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高等繼續教育> 鄉村振興案例> “量身定製”改善人才結構 ,“產教融合”助推鄉村發展 > 正文

“量身定製”改善人才結構 ,“產教融合”助推鄉村發展

——河海大學教育幫扶助力石泉縣人才振興典型項目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目標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明確部署和總體要求,是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麵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進而保障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步入高潮。高等繼續教育是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推動地區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從而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扶貧必扶智”,知識改變命運,讓貧困地區的人們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立足新發展階段,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必要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麵向鄉村振興這一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高校不僅應該肩負社會責任和使命,深度參與教育幫扶的實際工作過程,還應該不斷在頂層設計力求高點布局、幫扶舉措力求實點著力、整合資源力求重點突破上下功夫,不斷增強工作的係統性、持續性和實效性,建立一支數量宏大、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鄉村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河海大學自2012年以來,正式承擔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的定點幫扶工作。學校結合自身學科和人才特色,確定了以教育幫扶為重點,以水利幫扶為特色,以人才、科技、文化資源為載體,以產學研結合為抓手,全麵推進定點幫扶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麵建設的教育幫扶工作計劃。高等繼續教育作為履行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形式和載體,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履行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職能。學校深刻領悟國家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需求內涵,著力部署定點幫扶縣的計劃,充分利用教育部“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範基地”優勢,高效發揮高等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服務行業發展的工作職能。與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通力協作,以改善行業人才隊伍知識結構為抓手,通過對行業幹部職工的人才培養和學曆提升以及短期培訓等手段,著力提高當地各行業人才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全力促進石泉縣當地鄉村振興的長效發展。

一、基本情況介紹

石泉縣位於陝西省安康市的西部,北依秦嶺、南枕巴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總麵積1525平方公裏,屬國家秦巴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石泉縣因“城南石隙多泉、徑流不息”而得名。是西部第一蠶桑產業大縣,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是國家南水北調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西部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全縣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較大,但長期受地下條件、生產水平、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等製約,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水資源涵蘊能力不足。當地水利等多行業人才隊伍專業素養和行業業務能力亟需提高。

河海大學經過溝通協調與全方位調研,在了解石泉縣各行業人才隊伍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利用學校水利工程一流學科特色,確定以水利行業為突破口,重點幫扶當地水利人才培養,精準製定教育幫扶計劃。水利強則農業強,水利興則農村興。沒有現代化的水利,就沒有現代化的農業和農村。充分發揮高等繼續教育的優勢,針對石泉縣水利行業黨政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學曆提升通道、搭建了在線學習平台、開設了教學直播課堂,並組織了在線培訓,不斷優化教育幫扶方案、創新教育幫扶模式,為教育幫扶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鄉村振興輸送人才支撐和儲備力量。

二、實施進展情況

在教育幫扶過程中,河海大學指定相關單位(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與石泉縣進行對接,依托學科優勢、師資優勢和服務優勢,整合校內一流教育資源,精準定位教育服務角色,紮實推進各項幫扶施教措施,在水利人才隊伍培養方麵取得一係列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合作招生改革,推動人才結構優化

針對石泉縣水利行業人才隊伍總體知識結構不理想、專業知識匱乏、行業服務效能低下等問題。學校與石泉縣水利局全麵合作開展麵向艱苦行業推薦考核擇優入學改革項目,全力提升當地水利專業學曆層次。此項目是成人高等教育招生麵臨向職業教育、社會教育和終身教育轉型關鍵期推出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體現了對服務一線水利職工長期在艱苦環境下工作的人文關懷,社會意義重大。在石泉縣水利局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合作舉辦了高等繼續教育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專科和專升本兩個學曆層次的函授班,並連續多年招收石泉縣基層水利幹部職工近百餘名。

(二)精準定製培養方案,精選專業授課教師

學校高度重視,組建教學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目標,會同相關教學院係研討教學方案的製定。深入思考,打破常規思維,依據水利行業特色,充分考慮成人高等教育特點,同時結合石泉當地水利職工的崗位工作性質,貼合石泉縣水利實際情況,以加強思政理論課為先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切入點,同時有針對性的對石泉縣當地亟需解決的實際難題,如水土流失嚴重和水資源利用率不高等薄弱環節,定製專業課程及教學方案。在方案設置的四大模塊: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環節中,每個環節都有各專業教授級的老師製定相關教學課目、錄製網絡教學資源,配套適用教材、編寫相關教案。方案注重教學方法,精煉理論知識,注重實踐教學,重點在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設置上,確保學員能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學以致用。

