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高等繼續教育> 2021老年教育案例> 中國人民大學學校辦公室、離退休工作處、老年學研究所:《以研促教,紅史傳承,寓樂於學,老有所為——中國人民大學依托“四種資源”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 > 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學校辦公室、離退休工作處、老年學研究所:《以研促教,紅史傳承,寓樂於學,老有所為——中國人民大學依托“四種資源”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

以研促教,紅史傳承,寓樂於學,老有所為

——中國人民大學依托“四種資源”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認真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同時也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係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意見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從健全養老服務體係、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等方麵提出具體舉措。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係,教育部門牽頭研究製定老年教育發展政策舉措,采取促進有條件的學校開展老年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等辦法,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還特別提出要“強化科學研究,……加大對老齡領域科技創新、基礎理論和政策研究的支持力度”。

新時代如何辦好老年教育,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與積極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體係的重要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發展銀發經濟,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這為高校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央重要文件,中國人民大學充分依托優勢學科資源、紅色基因資源、特色社團資源與誌願服務資源,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體係戰略的指導下,積極整合資源,理論聯係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多姿、視角多元、協同多邊的老年教育研究與實踐,為銀齡一族提供了更為優質的、豐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學習服務,探索了“雙一流”高校開展老年教育的新模式。

一、深入調研,精準畫像,依托學科學術資源夯實老年教育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老幹部就是學習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重視發揮老幹部作用就是重視黨的重要政治資源”。為此,中國人民大學以發揮高校離退休黨員作用的工作機製研究作為探索解決當前我國養老問題的一個學術突破口,先後開展了《利用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做好高校退休幹部服務管理工作研究——服務高校退休幹部的養老社區模式研究》《發揮高校離退休黨員作用的工作機製研究——以高校離退休幹部誌願服務為視角》《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及其消費心理問題》等課題研究,通過對學校500餘名離退休黨員進行問卷調查、座談,以及對20多所各地較有典型性的高校進行實地調查,對銀齡一族接受老年教育的特點、內容、方式、途徑和服務意向等進行了深入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北京市老年學學會會長杜鵬教授主編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老人養老方式研究》提出,社會化養老服務體係的三個組成部分可以劃分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各自占比為90%、7%、3%。因社區養老集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於一體,逐漸成為老年人及家人關注的熱點,也是最適宜我國的一種養老模式。然而當前我國社區養老仍處於起步階段,與之相匹配的法律支持、資金保障、服務水平、服務設施等問題均亟待解決。另有一種較好的模式是將養老與教育設施結合,依托大學校園建立養老社區,這種模式具有社會支持理論、福利多元主義、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等的支撐,養老社區建設和社區適老化,在未來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社會發展課題。

調研中還發現,養老機構並不是養老的第一選擇。從養老設施和個人意願來看:在設施方麵,有超過50%老人認為養老院費用過高;有48%老人認為養老院地理位置普遍過於偏僻;也有設備設施、服務和娛樂項目等因素的考慮。在個人意願選擇方麵,有69%老人認為自身的健康狀況較好可以自理,因此不選擇住進養老院,有46%老人表示自己更喜歡家的感覺。可見,高校離退休教師群體即使在收入和健康狀況已經處在相對優勢的地位,依然把養老院當做不得已的選擇,在身體還可以自理的情況下,不願意住進養老院,而是選擇和家人溝通交流的溫暖。

二、不忘初心,賡續血脈,依托紅色基因資源發揮老年教育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曆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們必須“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於曆史和人民的新業績”。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擁有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老年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充分用好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發揮 “紅色基因庫”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離退休黨委創辦“初心講堂” 黨員教育平台,麵向老中青三代黨員,開展“百年榮光 薪火相傳” “聆聽、致敬:為民族轉身的‘大先生’” “學百年黨史、悟求是思想” “一輩子做好事——我的爺爺吳玉章”等主題黨日活動。多次邀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吳玉章老校長孫女、學校信息學院退休教師吳本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老校長之女、學校商學院退休教師成其謙,為全校師生講述吳玉章、成仿吾等的光榮事跡,吳玉章老校長一生堅持革命,堅持辦教育,堅持“做好事”,“事事莫爭虛體麵,行行當立好規模”;成仿吾老校長一生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將青年視為希望、將教育視為武器,始終心懷使命,為新中國教育事業奮鬥終生。這些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了老黨員對青年黨員的“傳幫帶”和“引路人”作用,老中青三代人大人共同學習傳播好人大黨史故事,讓紅色基因和紅色薪

三、老有所樂,學有所成,依托特色社團資源豐富老年教育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老齡工作,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中國人民大學的老年教育充分依托老年特色文體社團資源,針對老年群體特點,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教育活動,滿足銀齡一族的學習需求。學校現有老年文體社團約20個,成員近500人,社團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多個文體領域,包括合唱、舞蹈、時裝表演、京劇、詩朗誦等藝術表現形式,太極拳、健美操、健身球操、乒乓球、台球等體育項目,手風琴、薩克斯、陶笛、葫蘆絲等樂器,以及攝影、書畫、視頻拍攝剪輯、剪紙等技能。每個社團配備一名專業指導老師,對老同誌進行技術上的指導,活動地點主要在離退休活動中心、時雨園活動站,以線下授課為主,出現疫情時通過視頻軟件進行線上授課。近年來,老年文體社團日漸成為離退休老同誌文化養老和老年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引領老同誌發揮作用、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重要陣地,也是展示學校離退老同誌積極健康向上精神風貌的重要舞台。

