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數字鴻溝 智享智慧生活
一、方案設計
(一)通過問卷星開展網上調研,確定社區老年居民數字需求
普陀區社區學院協同老年大學對社區內老年人展開數字需求的調研,以掌握區域老年人對於智能手機實用技能學習的具體需求。據統計,希望學習智能手機的人群年齡集中在55-65歲,且學習欲望最為強烈;75歲以上居民較多有學習意願,但因身體原因無法參加現場培訓的比例較大,所以需要進行網上培訓。從培訓內容看,70歲以上老年居民對於一些常用的APP功能,如微信加好友、微信語音、查看健康碼等也有一定的學習需求,更多老年人對手機支付、手機打車、手機買菜、手機掛號、手機乘公交(圖1)等實用智能功能體現了迫切需求,還有小部分老年人在尋求如剪視頻、P圖等的進階需求。
(二)以需求為導向,為社區老年人量身製定培訓計劃
根據調查結果,學院項目組成員經過協商決定以“隨申辦”APP下載功能應用為主要培訓內容,因為它是上海“一網通辦”移動端政務服務品牌,對接上海市16個區、200多個街道、300多個係統,是智慧城市的總入口,也是一款集手機出行、就醫、老年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智能APP模塊。2021年初,“隨申辦市民雲”APP還專門為老年人推出“長者專版”,利用放大字體功能,便於老年人操作,並且將常用的隨申碼、公交碼以及地鐵碼等功能集中展示。基於此,學院項目組成員率先自己下載、使用、研究“隨申辦市民雲”APP的功能,隨即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以“長者專版”頁麵內容為主,選擇了公交碼、地鐵碼、出租車、公交到站時刻查詢、老年教育報名以及醫院“預約掛號”幾項最為老年人需求的內容進行培訓。考慮到老年人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整個培訓設計共分為5次課,每節課在45分鍾左右,采用小班化教學方式,培訓中設置助教,手把手教老年人下載、演示、使用隨申碼APP的各項功能。
(三)圖文並茂,釋義圖解,增加老年人數字培訓的生趣
為更好地進行教學,項目組成員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了收集整合,對各功能使用進行了步驟設計、課件製作等。在製作過程中,因為老年人學習手機需要直觀為主,所以要具體到每一步,以及講解一些非常基礎的操作細節,所以課件中需將每一步操作都進行截圖和指示標誌,如果是較為複雜的功能,還會在旁邊注釋,並將每一步操作的關鍵詞用不同顏色標出。麵向老年人進行數字化授課重在操作,於是項目組成員在講授手機打車功能時,就利用隨申碼呼叫出租車,親身體驗其功能,完成整個行程,才能得到完整的流程截圖和視頻。另外,蘋果手機的ios係統和安卓手機的係統顯示頁麵有差別,需要分別截圖,分情兩種況向老年人展示和說明。
二、教學實施
根據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老年人認為培訓的頻率在每周1-2次較為適合,培訓時間定在周三和周四的上午進行。
(一)培訓主題與內容
(二)培訓過程與實施
“一網通辦 智享生活——“隨申辦市民雲”APP實用功能應用”係列課程先從介紹“隨申辦”APP的功能開始,特別對“如何使用‘隨申辦’長者專版”進行詳盡演示。培訓中,采用做中學,學中做的方法,項目組成員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會附以圖文並茂的PPT課件,方便學員學習,每到一個關鍵步驟,都會停下來讓學員們慢慢操作,對於理解和操作有困難的學員,教師誌願者們都會一對一幫助他們,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直到老年朋友掌握。培訓的助學誌願老師還建立了班級群,將PPT課件分享到群裏,讓學員回家也可以複習鞏固,並且鼓勵大家在群裏多多交流,互幫互助。
項目組成員以互動短課程為載體,以幫助老年人智享生活為目的,將“安裝‘隨申辦’APP、手機出行、線上掛號、老年大學在線報名”等實用功能分別進行講解、演示、操作並讓老年人學一學,練一練,使得老年人學以致用,智享現實的學習生活。
三、項目管理
隨申辦APP智慧助老項目實施全流程管理。
(一)招募項目成員——學院組建“智慧助老”項目組,決定開展“智慧助老”培訓項目。
(二)啟動培訓項目
項目組成員在普陀區老年大學的協助下,在6月對區域老年人展開調查,歸納老年人學習需求,明確培訓方向,確定培訓內容,製定培訓計劃。
(三)製定培訓計劃
製作培訓內容和完成課件。由於“智慧助老”課程還需要現場手機演示,為了保證培訓現場設備實施順利,完成了2次設備的測試以及招募了五位誌願者。
(四)組織培訓人員
項目組根據師資、資源、場地,以及考慮到疫情防控等因素,在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招募公告和課程表,共發布五期社區招募公告,每期約50位老年學員進行隨申碼係列的培訓。
(五)管理培訓學員
係列培訓的第一節課,主講教師建立微信群,讓參加培訓的老年人都加入微信群,後續有請假、疑問都可以在群裏交流。每次培訓都會製作簽到表進行現場簽到,以統計出席人員。每次培訓結束後,主講教師還會講課件發在群裏,讓學員回家也可以複習。
(六)總結培訓成效
在每次培訓結束後,主講教師都會根據本次培訓中實際遇到的一些問題修改和完善課件,總結歸納學員提出的問題,整理後添加到課件中。在整個培訓結束後,項目組再次設計了調查問卷,收集學員評價,總結培訓成效。
(七)反思培訓不足
隨申碼係列培訓後,項目組成員召開總結反饋會議,對於在籌備培訓過程中、正式培訓過程中存在的經驗和問題進行梳理與總結,對於實際授課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學員在調查問卷中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思考,譬如助學誌願者應該加強培訓,以備在下次培訓中改進。
四、實施效果
(一)提升了老年人智能手機的應用能力
本次培訓緊緊圍繞老年人數字生活的切實需求,幫助老年人學習掌握安裝隨申碼APP的步驟、用以進行公交查詢、刷碼出行、線上掛號、手機打車、老年大學線上報名等,引導社區老年人主動融入“數字生活”,讓老年人更好享受信息化發展成果。
(二)提升了老年數字化信息的服務能力
在培訓中,項目組成員不是簡單教授使用某些功能的步驟,而是會解釋為何要點擊這個按鈕,它代表什麼意思,幫助老年人真正理解智能手機的用法。學員在學習安裝“隨申辦”市民雲APP的過程也是學會如何自己安裝APP的過程。在學習刷碼乘公交和地鐵的課程中,公交碼和地鐵碼需要分別開通,不少學員在學習完如何開通公交碼後,自己就會開通地鐵碼了。通過老年人即學即用提升了為老信息服務力。
五、社會效益
(一)改善了老年人數字時代的思維模式,增加了智享信息生活的獲得感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設備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絕大部分老年人並未充分享受到智能手機帶來的便捷與高效,反而還常常麵臨各種問題。通過此次係列主題培訓,手把手親身教會老年人參與數字智能生活,重塑其信息化體驗,提升了老年人的數字生活感受力、幸福感,增加了享受信息社會的獲得感。
(二)提高了老年人對信息時代的便利體驗,有效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年輕人對新鮮事物充滿求知欲,有較強的接受能力,而老年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較低。通過此次隨申碼主題的係列培訓,旨在從多維度幫助社區老年人應對日常智能技術應用中的普遍障礙,困難和切實需求,授之以魚的同時,授之以漁,消除老年人對於智能手機存在畏難心理,從而有效幫助老年人不被“數字化”而邊緣化,實現積極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