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涉農高校深化農林教育供給側改革,加快布局建設一批具有適應性、引領性的新農科專業,加快培養急需緊缺農林人才,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教育部組織全國新農科建設中心製定了《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現印發給你們,供涉農高校在增設新農科專業中參考。
教育部辦公廳
2022年8月31日
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新農科建設,引導涉農高校深化農林教育供給側改革,製定《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引導涉農高校加快布局建設一批具有適應性、引領性的新農科專業,加快培養急需緊缺農林人才,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二、設置原則
(一)對接重大需求。麵向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對接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有機銜接。
(二)發揮引導功能。麵向世界科技發展最前沿,把握經濟社會和農業產業發展大趨勢,聚焦急需緊缺農林人才和未來農業人才培養,引領有條件的高校設置新農科專業。
(三)實施動態調整。建立健全引導性專業目錄動態調整機製,遵循學科專業發展規律,及時響應農業產業發展新需求,審慎論證,適時調整優化《指南》。
三、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
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產業新業態,麵向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等五大領域,設置生物育種科學等12個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
(一)糧食安全領域
1.生物育種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及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求,服務現代種業強國建設,著力解決優異品種創製的關鍵科學與“卡脖子”技術問題,全麵推進生物育種專業人才的定向培養,引領中國分子設計育種創新發展。通過“個性化、強基礎、重創新”全方位育人,著力夯實動植物種質資源創新、生物進化與馴化、遺傳與表觀遺傳學、基因組學、係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育種信息化等現代育種理論基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與自然科學基礎、紮實的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能夠深入開展現代育種科學研究,在現代育種及相關領域富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主幹學科:生物學、作物學、畜牧學
核心課程:植物生物育種方向,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植物生理學、植物田間技術、植物育種原理、種子學、智能育種原理;動物生物育種方向,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動物生理學、家畜解剖及組織學、動物育種學、動物遺傳資源、動物智能育種原理。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理學
修業年限:四年
2.生物育種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及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求,服務現代種業強國建設,全麵推進生物育種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著力夯實基因組編輯、合成生物學、單倍體育種、分子設計育種、全基因組選擇等動植物種質資源創新和現代育種技術。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蘊與自然科學基礎、紮實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及國際視野,服務於現代種業及相關領域的複合應用型人才。
主幹學科:生物學、作物學、畜牧學
核心課程:植物生物育種方向,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現代生物技術、生物統計、植物生理學、植物田間技術、植物育種技術、種子學、智能育種技術;動物生物育種方向,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現代生物技術、生物統計、動物生理學、家畜解剖及組織學、動物育種學、動物遺傳資源、動物智能育種技術。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農學
修業年限:四年
3.土地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在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圍繞耕地資源安全、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鄉村振興用地保障、國土空間優化配置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而設,以培養自然資源管理迫切需求的土地科學與技術人才為宗旨,以德才兼備、基礎紮實、麵向需求、全麵發展為目標,培養擁有寬厚的地學基礎理論,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及工程技術,具備從國家到區域的土地資源利用及管理科學理論、土地信息及工程技術創新與應用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農業資源與環境、公共管理
核心課程:土地資源學、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土地管理學、國土空間規劃、土地資源監測技術、土地信息建模與智能分析、水土資源利用與管理、土地整治工程。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程序設計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等課程實驗,測量與地圖學實習、地質與地貌學課程實習,土地資源調查評價綜合實習及相關專業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農學
修業年限:四年
(二)生態文明領域
4.生物質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麵向雙碳目標重大戰略決策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備生物質科學與工程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相關基礎理論和生物質工程專門技能,能夠從事生物質降解與轉化、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生物基化學品、生物質資源管理和生物質工程技術,能在政府部門、新能源新材料和環保企業、工程谘詢和設計單位、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從事管理、教育、研究和開發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作物學、農業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核心課程:生物質工程、生物質催化轉化、生物質能學、物理化學、材料化學、生物代謝工程、發酵工程、生物質化學品與功能材料製備原理、新能源工程項目規劃與設計。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生物質資源和產品認知實習、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實習、生物質工程專業工廠實習與產品設計、生物質工程專業企業實習以及土地資源調查評價綜合實習等相關實習,以及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農學
修業年限:四年
5.生態修複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為目標,麵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大戰略需求,融合工、農、理、管理等多學科知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熟練掌握生態環境修複工程的科學理論、技術原理和工程設計方麵的知識與專業技能,熟悉專業科學領域發展前沿,具有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團隊精神與終身學習能力,能夠在農業、林草、濕地、環境、生態等生態環境修複領域從事研究、規劃設計、開發、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林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地理學
核心課程:生態修複工程原理、退化土地生態修複、水生態保護與修複、植被與大氣環境治理、自然資源管理學、流域管理學。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退化土地生態修複實習、水生態保護與修複實習、植被與大氣環境治理實習、流域管理學實習、地質地貌學實習等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和專業綜合實習,以及綜合科研實踐、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農學或工學
修業年限:四年
6.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圍繞新農科建設“四新”理念,適應生態文明戰略和美麗中國建設需求,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良好科學人文素養、較強創新實踐能力、廣闊國際視野,熟悉國內外國家公園領域發展趨勢、問題與對策,係統掌握林學、生態學、社會學等學科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解決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瓶頸問題、推進鄉村振興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參與全球生態治理的能力,能夠在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領域從事教育、科研、技術研發及管理等方麵工作的跨學科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林學、生態學、城鄉規劃學