1.“學唱明誌”:合唱類社團學習引吭高歌

延河愛樂合唱團成立於2018年,由愛好合唱的離退休教職工組成,現有團員50人。他們常年堅持刻苦訓練,演唱水平進步顯著,圓滿完成了高校教育係統、中央電視台等各種重大演出比賽,取得良好成績。如2020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樂齡唱響》;2021年4月參加學校慶祝建黨100周年《歌唱祖國》快閃的拍攝錄製等。他們曾經是高校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如今他們重拾“青春”,用歌聲唱出人大夕陽紅的風采。

老教育工作者合唱團(西郊合唱團)成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現有團員70餘人。他們致力於在藝術素養、聲樂表演、古詩詞鑒賞與吟唱等方麵的進步,《千千闕歌·端午雅集》等品牌性活動讓文化養老之道路越走越寬,很好展示了人打人老有所為的風采。如2018年開始聘請國學院“小老師”講授,鑒賞學習了古詩詞近百首。

2.“學操健體”:體育類社團體驗青春律動

健身球操協會於2019年5月成立,現有會員30餘人。健身球操是我國自主創新的體育項目,用球擊(甩)打身體的不同穴位,配以豐富的體操、舞蹈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亦操亦舞,將體育健身、中醫養生保健融為一體,蘊含了我國傳統醫學文化遺產。2020年11月參加北京第二十三屆中老年優秀健身項目表演賽,該社團獲得了健身球操項目比賽優勝獎第一名。

健身球操協會參加北京市第二十三屆中老年優秀體育健身項目表演賽

3.“學讀頌史”:朗誦類社團展現鏗鏘有力

延河之聲朗誦團在2021年建黨百年的日子裏共組織並參與集體活動20次,有247人次參加,表達對黨的真誠祝福,對國家的美好祝願。6月8日,參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離退休教職工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彙演” “教育部在京老同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彙演”(線上)等,《我是共產黨員》的朗誦震撼人心,《家書故事》的誦讀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讀家書,憶黨史,緬懷先烈,不忘初心。11月,以冬奧為主題,選取了《冰雪之約》《我們北京見》《奧運是什麼》《築夢冰雪,相約冬奧》等作品進行朗誦,用獨特的方式迎接2022年冬奧會。

4.“學拍詠情”:攝影類社團教習捕捉光影

攝影協會現有會員50人,主要開展適合離退休人員特點的攝影培訓、外拍、評片交流及展示活動。開展多次攝影技術與藝術知識培訓,因人因地因時自主分散拍攝練習,先後組織“百名黨員向黨百年生日說句心裏話”集中拍攝活動,激發起大家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巨大情感能量;在學校櫥窗展示3期計100餘幅作品;內部刊物展示4期計32幅作品,“慶黨百年書畫手工藝攝影作品展”共計展出了150餘幅攝影作品。

5.“學技怡情”:視頻類社團引導緊跟潮流

視頻攝製社團成立於2021年1月,現有成員16人,旨在生動展示我校離退休老同誌豐富多彩的生活風貌。邀請新聞學院攝影專業教師開展視頻拍攝和後期製作方麵的培訓,每周授課一次,每次兩個小時。春季學期主要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層麵講授了攝影基礎知識、短視頻拍攝和編輯技巧,讓成員能拍、能編;秋季學期主要是剪映軟件操作,有針對性地留視頻製作作業,結合成員的作業完成情況分析講解編輯和剪輯的技巧。

四、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依托誌願服務資源拓展老年教育外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老幹部“堅持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中國人民大學依托誌願服務資源,充分發揮離退休老同誌的餘熱,組建“為遐誌願服務團”,為離退休人員“老有所為”搭建平台,發揮老同誌熟悉人大、熱愛人大的優勢,積極開展各項誌願服務活動,為師生深入了解學校、為維護校內治安秩序、為營造社區良好環境、為保障老同誌生活需求,奔波在學校和社區,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裏有需要,

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

其中,“博物館隊”克服年紀大、記憶力衰退等困難,手捧上萬字的講解詞,認真背誦記憶,交流講解技巧,為校內師生員工、校外來訪參觀講解人大校史,弘揚人大精神。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成立至今,共接待參觀5300多人次。

養老敬老,教老育老,任重道遠。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老幹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廣大老幹部親曆了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對初心使命矢誌不渝、對理想信念堅定執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無比忠誠,作出了重要貢獻”。《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麵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和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帶來的雙重變局。人口老齡化疊加城市發展轉型也是貫穿21世紀首都北京的基本市情,並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四級老年教育服務體係,培育100個市級老年學習示範校(點)及一大批區級老年學習示範校(點),完善‘互聯網+老年教育’服務模式,探索‘醫、養、文、體、教’等場所與老年人學習場所共建共享模式,組建老年教育誌願者服務團隊和老年學習共同體”。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和“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將繼續立足學科、學者和學術資源優勢,依托紅色基因資源優勢,借助老年特色社團資源優勢,發揮誌願服務資源優勢,以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成果助推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多層次、多角度、多維度滿足老年人學習需求,娛教結合,精準供給使“夕陽紅”們便捷享受多元化學習支持服務,持續提升銀齡一族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滿足感。

 

(報送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學校辦公室、離退休工作處、老年學研究所)

作者:丁凱、楊海燕、陳星貝、孫鵑娟、穀從容

1、凡標注beplay2网页登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beplay2网页登录及本文鏈接。
2、本文鏈接:http://cdce.eol.cn/old-2021/353617.html
3、如果你希望被beplay2网页登录報道,請發郵件到jijiao@eol.cn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推薦

陽光繼教
直播預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