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高等繼續教育> 鄉村振興案例>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模式的探索 > 正文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模式的探索

——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薪火相傳”專創融合項目為例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電商技能服務鄉村振興的結合分析

長期以來,受製於農村基礎設施不健全、薪資待遇低、農民技能缺失、農村文化習俗差異等諸多問題,農民“觸網”率低,且多以個體戶形式存在,導致農村電商發展頻頻受阻,電商專業人才嚴重短缺。高職院校作為電商職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主要渠道來源之一,應當在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持續加大培養力度,從源頭重塑農業產業市場,推動農村電商服務走深走實。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近四年的“專業 + 創業”融合式教育摸索與實踐中,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電商技能助農進行有機結合,在有助於實現大學生創業擇業的獲得感與農民致富雙贏的同時,也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切實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且有效服務社會。

二、專創結合教育服務電商助農的“54321”創新型模式構建

(一)構建框架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師生共創共建的“薪火相傳”電商技能助農項目是以發揮電子商務專業優勢為基礎,以校企共育雙創人才為載體,以“雙基地”搭建為平台,推動農村電商服務鄉村振興為目標,並依托高校背書,整合政府、企業、農合社等資源,在實踐中有效解決了農村電商發展中的三個痛點問題:即農產品電商服務供給側問題、農產品電商銷售信任問題和農產品銷售轉型升級問題。項目將“專業、職業、產業、就業和創業”有機結合、相互作用、融合貫通,用實證方式探索出高職院校雙創教育+電商助農的“54321”創新型模式(圖 1),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裏”直連原產地“最初一公裏”。 

 (二)項目實施

首先,創建凝聚“校政商農”四位一體扶貧合力優勢的路徑設計。政府負責政策指引和統籌規劃,協調資源,解決電商扶貧中存在的硬、軟件基礎設施的現實問題;高校發揮自身技術、人才技能優勢;企業依靠專業管理和經營優勢,拓寬銷售渠道;合作社盤活土地資源,帶動村民參與基地標準化種養;農戶則自己參與種養、出租土地和勞作獲取報酬。項目運行整合五方的優勢資源,極大發揮了合力優勢。通過不間斷的四年時間的堅持,現已基本解決了基地農產品營銷中麵臨的“有產無量”“有品無牌”等問題。同時,進一步健全特色優質農產品質量標準體係,持續推動基地農副產品實現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的線上+線下融合。其次,遵循“校地指導規劃、學生參與電商銷售、基地式生產管理、企業品牌培育、農戶增收受益”的原則,創新性地實施了 “兩服務”+“四舉措”整體解決方案。

1.“兩服務”結合幫扶基地農產品優勢,針對性設計脫貧增收、持續發展兩套相互銜接的實施路徑。推動電商扶貧,要有市場和品牌意識。互聯網解決了農產品信息與市場的對接問題,讓“養在深山人未識”的產品可直達客戶,拓展了銷售渠道,增加了銷量。但如果農產品品質不佳或沒有針對市場進行精準推廣,就無法形成品牌,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1)校校協作,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健全“田間到餐桌、基地到市場”溯源體係。通過校校協同合作的方式,為基地引入重慶市海聯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植保溯源體係+無人機植保技術”,進一步體現出脫貧攻堅中教育資源的智力和人才優勢。目前已實現對基地種植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巫山脆李和紐荷爾臍橙兩類果品的管護。

(2)基地帶動多村,多村帶動多戶。針對農戶分散種養植、貨源的數量和質量得不到穩定和保證、產業帶動效應不明顯等問題,在當地村支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基地積極鼓勵引導種植大戶和貧困戶組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由農民合作社進行資源整合,吸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按照標準化種植模式進行生產,再用高於市場價10-20%的價格提供給基地。在確保貨源的數量和質量的同時,也擴大了產業的覆蓋麵,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群眾尤其是貧困戶的收益。

