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國家連續多年的一號文件均以“三農”為中心,可見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心仍在服務“三農”。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振興,重在培養;人才培養,強在科技。
一、時代背景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是我國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是城鄉一體化、城鄉融合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年1號文件《關於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和國家兩辦《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文件中均肯定了在線教育和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模式在鄉村振興人才培育方麵的應用。如何運用好互聯網、大數據、5G技術為重慶英雄灣鄉村振興學院(以下簡稱“鄉興院”)助力,加快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隊伍是學院數字化平台建設的核心目的。
二、重要意義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重慶要立足“兩點”,建設“兩地”,實現“兩高”。重慶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體製優勢,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能帶領西部城市,對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為國際不發達國家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減貧、脫貧起到標杆作用,對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強化鄉村振興人才為支撐,建設具有重慶鄉村振興特色,集鄉村振興理論研究、實踐指導、人才培養、對外交流“四位一體”的綜合性學院。實現人才支撐最主要的途徑是發展並壯大從事農業的人員隊伍,發揮鄉村振興學院培訓職能尤顯突出,在九龍坡區建全市鄉村振興學院更顯重要。
九龍坡區位於主城都市區的中心城區,是全市各區縣的連接中心,交通便利,東領人文之城、西距科學之城。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位啟動,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加快推進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和重慶高新區發展升級版不斷加力,更加突顯九龍坡區作為成渝“雙城”“雙核”相向發展“主通道”、重慶主城西擴“主陣地”、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主戰場”的獨特區位優勢。九龍坡區又是發揮中國-南亞國家減貧與發展中心、西部鄉村振興龍頭、武陵山區鄉村振興、成渝經濟圈發展、重慶鄉村振興輻射全市區縣的最佳區。團結全市各區縣,采取現場實景教學和覆蓋全市農村的網絡視頻直播服務相結合,利用全市唯一“學習強國”重慶學習平台、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全市農家書屋數字化雲平台等資源特色,立足全市、全國鄉村振興,為“高舉高打”作好標杆,實現“率先探索全國領先的全新培訓方式”,在九龍坡區建設重慶英雄灣鄉村振興學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學院簡介
學院位於英雄輩出的重慶市九龍坡區銅罐驛鎮英雄灣村明誠書院(原巴縣一中),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立足重慶市,麵向全世界。采取現場沉浸式教學與覆蓋全市農村的網絡視頻直播服務相結合。鄉興院秉承開放式辦學理念,以共建共享與多維疊加深度融合,致力於走鄉村振興高集成全麵均衡發展之路。
學院采用“長短結合、線上線下融合”的培養方式,開展涉農幹部短期培訓,麵向熱愛“三農”的農民開展國民教育係列的網絡學曆教育。線上開展基於IPTV大屏、手機小屏APP、電腦中屏官網、新型移動中屏的“四屏”網絡教育遠程直播培訓、講座,讓涉農知識通過專用網線飛進全市每一個農村尋常百姓家;高清雙向可視係統交流、互動農業實踐技術;學曆教學的網絡課程學習。線下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和實踐教學。
四、平台建設
為了充分發揮重慶開放大學九龍坡分校多年繼續教育學曆提升、網絡教學、社會培訓的辦學優勢,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積極參與鄉興院數字化平台建設,通過平台聯通、數據共享、數字賦能服務鄉村振興。利用院校和網絡教育資源,建立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教育模式;運用大數據技術,全方位精準培育鄉村振興需要的各類人才。進一步以學院為中心,彙聚全國英才和各級政府、培訓機構、龍頭企業等多元主體,開展課題研究、交流,以及鄉村振興的成果轉化、應用。
(一)創建全新管理係統,構建一體化智能化“鄉興院”
創建教學教務管理係統,服務培訓全過程的一體化管理,落實數據管理、課程管理、班級管理、用戶管理。創建在線學習及交流研究應用端,服務於學員的在線學習,以及開放式的交流研究,以首頁(推薦)、學習、內容(交流研究)、我的(用戶中心)等板塊實現。智能校區管理係統是結合校區的智能設備,進行數字化管理,如門禁控製、安全監控識別、室內聲光電控製等。校區人員調度係統是對校區的工作人員進行統一、高效、實時的工作調度,如校區清掃人員調度、安保人員調度等。綜合管理係統是接入其他平台後,實現多平台集約化管理的係統。
(二)開發教育研究平台,建設智慧化數字化“鄉興院”
開發建設教育研究綜合平台,實現學院的在線培訓教育、政策理論研究、教學教務管理、院區智能集約化管理。未來,可發展成高等學曆教育在線教學平台,以及鄉村振興成果轉化及應用平台。
(三)創新宣傳運營模式,打造多元化品牌化“鄉興院”
打造全國性的“鄉興院”品牌,運用各類新媒體(如“學習強國”)開展全方位宣傳,樹立導向正確、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學院品牌形象。構建政府-院校-企業“1+1+1”的聯合運營模式,吸引全國、全世界的鄉村人才進入平台,產出優質內容、開展高頻交流、促進成果轉化。
五、主要抓手
重慶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更有力的舉措、彙聚更強大的力量,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奮力開創重慶“三農”工作新局麵。重慶英雄灣鄉村振興學院定位於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目標是培養專業型、實用型職業農民,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數字化平台是鄉興院線上傳播並向線下賦能的技術平台,是鄉興院貫徹落實“互聯網+”發展思路的主要抓手,體現在四個方麵。
(一)共享海量內容資源。鄉興院數字化平台與“學習強國”重慶學習平台、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重慶IPTV集成播控平台以及科普中國平台互聯互通,每年共建共享百萬小時視頻和上千冊電子圖書。
(二)建設全媒體傳播終端。鄉興院數字化平台遵循分眾化傳播規律,根據不同用戶、不同場景需求,打造集電視大屏、新型中屏、電腦中屏、手機小屏於一體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其中IPTV電視大屏目前用戶達500萬戶,正從村村通向戶戶通推進。
(三)打造獨有教學亮點。鄉興院數字化平台定期開展精品課程網絡視頻直播,通過IPTV電視等傳播終端,把鄉興院辦進全市農家小院。鄉興院數字化平台新型中屏自帶4G/5G流量卡,在農業生產的關鍵節點,組織專家團隊和農技人員走村入戶,使用便攜式4G/5G中屏電視,開展農技培訓及在線谘詢,把鄉興院辦到田間地頭。
(四)探索建立積分銀行。鄉興院數字化平台借鑒“學習強國”積分辦法,探索建立學員及用戶積分管理機製,並與“學習強國”學習積分、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誌願服務積分互認疊加,與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巴味渝珍”等平台,合作推行積分兌換商品等激勵機製,提升學員與農民參與學習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國正進入複興與崛起的新時代,山河壯麗,歲月崢嶸,築夢新時代,離不開每一個奮鬥的中國人。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讓留在鄉村、支援鄉村、建設鄉村的人們留得安心、幹得順心、更有信心,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