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萬州區龍駒鎮梧桐村。
雨後的山林格外清新,一隻隻蘆花雞四處飛竄,成了林子裏一道獨特的景觀。
別看這小小的蘆花雞,它可帶動了這裏一方百姓致富唷,也形成了一個上億的產業鏈。
通過深入采訪得知,這是重慶三峽學院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銜接鄉村振興工作中科技幫扶龍駒取得的成果之一。
自2020年以來,重慶三峽學院在總結脫貧攻堅幫扶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了平台+人才+項目的“三加”模式對龍駒開展科技幫扶,並有效地運用於鄉村振興工作中。
搭建多個平台:讓科技幫扶強基礎
重慶三峽學院是目前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唯一的本科院校,多年來秉承以“立足三峽、服務重慶、麵向全國”的服務定位,以“關注三峽、研究三峽、服務三峽”為已任,依托三峽環保、三峽生態、三峽產業、三峽文化等方麵的優勢特色學科,打造和構建了三峽庫區造地藥材綠色種植與深加工重慶工程實驗室、物聯網與智能控製技術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渝東北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三峽庫區生態保護與開發專家服務基地等29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服務基地科研平台,以平台為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通過相關科技平台融合,將成果應用在產業規劃、產業實施和企業孵化等方麵,效果顯著。
抓住一個關鍵:讓科技幫扶顯特色
任何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人才起著關鍵性作用。為了精準幫扶龍駒鎮鄉村振興工作,重慶三峽學院組建了以教授、博士為骨幹的科研幫扶團隊,由重慶市科技局專家、萬州區政府科技顧問、學術技術帶頭人、學校副校長祁俊生教授領銜,科研人員常年駐進龍駒鎮,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進企業、進農戶、進產業園等,開展麵對學習實踐。在此基礎上,與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和農業科研機構通力合作,實現資源整合,創新性地開展了教師助學、醫師助醫、農藝師助收等“三師”入戶行動。讓大山深處的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得到科技支持和學習掌握科技知識,為培養和造就一批新時代的新農民提供了人才支持,從而使科技幫扶更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行性。
把科技送到農民家
用活項目載體:讓科技幫扶見成效
學校將脫貧攻堅幫扶中積累下來的好經驗、好方法傳承和創新,並應用到鄉村振興工作中。根據龍駒客觀條件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現狀,將搭建的科研平台、組建的科研人才隊伍和打造的項目三者相加,形成人才鏈與產業鏈交互發展的有機融合。在科技幫扶中,率先將多個領域項目開展實驗和大規模集成示範,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如通過平台示範,如中藥材延胡素種植關鍵技術的突破,總結出了適合龍駒鎮生產的延胡素“種莖大小、播種時期、播種深度、肥料種類及用量”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又如蘆花雞生態養殖瓶頸突破後,打造了一批產業升級,實現了年產值上億的規模;平台融合對禽畜養殖廢棄物“化廢為寶”綜合利用研究,實現了禽畜、水產養殖和果蔬、中藥材等種植等產業的有效融合發展。
指導農民種植中藥材
通過用好用活項目載體,為萬州和三峽庫區周邊區縣建成了一批示範農業區,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借鑒。
以科技為支撐鞏固拓展了龍駒鎮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呈現出了具有三峽鮮明特色的科技幫扶特色。目前,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達20800元,地區生產總值實達12.5億元;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31家,全鎮各類市場主體達到2538戶,新培育四上企業5家,協議招商引資9800萬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汪懋華稱,重慶三峽學院科技支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技術集成與應用,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
重慶三峽學院幫扶龍駒鎮形成的科技成果和經驗,在萬州區分水鎮、恒合土家族鄉和巫溪天元鄉等地廣泛應用,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萬州龍駒鎮黨委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三峽學院被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學校的“三峽庫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示範團隊”入選“重慶英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為此,學校黨委書記李廷勇表示,鄉村振興工作任重道遠,仍有許多“雪山”“草地”“婁山關”等艱難險阻需要我們去闖過,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慶三峽學院人一定不負重托,繼續努力、繼續探索,繼續為建設美麗鄉村作出新的貢獻。
文/章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