為保證各個階段的教學質量,根據側重點的不同和教學時間上的要求等,製定了教師遴選製度。保證了派出授課教師的教學質量。所有派出授課的教師都從全校師資庫裏挑選,一批教學經驗豐富且熟悉成人高等教育方法,尤其在實踐教學、應用能力上較突出的教師脫穎而出,作為參與這次石泉水利局基層水利職工的學曆提升班教學工作的後備人選,在授課前期,學校專門組織專家聽課,從後備人選裏挑選出兩到三位老師進行試講,在場專家從教學態度的為人師表、嚴於律己、精神飽滿;教學內容的係統性、綜合性、信息量、深淺度把握、理論與實際的聯係、重點難點知識的傳授與技能培養;教學方法的因材施教、啟發思維、方法指導和現代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表達的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思路條理清晰、語言使用規範等各個方麵做出綜合評分,最終遴選出最適合的教師前去石泉赴教。

(三)強化混合教學模式,聚焦班級教學管理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教育幫扶項目,在高等繼續教育石泉班的開班典禮上勉勵各位學員重任在肩,增強使命感,利用好學習機會,克服困難,服從教學安排,上課認真聽講,真正實現學以增智、學以勵誌、學以致用,發揚“忠誠、幹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水利精神,傳承“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的校訓精神,為祖國的水利事業貢獻力量。

在教學過程實施及管理階段,學校積極探索,在教學模式上進一步強化網絡+麵授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課前,老師在網絡平台放置錄製的教學課件,課件包含學習計劃、教學內容講解、自測習題等,供學生自學使用。教學課上,老師用QQ課堂騰訊會議等教學平台采取網絡直播授課,2020年年初因受疫情影響,學校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石泉縣所有的學生全部按照教學計劃在線上有條不紊的完成了自學,授課教師也在平台上完成了相應課程的網絡授課內容。在線下麵授的教學環節,學校選派的優秀教師送教上門,集中麵授,答疑解惑並進行考核,嚴把教學質量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當地水利行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為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服務管理質量,同時為兩個層次的教學班級配備了專職班主任,並全程參與教學教務管理工作。從學員在麵授前網上自學的督促到作業完成,以及上課出勤、考試到考的考核,事事關心,兢兢業業。此外還在學員課餘時間,定期召開班會,掌握學員學習動態,了解學員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並解決。

學校年均派出十餘人次的優秀專業教師克服重重困難前往石泉授課,其中,教授職稱的比例達到80%以上。圓滿的完成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中國近代史、專業英語、水土保持工程學、水資源規劃及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水力學、水工建築物等20餘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學質量受到石泉水利局及各位學生的一致好評。

(四)線上培訓精彩紛呈,線下研修融會貫通

河海大學作為人社部“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水利部行業定點培訓機構,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提升石泉縣水利行業各級人員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積極組織各類線下研修班和網絡培訓課程。

在2018年舉辦的“河流流域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高級研修班”,本次高研班按照人社部要求,全國學員人數不能超過70名,在名額緊缺的情況下,仍然安排了多名石泉縣水利骨幹參加學習,學員們在研修中,積極領悟水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專業知識,結合石泉當地河流治理的突出問題,與授課教師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通過此次研修,進一步充實和提升了行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在疫情期間,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專門為石泉縣開展了“網絡輿情應對”、“行政管理人員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和“疫情影響下的經濟走勢與發展對策”等線上的專題培訓講座,專家們的報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語連珠且精彩紛呈,參與線上培訓的500多名石泉縣的幹部職工深受啟發,紛紛對專家們的獨特見解和淵博的知識表示由衷的欽佩。

三、主要特點和成效

(一)立德樹人,厚植鄉風文明的水利底蘊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以思政課為先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之、報國行自覺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奮鬥之中。在立德樹人思想的引領下,也極大地發揮了教師授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幫扶石泉縣的期間內湧現出了不少教學質量優秀,吃苦耐勞、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勇於奉獻的教師典型。推進鄉村振興,以精神文明為魂。曆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史,相當程度上就是一部興水利、治水患的曆史。水利是實現鄉風文明的重要抓手。在高等繼續教育的德育幫扶下,石泉縣積極發展鄉村水利特色文化,保護和利用鄉村水利文化遺產,把鄉村水利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加強了石泉縣鄉村水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了石泉縣鄉村水利現代化,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二)量身定製,加強水利生態的推進力度

