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職業教育與高校繼續教育融合在一起,瞄準高技能人才培養這一國家戰略需求,聚合目的很純粹,目標很聚焦,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將產生新的強大力量。
陳子季司長指出:“職業教育是一種麵向市場的就業教育、麵向能力的實踐教育、麵向社會的跨界教育,是教育、是經濟,更是民生。” 相較於職業教育,繼續教育要破解的難題更多,挑戰也更大。教育部原部長陳寶生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中明確提出,“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係,繼續教育要在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上下功夫。”
高校繼續教育在經曆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之後,如何為服務國家戰略走出特色化的破局升級之路,成為新時期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一個嶄新的課題。在此背景下,推進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統籌協調發展,構建職業教育與高等繼續教育的“立交橋”,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第一,職繼融通是搭建普通高校高水平師資、優勢學科專業、優質課程資源與職業院校開放共享資源的橋梁,有利於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
第二,職繼融通可以發揮職業院校實訓實踐優勢,推動高校繼續教育協同職業院校開展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從而有利於職前職後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統籌規劃管理;
第三,職繼融通研究職業教育與高等繼續教育融通的合作機製、服務模式及運行方式,促進雙方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四,職繼融通探索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融媒體等新思維、新技術,推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在人才培養和規範化辦學上的創新發展,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調整人力資源知識結構,更好地適應國民經濟建設需要。
如何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以繼續教育轉型發展為出發點,以職繼融通為發展路徑,探求繼續教育更大的發展空間,可結合教育部職成司司長陳子季關於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統籌協調發展方麵的六條路徑進行思考:
第一,完善職業教育體係建構。職業教育體係是雙軌雙通的,是職前職後的,涵蓋學校職業教育和職後繼續教育,是一體化構建的而不是某一個階段或環節。
第二,補齊關鍵製度。 推動職業教育考試招生等關鍵製度改革,加快國家資曆框架和學分銀行建設。
第三,推動職業院校廣泛參與繼續教育,尤其是加強職業培訓。
第四,推動高校繼續教育學院開展職業教育本科試點。
第五,加快開放大學轉型發展,做強做大開放大學體係。
第六,加強各類職業導向的培訓,鼓勵行業企業和市場力量積極參與。
職繼融通應用型人才培養意義重大、前景廣闊。下一步,要積極發揮職業院校的實訓實踐優勢,夯實推動職業院校協同高校繼續教育開展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不斷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係,解決現階段缺乏大批創新技術人才的“卡脖”瓶頸,加速中國智造實現產業升級發展,開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