示範、業務指導、理論研究、師資培訓與管理等;區縣、鄉鎮(街道)老年開放學校負責組織實施社區老年教育活動,指導村(社區)老年教育學習中心的工作;村(社區)老年教育學習中心為村老年人提供靈活便捷的教育服務,建立村(社區)負責人老年教育工作聯係機製。
學校依據老年教育各項方針政策,參考其他示範性老年大學辦學先進經驗,製定規章製度體係,推進信息化管理建設,如設置社區教育部,專門負責開展老年教育與社區教育工作。該部門成立後,探索和總結一套以人為本,尊重老年學員主體地位,關切基層辦學工作者實際需求,保障教學質量及可持續發展的規範化管理模式及規章製度,出台了學員管理、班級管理、課時管理、班級微信群管理、班主任管理、教師管理等管理製度,製定了老年教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引入招生、授課、課程反饋、教學質量評估與控製體係並基於大數據技術,逐步推進教學與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
(三)改造場地設備,優化辦學條件
學校按照“方便、節約”的原則,新建或改建一批老年教育專用教室,改善老年大學的設施設備,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教育功能多樣化、教學配置合理化、校園設施人性化的教育環境。在校本部,現有的教學場地、設施設備改造、升級,實現統一管理、功能分區、保障安全和高效服務的辦學環境與設施,根據開設的專業,升級改造舞蹈、音樂、戲劇、書畫等專業教室和廣場舞、體育及其他活動項目場地(室),配備投影、樂器、電腦、自助服務機等教學設備、器具及空調、飲水機等配套設施。在各區設立老年教育學習中心,開辟一間以上專門的辦公室,開設直屬教學班。辦公室和教室配備一套最基本的辦公設備和教學設施,包括辦公電腦、傳真打印機、電視機、課桌椅等,並配置空調、投影儀、音響等教學設施。同時,學校正在積極探索與其他院校、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建立長期合作機製,擴大、優化辦學空間場所,進一步提升辦學條件。
(四)廣納人才,提升老年教育師資水平
我校目前擁有北師大、華中師大、華南師大等重點師範院校畢業的專業教師,還有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著名高校畢業的專業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學曆層次較高,其中高級16人,中級37人。在此基礎上,學校實施“老年教育名師工程”,通過聘請來自汕頭市潮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汕頭市朗誦協會監事長、汕頭市青年美術家、海外留學歸來的青年教師設立名師工作室、非遺傳承人工作室等方式,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的教師隊伍,全麵提升師資水平。同時,學校加強幹部和教師隊伍等老年教育專項培訓,強化理論武裝,開闊辦學思路,增強領導力,提高專業水平。一方麵是加強校本部及區縣基地、鄉鎮(街道)學校與村(社區)學習中心師資培訓,另一方麵是為其他地區老年學校及有誌於投身老年教育的專業人才提供師資培訓。此外,學校正在探索建立老年人教師遴選機製,從退休老年人中遴選出願意服務老年大學事業的專家、教授、名醫、能人巧匠等作為教師。
(五)設計開發特色課程與個性化活動項目體係
學校目前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潮劇、英語口語、繪畫(剪紙)、電子琴、古箏、書法、舞蹈、聲樂、太極拳、手機生活應用、國畫,合唱團,朗誦,拉丁舞,中醫養生,瑜伽。在此基礎上,學校積極建設專業分類的課程體係,配備專業教師及管理人員,設計開發新課程、特色課程和個性化課程。例如遵循“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汕頭故事”的思路,融合潮汕地方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養生保健、紅色旅遊資源等,重點打造潮劇、剪紙、養生等精品課程和文藝表演、紅色研學、口述曆史等精品活動項目;“互聯網+老年學習”在線課程;以社區教育活動為形式,開設內容豐富的老年文化活動項目(課程);形成思想道德、科學文化、體育健身、養生保健、心理健康、職業技能、法律法規、家庭理財、閑暇生活、代際溝通、生命尊嚴、科普等學習課程和讀書、講座、參觀、展演、遊學、誌願服務等多種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動體係。同時,老年人參加學習教育,並不單純為了增長知識技能,部分老年人通過參加老年大學學習活動,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等方麵的需求,因此,老年教育學習活動項目既是學習的形式之一,也是教育實踐活動。學校在保障教學質量與社會效益,堅持老年教育公益屬性的前提下,積極打造優質、高端精品課程與精品活動項目,探索“醫養教”融合、老年學習產業化模式,既滿足個性化養老學習需求,又為老年教育增加經費,保障其可持續發展。
(六)探索老年教育“互聯網+”模式,推動優質學習資源共享
學校利用開放教育資源,推廣“數字化老年教育”模式,開展移動教學、遠程教學、視頻教學、名師教學,打造遠程學習平台、社區微課堂。充分利用相關網絡資源,實現汕頭老年教育對內、對外網絡高速連接,搭建覆蓋城鄉、應用便捷、一站式服務的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使市民能夠通過數字網絡實現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為創建學習型城市所需要的學習環境提供有力支撐。例如,我校與金霞街道建立社區教育聯席會議、社區教育協會等製度,開發使用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互動平台,開設線下課程的同時,利用我校網上平台進行雲展示,通過網絡遠程、智慧助老、現場教學等方式,促進社區教育與老年教育相融合。
同時,學校積極探索開發形式多樣和滿足學習者需求的教學資源,不斷提升學習支持服務的能力。鼓勵引導社區組織、社區居民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課程與活動項目開發,整合一批融合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濃鬱地方特色老年教育資源與活動項目,推介一批科普知識和健康知識學習資源,與合作單位共建集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於一體的網絡平台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庫,推動優質學習資源共享。
