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關注!重慶市2020年春季學期初三高三及中職畢業年級師生返校複課工作方案來了!
2020-04-13 17:13:00
重慶教育

   

  

  根據教育部《beplay体育手机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重慶市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南(試行)》《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學工作指南(試行)》《學校及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結合重慶市初三、高三及中職畢業年級返校複課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複發展工作部署,強化部門屬事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構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秩序,擰緊校園疫情防控“安全閥”,守住校園疫情防控“安全線”,實現全市校園疫情“零”發生,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校園安全穩定,確保初三、高三和中職畢業年級開學工作順利實施。

  二、工作重點

  ●(一)開學前準備

  1.完善製度。根據教育部《beplay体育手机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學工作指南(試行)》《學校及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等規範,結合上級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和學校工作實際,製定完善開學工作方案、應急預案和各項防控製度,細化師生員工錯峰錯時返校、用餐、上下課活動安排等措施。

  2.精準排查。全麵排查、準確掌握師生員工及其家人近14天來的旅居史、接觸史和健康史,確保底數清、情況明、無遺漏。對湖北及境外返渝師生按要求及時開展核酸檢測,並做好健康管理服務工作。

  3.返校安排。除因疫情防控要求暫不能返渝的外,初三、高三、中職畢業年級全體教職員工提前返校,留足開學複課準備時間。初三、高三、中職畢業年級學生報到具體事項,學校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做出合理安排。

  4.教學準備。各校提前一周做好課程安排、教學計劃、班級工作計劃。對不能及時返崗的教師,要安排其他教師代課,保障開足開齊課程。

  5.教室設置。教室內學生座位應保持必要間距;對大班額班級,要采取分班教學措施;各班教室之間相對分散,學生進出通道應避免交叉和聚集。

  6.物資準備。對口罩、洗手液、體溫槍(計)、消毒劑等必備防控物資儲備的情況進行清理統計,確保防控物資保障到位。

  7.隔離準備。學校要設立位置相對獨立的臨時隔離場所(區、室),具備隔離條件方可開學。

  8.環境衛生。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全方位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條件,加強教室、宿舍、教師辦公室、功能室、運動場館、食堂、廁所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整治。

  9.預防消毒。加強病媒生物防製,按照市教委下發的校園預防性消毒的教學視頻要求,落實專人對教室、功能室、宿舍及其他公共區域開展徹底的預防性消毒。

  10.人員培訓開學前對教職員工進行疫情防控、消殺規範、應急處置等專業知識培訓,並通過網絡對師生員工和學生家長進行防疫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師生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11.應急演練。按照《重慶市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演練腳本(試行)》,結合學校實際,在開學前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熟悉應急處置流程。

  12.開學核驗。全麵加強學校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及時消除校舍、實驗室、設施設備、飲用水源、道路通道、電器線路等方麵存在的安全隱患,全麵落實學校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結合《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學工作指南(試行)》,參照《重慶市beplay体育手机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條件核驗細則(試行)》要求,對轄區所有涉及初三、高三及中職畢業年級的中學進行開學條件全覆蓋核驗,驗收合格後方可組織複課。

  13.家校溝通。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學生溝通,對錯時錯峰上下學、自我防護、健康狀況申報等環節進行提醒,了解家長、學生需求,解答家長、學生關心關注的問題。告知家長對學生健康申報事項的真實性作出承諾。

  14.教學銜接。開學前,繼續開展線上教學。同時,加強線上教學教情、學情研判,建立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無縫銜接機製,科學謀劃開學後教學工作方案,調整年度教學計劃,確保線上教學與開學後教學工作實現有機銜接和平穩過渡。

  ●(二)開學後管理

  15.出行指引。師生出行時應注意自我防護,規範佩戴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觸摸公共物品,進入學校後即時洗手。放學離校後不走親串戚、不參加聚餐聚會、不到人員密集場所逗留。

  16.報到流程。簡化學生注冊流程,合理分區布局,錯時錯峰返校報到,避免人群聚集。家長或其他陪同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內,不得在校門口聚集。

