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高等繼續教育> 鄉村振興案例> 聚焦“三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搭建學曆非學曆平台培養人才 > 正文

聚焦“三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搭建學曆非學曆平台培養人才

——青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案例

近年來,青島開放大學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辦學特色,以服務“三農”為導向,在青島市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中,積極麵向鄉村開展學曆與非學曆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在開展學曆教育提升過程中,積極聯合青島市委組織部、山東省開放大學、山東省委組織部等開啟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累計為青島市培養農村“兩委”基層幹部與實用人才8600餘人;在開展服務“三農”非學曆培訓過程中,積極開展“線上線下雙結合”培訓,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培訓鏈,注重實訓基地建設,創新培訓模式,構建專題講座、創客實踐、仿真實訓、情景模擬、現場觀摩“五位一體”的特色培訓模式,紮實推進服務三農人才培育,開拓基層幹部、鄉村教師、鄉村學校信息化、新型職業農民等各類人才“訂單式”培訓,累計培訓鄉村振興人才數萬人。

在聚焦“三農”、培養鄉村人才的實踐中,我們認識到集聚資源搭建平台是關鍵。由此,青島開放大學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要求,聯合青島市委組織部、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青島市鄉村產業發展促進會,更高維度、更廣領域集聚鄉村振興資源、凝聚鄉村發展合力,建成由政府、高校、行業協會三方共同推進的新型開放學院,全力培育鄉村振興人才。

一、案例成果

青島開放大學作為青島市唯一一所成人高校,四十多年不斷開辟繼續教育新模式,在鄉村人才培養方麵可以說曆史悠久,對象涉及廣泛。

(一)服務“兩委”成員學曆提升曆史悠久

在學曆教育方麵,2006年與青島市委組織部聯合組織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兩委學曆教育提升工程,截至2020年1月,累計培養鄉村人才5860人。2016年6月,在市委組織部領導下,啟動“山東省農村和城市社區‘兩委’成員專科學曆教育素質提升工程”項目,麵向青島市基層兩委幹部開展學曆提升,截至2021年2月,累計培養1928人。在省“兩委”成員專科學曆教育素質提升工程中表現突出,受到市委組織部肯定,被評為市級辦學先進單位。2021年與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聯合製定了“青島市村“兩委”成員專科學曆教育”培養方案,麵向全市新任村“兩委”幹部展開素質、學曆教育提升,實現招生844人。十六年來,青島開放大學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累計為青島市培養農村“兩委”基層幹部與實用人才8600餘人,有力支撐了青島市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

(二)服務鄉村各類人才需求涉及廣泛

在非學曆教育方麵,2015年至今,學校開展了一係列涉農培訓項目,培訓專題涵蓋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學校信息化骨幹、農村薄弱學校校長、鄉村教師、鄉鎮黨政人才、農村社區工作者等多個培訓方向。為農民職業技能提升開展了技能培訓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400餘人;為服務農村教育質量開展的鄉村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鄉村英語教師培訓、鄉村教師教育科研培訓、農村薄弱學校校長、骨幹教師培訓班等1700多人;為提升農村幹部素養,麵向鄉鎮社區幹部開展山東省社區教育骨幹培訓班、全國社區教育工作者培訓班、平度南村鎮支部書記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1000多人;2021年連續開展的“青島市鄉村振興專題一把手專業化領學研修班 ”以及“嶗山區新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培訓班”、“城陽區新一屆社區黨組織書記集中教育培訓班”、“平度市2021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電商培訓班”等幾十個培訓班次,培訓了幾千名學員,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了大量人才。利用數字化資源中心的優質課程資源,麵向鄉鎮幹部、基層公務員、社區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等開展網上專題培訓,年平均培訓達到10000多人次。2018年獲評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鄉村振興),連續多年被評為青島市優秀繼續教育基地。

