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畢業叫開始,有一種離開叫更好的回來。關於畢業,天空有話說,千言萬語彙成一場大雨,訴說著2019屆大學畢業生的苦與樂——入學的時候是一場豪雨相接,軍訓的時候也是在雨中,畢業典禮的時候也有大雨相伴。原定於上午九點半舉辦的2019屆大學生畢業典禮,因為天空的“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囑托,延至下午一點正式開始。
學院黨委書記梁躍,黨委副書記、院長吳小蘭,紀委書記柳世平,副院長劉浪、胡莉,藝校副校長劉引、徐平,以及教學係部黨政負責人、二級部門負責人、各係團總支書記、畢業年級輔導員以及2019屆全體畢業生。典禮由藝術表演係教師餘俊彤與藝術教育係學生張芮銘搭檔主持。
學院2019屆大學生共有1461人畢業,其中996人取得副學士學位。副學士學位,是我院借鑒國內外高校做法,在重慶乃至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裏率先探索試行的創新舉措。從2016年45位、2017年82位、2018年516位,到今年的996位副學士獲得者,無論是獲取比例還是質量,都有了較大提升。除此之外,還對創新創業先進個人、順利通過專升本的學生、市級、院級優秀畢業生進行了表彰。
“雨中的校園孕育著希望,我們的同學在雨中來,在雨中去,預示著我們必將經風曆雨,也預示著我們隻有經曆風雨才能見彩虹,還預示著我親愛的同學們,一定會在未來的生活中呼風喚雨!”
——學院黨委書記 梁躍
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眼睛裏的星光點點,往昔三年的種種回憶在此刻皆化為一腔柔情。“我們在重藝,我們正青春,改變所有不可能。”一首原創歌曲《我們在重藝,我們正青春》縈繞耳際,引得不少畢業生淚眼朦朧。和著歌聲,伴著天空中盤旋的蜻蜓與蝴蝶,屬於他們的青春正飛向遠方,那個接近夢想的地方。
畢業生代表、文化管理係(文化傳播係)學生代表向春香在發言中說,三年前的他們,滿懷夢想,背負期望,聚首重藝。三年後的今天,他們又將懷揣著對美好大學生活和母校的留戀,懷揣著感恩之心,奔赴各地,開創屬於自己嶄新的明天。不論他們身在何方,都將繼續秉承母校“厚德博藝、真誠求索”的校訓,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教師代表、藝術表演係劉金瑋在發言中說,借這最後一課的機會,向畢業生提出3個建議:社會與自然界一樣奉行一條法則:適者生存。懂得調整自我的專業方向和就業選擇,讓自己的才華和特長與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合拍;時時刻刻不要忘記繼續學習,努力去學習和掌握最基本的社會規則;無論將來你在什麼樣的崗位,都不要放棄曾經的夢想。
歲歲花相似,今朝別樣紅。聽完學姐學長深情朗誦的《相聚重藝》後,兩位唱《畢業歌》的學長跑下舞台和台下的老師同學互動,歡呼四起,他們從追憶似水年華走到了展望美好未來。
“未來的日子裏,希望你們如風箏一樣,飛得再高,也要始終俯視腳下的大地;飛得再遠,也一直不斷與母校的聯係。母校一定‘點亮一盞燈’,為你們探路前行;一定‘打好一把傘’,為你們遮風擋雨;一定‘撐起一片藍天’,為你們保駕護航。”
——學院院長 吳小蘭
學院院長吳小蘭作畢業致辭。她說,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卻使你們與母校結下了一生的緣分。她有三句話想要送給大家:第一句話,生活紛繁複雜,做人堅守底線;第二句話,世界充滿競爭,底氣來自實力;第三句話,未來絢爛可期,做人放大格局。吳小蘭說,有一種畢業叫新的開始,有一種離開叫更好地回來。最後你們再看看母校,也讓母校再看看你們!
學院副院長劉浪連續四次上台宣讀,他不由調侃道,“我又上來啦”,“我是真舍不得你們,多停留一分鍾、一秒鍾都是一種留戀。”
在情景合唱《告別時刻》中,有的拖著行李箱,不舍的在黑板上寫下“再見了我的青春”,有的揮手告別學校,有的向學校寫了“請條”——“我們因畢業,特此請假,不能按時返校。請假期限永遠,望您批準!”情境互動《畢業的白》,他們和劉浪一樣,不舍與留戀。
學院黨委書記梁躍致畢業寄語。他向畢業生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牢記重藝“厚德博藝,真誠求索”的校訓,希望他們在新的崗位上去踐行;二是希望勿忘母校;三是保持“平常心、進取心、善良心”。梁躍還向畢業生分享了一首詩: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希望他們要有豪氣、勇氣、俠氣,去采擷人生的果實。最後,他說,飛往明天的航班已經準備好,請大家帶好行李,準時登機,一路高歌,一飛衝天。
“我們也匆匆日逍遙蕩槳在微波上,當如今已經勞燕分飛,願歌大海重洋,友誼萬歲,萬歲朋友。”一首《友誼天長地久》,揮一揮手,往後的一山一水雖要自己走過,但總有那麼一個地方牽掛著你,她的名字叫重藝,總有那麼一個人惦念著你,她的昵稱是朋友。種下的畢業樹和時光膠囊,將美好定格,為了下一次歡聚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