  17.校門管控。落實封閉管理措施,加強校園門崗管理,統一進出通道,校外無關人員一律禁止進入校園,師生入校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並佩戴口罩,發熱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學校。學生進入校園時,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錯時到校,相隔1米排隊測量體溫,無異常後進入校園。進入班級時要再次進行健康篩查,篩查異常者按規定進入臨時隔離觀察區。對接送學生的家長進行疏導,防止在校門外紮堆聚集。

  18.健康監測。學生在校期間實行晨午晚檢,若體溫>37.3℃應立即送入隔離觀察室,並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做好每日師生員工的缺勤/缺課登記管理,強化病因追蹤與報告。堅持執行“日報告”“零報告”製度。

  19.教學管理。實施分片錯時上課下課,避免串班走班,教室、功能室等相對固定。

  20.實訓管理。各中職學校要做好畢業年級學生教學實訓管理工作。製定管理規範和防控措施,加強專業實訓基地、實驗室、實訓室等校內實踐基地的疫情防控和安全檢查,確保實訓安全和師生健康。

  21.活動管理。學校停止開學典禮、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等線下大型集會活動。嚴格控製各類會議規模和時長,暫停跨校、跨地區人員學習交流活動。

  22.就餐管理。加強健康管理,規範就餐流程。在校就餐實行分段錯峰和分餐製,鼓勵自帶餐盒或使用一次性餐盒。可在食堂取餐後分散回教室、宿舍就餐。

  23.宿舍管理。有條件的學校盡量安排初三、高三學生住校。宿舍實行封閉管理,人員進入須測量體溫,每天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學生不得串門紮堆,做好宿舍衛生、個人衛生,睡覺時不頭挨頭。公共浴室分時段、分批次開放。學生發生發熱、咳嗽等情況,應立即向老師報告,予以及時處置。

   24.通風消毒。對教室、辦公室、食堂、宿舍、衛生間、浴室及其他公共場所,每天至少進行1次預防性消毒,不得過度消毒。控製進入公共浴室和衛生間的人流量,原則上一次進入人數不超過承載量的50%。室內場所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5.健康教育。學校要以新冠肺炎防控、春季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安全知識宣傳為重點內容,精心上好“返校複學第一課”。要把“戰疫情”開成科普課、勵誌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理性看待、科學應對疫情,增強責任擔當。

  26.心理疏導。學校要密切關注師生心理健康,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作用,借助各高校、beplay体育手机衛生保健機構和教研機構等心理健康教育與谘詢服務機構的力量,做好師生心理輔導、心理篩查、危機幹預、轉介治療等工作,保障師生心理健康。

  27.幫扶關愛。學校要認真做好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關心關愛工作;對因在重點疫區、身體原因或感染新冠肺炎等暫不能返校就讀的學生、貧困家庭子女以及留守兒童等,做好相關教學輔導及關心關愛工作。

  28.應急處置。發現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的師生員工,要第一時間報告,配合衛生健康、疾控部門做好隔離、診治。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時,在屬地疾控部門的指導下開展環境消毒,根據衛生健康部門建議報當地政府確定停課範圍及時間。相關人員在應急處置全過程中,根據暴露風險等級做好個人防護。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教育部門要在各區縣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對學生返校開學的相關工作專題研究,統籌部署。要會同衛生健康、公安、市場監管、經信部門、交通運輸和宣傳等部門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製,共同做好師生返校開學的疫情防控、物資保障、校園管控、往返交通和宣傳引導等工作。各學校要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完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防控網絡工作體係,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加強宣傳引導。各區縣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通過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站、手機短信、家長群等渠道,做好疫情防控知識、開學工作相關要求的宣傳。引導學生和家長落實個人防護責任,做好個人防護,按要求如實向學校報告個人活動軌跡和健康狀況。積極正麵引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民眾關切,防止網絡炒作。

  ●(三)加強工作督查。各區縣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嚴格執行校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製度,寄宿製學校必須安排校領導晚上在校值守,及時發現疫情防控和師生員工返校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有效整改。各區縣教育部門要聯合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在開學前後對開學準備和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進行全覆蓋督導檢查,指導學校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初三、高三、中職畢業年級開學各項工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720494925 2020-09-02 10:00
光明日報 2020-08-24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