三、成效與反響
自2020年秋季開班以來,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的發展已漸入佳境,目前正處於蓬勃發展的快車道。學校與汕頭陽光海岸社區、海安街道社區和金霞街道聯合開展社區老年教育,開辦了太極拳、瑜伽課、廣場舞、聲樂、中醫養生、食品安全講座、潮樂、舞蹈、國學、書畫講座、繪畫、心理輔導等課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累計培訓約7616人次;今年,為了慶祝黨的百年華誕,豐富老年學員精神生活,我校舉辦了以“丹青繪山河 書畫頌黨恩”為主題的社區教育、老年教育書畫展;潮劇班表演的《江姐》經典片段參與汕頭小公園“戲亭印象”展示,用地方方言唱響紅史,不僅獲得一致好評,更是榮獲國家開放大學首屆老年教育成果展語言戲曲類二等獎,短短兩個月,國開平台上點擊量達46538次,在“觸電粵東”網絡點擊量高達14.3萬次,極大提升了潮劇在海內外網友中的知名度;9月26日至30日,“廣東開放大學體係老年教育骨幹能力提升研修班”在韶關召開,我校榮獲“2021年廣東開放大學體係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先進單位”;11月24日上午,由汕頭市教育局主辦,汕頭開放大學承辦的2021年“汕頭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在我校隆重舉行,老年教育舞蹈班、潮劇班、聲樂班的學員們帶來的舞蹈《萬泉河水》、潮劇《滿懷熱血蕩激情》、合唱《不忘初心》等節目,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該活動被汕頭橄欖台、汕頭電視台報道,我校老年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得到進一步的認可;我校積極推動老年教育相關科研工作,潮劇班名師——餘瓊瑩為“能者”申報教育部的專項課題《用地方方言唱響非遺——潮劇、潮曲傳承微課進社區模式初探》被省教育廳選送到教育部,以此為契機,學校實現了“潮劇微課”學習資源在相關互聯網平台及媒體開放共享,真正做到把潮劇帶到全國百姓身邊。另外,我校智能手機班教師蘇絢與廣東省開放大學共同合作開發“智慧助老”項目的學習資源,其主創的《智能手機生活應用APP學習實例》已被省教育廳送到教育部。
四、創新意義與價值
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已經形成黨委班子統一領導、校領導分管、社區教育部主管、專兼職師資隊伍的組織機構,運行暢通。在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汕頭開放大學以創新引領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主要包括:
一是創新老年教育體係與辦學機製。破除老年教育辦學分散、重複建設以及發展不均衡的難題,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依托國開、廣開體係性辦學體製,構建以老年開放大學為中心基地,區縣、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為教學服務節點的老年教育體係;融合社區教育,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學習型社會,構建家門口的老年大學。
二是創新精準化管理與服務。汕頭開放大學出台各項管理製度,形成製度體係,促進老年教育規範化標準化管理;推運管理信息化建設,培養老年學員使用智能管理係統的能力,提高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能力,引入大數據技術,實現個性化精準管理與服務;通過示範引導、業務指導、合作共建或者直接管理等方式,統籌協調,保障四級教育體係的順暢運作。
三是創新課程與活動項目體係。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開發優質適老課程與活動項目,既照顧傳統的老年人學習需求,又做到與時俱進。發揮潮汕地方文化資源優勢,開辦具有本土特色的潮劇班、剪紙班。以人文關懷促進養教融合;探索老年教育非學曆為主,學曆為輔的模式,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和誌願者活動,激發老年人奉獻精神,服務社會;通過共建共享共管的方式,促進優質資源的互通,提高效益;探索課程與活動項目“輕度商業化”途徑。
四是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探索適合老年人的教育方法,支持管理探索混合多元、養教結合的老年教育模式。老年人可以通過網絡遠程、智慧助學等方式參加學習。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聘請外來自媒體人士,開展微信視頻錄製,參加國開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潮劇班的學員,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汕頭開埠文化中心的小公園,開展了《江姐》現場彙報演出等。通過現場教學、體驗教學的方式將老年教育與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相融合。
五是創新開展老年教育黨建工作。汕頭開放大學老年教育構建“紅色課堂”、黨員誌願者服務課程與活動項目,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辦好老年教育,讓老年教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發文明確表示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係,並依托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台。這無疑給我校正在蓬勃發展的老年教育注入新的更強勁的動力。未來幾年,汕頭開放大學將趁勢而為,力爭使全市老年教育機製更健全,職責更明確,內容更豐富,供給能力、服務水平、社會活力和內涵品質明顯提升,社會關注和支持老年教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比例達到25%以上,初步形成市級老年教育建設地區示範性標準,更好地發揮引領、保障作用,推動汕頭市終身教育體係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