核心課程:生態學、保護生物學、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國家公園管理、國家公園規劃設計、保護經濟學、國家公園法治建設、國家公園前沿專題。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保護生物學、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等課程實習,國家公園監測實習、國家公園規劃設計實驗實習、國家公園專業綜合實習,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管理學或農學
修業年限:四年
(三)智慧農業領域
7.智慧農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注重農業智慧生產、作物信息學、智能裝備、農業產業鏈經營與管理等知識能力的訓練,培養具有“三農”情懷、良好的理學基礎和人文素養、能夠將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現代農業管理知識與農學有機融合,能勝任現代農業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產業規劃、經營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拔尖創新型、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作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核心課程:作物生產學、作物育種學、植物保護學、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人工智能。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智慧農業綜合實習、智慧農業數據分析綜合實踐、智慧農業生產技術實踐及相關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農學
修業年限:四年
8.農業智能裝備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國家鄉村振興、中國製造2025戰略,聚焦農業工程產業未來發展趨勢,融合學科交叉及科技創新理念,結合新一輪科技革命下農業裝備行業發展需要,融合農業工程、機械工程、農學與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知識體係,培養具備紮實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善於從農業裝備工程專業角度發現和解決工程實際中的技術問題,擁有係統工程思維與創新能力,能夠從事農業裝備工程科學研究與應用,具有解決實際複雜工程問題、帶動國家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我國農業裝備工程技術與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創新型拔尖人才。
主幹學科:農業工程、機械工程、農學
核心課程: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技術、農學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控製工程基礎、智能傳感與檢測技術、無線傳感與物聯網技術、農業機械化生產學、動力機械與農機智能裝備、農業機器人與作業係統。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大學物理實驗、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農業裝備虛擬仿真實驗等課程實驗,機械設計、嵌入式係統設計、無線傳感與物聯網設計等課程設計,機械工程實訓、農業裝備綜合生產實習、收獲機械田間作業實習、農業裝備數字化設計與實踐、智能化農業生產係統設計與實踐等工程訓練及實習環節,以及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工學
修業年限:四年
(四)營養與健康領域
9.食品營養與健康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麵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具有寬厚的人文與自然科學基礎,係統掌握食品、營養和健康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富有創新精神與能力,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以及較強的交流與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在食品營養與健康領域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健康管理、功能食品開發、營養科普宣傳、營養健康大數據分析利用、政策谘詢等工作,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基礎醫學、化學
核心課程:食品分析、營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食品營養與健康科學、營養與代謝、食品與營養科學研究方法、營養與健康大數據管理、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機械與設備。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食品化學與分析綜合設計、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調研、營養設計類實驗、營養安全社區服務、食品工廠生產實習、食品生產認知實踐、食品生產綜合實習、食品營養綜合實習、食品與營養科學研究方法綜合實習、畢業生產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工學
修業年限:四年
10.獸醫公共衛生
培養目標:本專業麵向健康中國建設和公共衛生治理等重要戰略,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和職業道德操守,具有較好人文素養和理學基礎,具有較強審辨思維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具有良好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全球化視野,積極為新農科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能夠勝任解決人獸共患病防控、動物源食品安全監測和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及管理等獸醫公共衛生領域複雜問題的卓越人才。
主幹學科:獸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
核心課程:獸醫公共衛生學、衛生統計學、獸醫信息學、獸醫流行病學、動物福利與倫理、環境獸醫學、人獸共患病學、動物疫病生態學、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動物源性細菌耐藥性、實驗動物與比較醫學、獸醫生物安全。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動物解剖學實驗、動物生理學實驗、獸醫藥理學試驗、動物生物化學實驗等課程實驗,動物疫病預防控製實習、流行病學實驗設計與調研、海關出入境動物檢疫實習、動物醫院實習等課程實習、綜合實習,以及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農學
修業年限:五年
(五)鄉村發展領域
11.鄉村治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在全麵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以培養德才兼備、基礎寬固、麵向社會、全麵發展和服務各層級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層次鄉村治理人才為目標,培養紮實掌握數理基礎、農業科學知識、經濟管理、鄉村規劃、鄉村組織、社會發展、農業科學知識,熟悉鄉村振興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鄉土文化,擁有良好組織協調、團隊協作、溝通交流、寬闊視野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為相關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非營利組織提供鄉村治理解決方案、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交叉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公共管理、經濟學、法學
核心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社會學、政治學、社會調查方法、鄉村規劃學、非營利組織管理、涉農法學、“三農”政策理論與實踐、管理心理學、智慧鄉村技術與應用。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美麗鄉村認知實習、涉農產業鏈經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農村社會調查實習、鄉村規劃設計、鄉村治理專業綜合實訓、鄉村治理專業實習等課程實驗、課程實習、生產實習、專業綜合實習,以及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管理學
修業年限:四年
12.全球農業發展治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背景下,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尤其為提升我國在全球糧農治理與國際發展治理領域的規則製定能力、議程設置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跨國交流合作能力而設,以培養該領域具有全球勝任力的、高層次管理型人才為宗旨,以德才兼備、基礎紮實、麵向需求、全麵發展為目標,培養擁有寬厚的全球治理與國際發展基礎理論,掌握現代國際發展管理和全球糧農政策製定與執行相關知識技能,具備從區域、國家、全球不同層麵的戰略政策製定、全球糧農治理、國際貿易、價值鏈管理、全球科技管理以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相關知識與應用能力的交叉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公共管理、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
核心課程:政治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社會學、公共管理學、普通發展學、全球治理、全球農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項目管理。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涉及全球農業問題認知、全球農業實踐認知、國際發展合作項目實習、國內外國際發展機構誌願實習、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學位授予門類:管理學
修業年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