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高等繼續教育> 鄉村振興案例> 校政行企共育海洋水產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正文

校政行企共育海洋水產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為推動威海市海水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民增收漁業增效,海洋生物與食品係發揮資源優勢和專業特色,因地製宜,聚焦“海洋水產人才培養”,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一、夯實基礎,強化內涵建設

海洋生物與食品係以“立足威海、麵向山東、服務藍區、輻射全國”為辦學定位,突出海洋生物、海洋食品特色,創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行校企協同點對點、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合經濟、社會、產業需要,直接服務於藍區經濟建設的技術技能複合型人才,打造海洋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國內一流的“專業群”。由省突專家劉振華教授帶領骨幹教師高起點建設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由內發力,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省級協同中心、市級工程中心、國家級和省級水產科普基地為技術創新發展平台,創新發展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帶領的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教師團隊入選“第二批山東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六年內,1個省級品牌專業群,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立項、4部農村農業部規劃建材、2部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及培訓教材和題庫、2項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2項水產相關技術轉化項目落戶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形成了良好的專業發展內生態,學生就業滿意度一直保持在98%以上,教師職業幸福感強。

二、接地生根,強化服務能力

產業起、職教興,職教興促產業旺。為了貫徹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幹意見》、省農村農業廳等12部門關於印發《山東省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入實施海洋強省、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推動威海市海水養殖業健康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民高產穩產、漁業增收增效,我院與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創新“1+4+N”模式構建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依托專業優秀的師資力量、完善的實踐創新平台、雄厚的技術創新服務能力,夯實“1個中心”,為威海市海洋生物疫病監測、防疫、病害防治技術服務,為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漁用藥物耐藥性監測普查、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技術培訓等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和支持,為區域漁業經濟健康綠色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帶動當地環翠區、經濟開發區、臨港區和文登區“4個分中心”,輻射區域內規模化企業及縣市區“N個海洋生物疫病防控監測點”,一體化推進海洋水產產業綠色健康發展。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對接漁民、企業,切實為漁民、企業解決海洋生物病害防治及科學養殖所麵臨的問題。中心在2020年11月17日接收到大菱鮃養殖戶求助電話之後,委派水產專家劉振華教授一行四人趕赴現場指導漁病防控工作,對養殖戶從養殖用水、餌料投喂、疫病防控、車間管理等方麵進行了詳細技術指導,力爭為養殖戶提供科學指導並將養殖戶損失降到最低。

三、產教互融,共育人才共興產業

2020年1月10日,《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正式印發,乘著省部共建職教高地的東風,水產養殖技術專業聚力動物藥學、水生生物醫學、食品檢驗檢測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智能水產加工技術專業聚焦海洋生物綠色健康發展產業,開展水產養殖技術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圍繞“產業鏈”打造“人才鏈”。發揮地方區域優勢和人才培養優勢,以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為牽頭單位,聯合省內6所兄弟院校、76家企業以及相關行業協會的山東省海洋生物健康促進產業職業教育集團順勢而立,打通了校政行企共育水產養殖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全網絡,聚焦海洋生物綠色健康發展領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麵致力於專業教育、實訓教育、職業培訓、人才孵化,打造海洋生物綠色健康發展人才培養大生態圈。

四、構築平台,送技術到田間地頭

充分發揮“山東省海洋經濟藻類資源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威海市威海市微藻種質資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優勢,將技術創新成果和人才技術優勢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地方漁業經濟發展。與德州平原縣水產局達成“漁業技術合作協議”,平原縣水產局委托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為平原縣漁業技術依托單位,聘用劉振華教授及其團隊為平原縣漁業專家組成員,通過現場授課、培訓建議等形式在養殖技術、水質調控、質量安全控製等方麵給予指導和建議;與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登市侯天華南美蝦養殖場及南京極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關係,重點解決微生態製劑生產、飼料加工工藝、南美蝦養殖技術;與北京水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功能性水產飼料配方兩項。同時聯合企業開展科研項目,與榮成市鑫灘海珍品魚苗場開展校企合作,共同申報威海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項,獲扶持資金20萬元;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山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站共同承擔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計劃項目“淺海多營養層次養殖模式的構建及養殖容量研究”、山東省高校科技計劃項目“中肋骨條藻次生代謝產物分析及水產育苗中的應用”。

五、特色育人,突顯創新服務理念

深化校企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新生入學即與企業簽訂培養協議,校企協同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專兼職教師共同授課,培養學生基本崗位技能;適應水產行業生產季節性強的特點,按照實際生產周期安排工學實訓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群知識、技能和素養,為水產產業輸出了一大批高素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每年就業季,大量企業湧入校園招聘畢業生,招聘崗位數與畢業生人數比例一度達到4:1,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行業高度認可。

    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充分發揮育人優勢,同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會培訓和社會服務工作。自2015年到2019年先後開展了7次漁業技術從業人員培訓,培訓350餘人次;2015年、2017年、2019年連續三屆承辦山東省漁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為山東省漁業行業培訓和選拔優秀漁業行業人才;2017年、2019年連續兩屆協辦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我國漁業行業最高級別的比賽),每屆選派6-8名骨幹教師參與裁判工作,並為大賽提供比賽設備和在線展現等技術支持,獲得了大賽組委會和參賽選手的高度好評;在第二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由我院培訓的山東選手,1人獲得“全國技術手能手”榮譽,2人,獲得“全國農業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山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站獲“優秀團體獎”,我院獲得“特別貢獻獎”,劉振華教授(二級)獲得了“優秀裁判”榮譽稱號。

1、凡標注beplay2网页登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beplay2网页登录及本文鏈接。
2、本文鏈接:http://cdce.eol.cn/xczxfwal/35067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beplay2网页登录報道,請發郵件到jijiao@eol.cn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推薦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坐落於美麗的海濱之城——威海,占地588畝,建築麵積24萬平方米,基建投資9億元,教學儀器...
詳情
陽光繼教
直播預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