二、具體做法

(一)建平台:高質量建設鄉村振興學院,打造北方鄉村振興教育的新高地

集聚合力,高質量建設鄉村振興學院,搭建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相結合、線上與線下學習相融通的終身學習平台,充分發揮青島及周邊地區的農業產業優勢,借助學校“學習+生活”一站式服務的優勢,突出培訓“互聯網+”和“訂製培訓”特色,培育形成完備的人才培訓鏈,以市內培訓為基礎向全省、全國輻射,把學院打造成北方鄉村振興教育的新高地。堅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原則,有針對性地分類、分批加大對兩委幹部成員、農村產業經營大戶、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群體等各類綠領人才的培育力度,為實踐國家鄉村振興這一偉大戰略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

(二)強體係:統籌青島市教育資源,建立四級辦學體係

統籌青島市教育資源,建立市、區(市)、街道(鎮)、居(村、農業園區)四級辦學體係。以青島市鄉村振興學院為核心力量,擴充鄉村振興學院辦學數量,依托青島開放大學係統辦學優勢,在青島市各區(市)建立區域鄉村振興學院分院,在街道(鎮)加掛鄉村振興學院教學點的牌子,在居(村、農業園區)加掛鄉村振興學院實訓點的牌子,在全市培育一大批市級示範校(點)及一大批區級鄉村振興學習示範校(點)。鼓勵村委會、居委會成立學習共同體,創造條件吸引各類社會資源進駐社區,利用現場教學、智富課堂、互聯網、手機、VR設備、電子宣傳屏等多種媒體把鄉村振興教育辦到家門口,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目標。

(三)創模式:學曆教育與非學曆繼續教育齊頭並進創新精準培養模式

貫徹落實青島市《2021年鄉村人才振興攻堅目標任務》,積極開展精準化人才培養模式。自2021年起,學曆教育實施“萬名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劃”,麵向青島市全區域,以五年一萬人為一個周期,覆蓋一屆兩委成員的任職期,每年培養兩千人。創新培訓模式,打造“訂單式”培訓特色品牌。麵向青島市全區域展開大調研,根據各區市需求積極推廣“訂單式”培訓,需求單位下“訂單”,鄉村振興學院出“菜單”,保障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的針對性和高效性,目前針對不同對象需求打造了10多個專屬“菜單”資源庫。

(四)重特色:立足青島地方特色打造專題課程,建設現場教學基地

立足青島鄉村振興發展特色,充分調研,以培訓學員需求為前提,打造了100餘門集宏觀形勢、政策解讀、黨性教育、鄉村治理、專業技術、念好莊戶經等模塊精準化程度高、針對性強的專題課程。同時,挖掘青島及周邊地區鄉村產業發展優秀典型,圍繞國家、省市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分紅色教育、示範產業、特色小鎮、智慧農業、組織建設專題建設了包括劉謙初紅色文化園、萊西市七星河新村、嶗山萬裏江茶業、平度市仁兆鎮莊戶學院、平度市崔家集扶貧產業園、李滄區李家上流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在內的20多個現場教學基地,更寬領域、更高標準地實現理論培養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三、展望未來

通過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相結合的培養策略,青島開放大學為青島市新農村建設培養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政治素質高、有管理能力的農村基層幹部等一大批鄉村振興人才,在帶動地域經濟發展、鞏固農村基層組織、推動鄉風文明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青島開放大學在新時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就地培養更多鄉村振興人才積累了經驗。今後,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指針,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青島市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以服務青島市鄉村振興為重點,發揮學校 “互聯網+教育”人才培養資源優勢,不斷創新、完善學曆與非學曆教育課程體係和培訓模式,積極轉變思想,主動“走出去”開眼界取真經,積極“引進來”明思路謀發展,以鄉村振興發展所需的知識、工具、技能為真實場景,精心設計專題,提供更多更係統的鄉村人才培養方式。

1、凡標注beplay2网页登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beplay2网页登录及本文鏈接。
2、本文鏈接:http://cdce.eol.cn/xczxfwal/35106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beplay2网页登录報道,請發郵件到jijiao@eol.cn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推薦

青島開放大學
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始建於1979年,是青島市唯一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開展開放教育,致力於滿足全民學習、終身...
詳情
陽光繼教
直播預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