通過艱苦行業推薦,讓這些基層的水利工作者加入到了學曆提升的隊伍中,增強了石泉基層工作者學習技術的信心,激發了他們提升業務水平的動力。那些為了這批學生而精準定製的教學方案,反複醞釀的課程內容、精心修改的教學課件和嚴格挑選的任課教師為整個石泉地區的水利行業的專業水平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進一步加強了陝西石泉的水利生態工程建設力度,同時,也是學校探索量身定製培養的寶貴經驗。

量身定製的教學課程解開了石泉基層幹部對於專業領域的深度探索的心結,學員上課認真聽講,學習刻苦,從不缺課,畢業考試的成績十分優異,學員不僅提升了學曆層次,而且把學到的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了工作中,積極探索,努力實踐。近年來,石泉縣水利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三宜”石泉建設,以著力打造“藍天、碧水、青山、淨土”生態環境為目標,實施科學規劃,布局“一江、兩岸、三園、六區”的生態工程建設,形成了多層次、多類型、網絡狀的縣城生態體係。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8.3%,道路綠化率達86%,主要河道沿岸兩側綠化普及率達88.03%,水電站庫區重要水源地森林覆蓋率達到87.01%;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5%,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2%。漢水碧波蕩漾東流去,山城追趕超越幸福來。讓石泉人民群眾過上日益幸福的生活,擁有宜居宜業的和諧家園。

(三)多元模式,完善鄉村水治的有效機製

混合教學模式,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有效的緩解學員們的工作與學習、家庭與學習之間的矛盾,尤其是線上教學內容知識點化,學員利用的時間碎片,進行線上學習,得到學員的歡迎,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完成了學員由被動到主動學習的轉變。並且在學校所配備的專職班主任的情感關懷下,也充分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學員認真聽講,努力學習,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石泉縣的鄉村水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實踐,他們深知強化鄉村振興的水利保障,治理有效是關鍵。為此,不斷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推行鄉村水利產權製度改革和運行管護機製創新,全麵實行鄉村河長湖長塘長製,提高鄉村水利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鄉村水治理有效機製的不斷完善,在灌溉排澇、防洪減災、城鄉供水、生態保護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強有力地推動了石泉農業農村的發展。 

(四)因地製宜,提升農民生活的水利保障

近些年,河海大學的高等繼續教育在石泉落地生根,遍地開花。在學校的高度重視和精心設計下,分批次、分環節、多維度,多層次的做好了教學和培訓工作。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以當地水環境現狀為教學突破口,不僅因地製宜的編製各類教學課程,而且還有針對性的多渠道的加強行業能力知識培訓環節,這些都保證了精準施教的這批學生不但以優秀的成績獲得了學曆的提升,而且還掌握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在有效的改善當地基層水利人才隊伍的知識結構的同時,也很好的提高了水利人才隊伍的專業素養和行業業務能力。

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加快鄉村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鄉村供水工程提檔升級和配套改造,全麵落實鄉村飲水安全的管理和監督,形成了城鄉一體化的水汙染防治體係。此外,通過開展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和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項目使得石泉當地的水旱災害防禦能力顯著提升。水土保持持續加強,水土流失治理麵積、水土保持率逐年上升,推進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新建和改造生態流量泄放設施,修複減脫水河段,保證了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泄,改善了河流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鄉村民生福祉、助力農民走向生活富裕,積極做好提升農民美好生活的水利保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教育,以德潤身、以文化人,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不斷提升全民的綜合素養。構建高等繼續教育、終身教育體係的學習型社會,將教育教學貫穿到每時每刻、每處每地,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教育幫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要件。對接和服務好鄉村振興戰略,是高等繼續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助力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1、凡標注beplay2网页登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beplay2网页登录及本文鏈接。
2、本文鏈接:http://cdce.eol.cn/xczxfwal/35048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beplay2网页登录報道,請發郵件到jijiao@eol.cn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推薦

河海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河海大學是一所因水利而熠熠生輝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府,有著悠久的辦學曆史、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精神傳...
詳情
陽光繼教
直播預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