2.“四舉措”是指團隊致力於為基地和農戶提供電商平台搭建、微媒營銷、直播代運營、招募培養農村電商合夥人等體係配套服務。

(1)牢記使命擔當,緩解滯銷困境。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成了突出問題。團隊充分發揮專業技能優勢,為基地提供電子商務運營係統化服務,通過營銷活動策劃、海報展示設計、小視頻製作、微媒推送等多種手段(圖 5、6、7),在“促進企業消費扶貧+引導個人愛心采購” 的模式推動下,短短 20 餘天,幫助基地種植戶成功銷售果品共計 6340 箱(總重量約 65000 公斤), 發送快遞近 2000 件,總收入達 38 萬元,有效緩解了巫山縣大昌鎮馬渡村農合社果品 W 默科特橘的滯銷困境。團隊牢記初心使命的責任擔當和過硬的技能本領受到馬渡村村支兩委和村民的高度認同(圖 8)。 

 (2)電商人才是發展農村電商的有力支撐。其關鍵在於培養和打造專業化、信息化、本土化的人才隊伍體係,因此項目團隊一方麵開展了農村電商合夥人計劃,有計劃地對當地農戶進行電商培訓,以幫助他們提升互聯網技能;另一方麵,為新型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更多人才儲備,通過開展深度校地合作模式,鼓勵團隊學生成員選擇基地就業創業,在貧困地區鍛煉成長,目前已與巫山縣平河鄉龍潭村實現了共建新媒體技術人才社會服務基地並為該村搭建了首個村播直播間,並為村民們開展了多次“一對一”的短視頻拍攝學習指導服務(圖 9)。更值一提的是項目主要學生成員董小梅同誌 2019 年畢業返鄉創業,紮根鄉村的一年多時間裏用自己“能幹+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贏得了巫山縣平河鄉龍潭村700餘戶村民的認同,2021年22歲的她也成為巫山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性村支書、村主任。

(三)實踐成效

秉承“扶貧增收+創業孵化+技能服務”的理念,截至目前,項目已累計銷售巫山農副產品1800萬元,惠及貧困戶超過700戶2800人,戶均收入增加5000元。其中,3 戶年收入超過 10 萬元,23 戶年收入超過 5 萬元,60 戶年收入超過 1 萬元。這些成績的取得也正是職業院校雙創教育助推電商助農發展的實踐結晶,體現了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工作的有機融合。

1.師生團隊職業素養受地方各級政府肯定。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城裏娃山裏娃能吃苦堅持的都是“新青年”,從縣城出發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到大山深處的基地,清晨出發回來已是半夜,這是三年來團隊師生的生活常態。團隊師生的不懈堅持和努力,在帶動基地發展的同時,也受到了當地各級政府的一致認可(圖 12、13、14)。 

 2.依托項目成效,屢獲競賽大獎。2018 年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新青年”團隊參加了第四屆中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一舉獲得“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金獎以及“精準扶貧” 單項獎、2019 年再獲第六屆“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模擬綜合大賽優秀計劃書金獎、2020 年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選拔賽銀獎(圖 15)。 

 3.踐行勞動教育,創新雙創訓練形式。團隊以“薪火相傳”雙創訓練項目為依托,充分利用學校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資源,讓學生實地深入鄉村特別是貧困村,在動手中實踐流汗,接受鍛煉,夯實專業能力,受到教育部官方媒體“中國教育發布”、人民網、華龍網、重慶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圖 16)。以實際行動積極回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五四寄語精神。 

 4.不斷總結實踐成效,凝練理論成果,為我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受重慶市政府多個部門的高度肯定和表彰(圖 17)。 

 五、結語

“薪火相傳”高職院校專創融合電商助農項目用實踐證明,職業院校憑借學科專業、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優勢,可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效提升。職業院校在充分發揮專業技能優勢、認真履行職業教育扶貧職能和持續加大產教融合力度同時,積極構建多方共贏的合作機製,不斷滿足貧困地區技術技能需求,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1、凡標注beplay2网页登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beplay2网页登录及本文鏈接。
2、本文鏈接:http://cdce.eol.cn/xczxfwal/350523.html
3、如果你希望被beplay2网页登录報道,請發郵件到jijiao@eol.cn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推薦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國家民政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公辦全日製普通高等學校,...
詳情
陽光繼教
直播預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