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一致,生活、學習、育人完美融合
一、 整體特點
2019年北京中考地理學科命題以“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要求為依據,在保持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學科試題基本特征基礎上,穩中求新、求變。進一步密切結合全市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實際情況,突出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勞動、美育等,體現首都教育改革特色、體現時代主題。命題從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觀念四個方麵全麵考查學生學習水平,突出考查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地理學科的能力、方法和思想觀點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強調了聯係生活滲透學科素養,對初中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試題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突出立德樹人任務,體現學科育人價值導向
1.試題以人地和諧觀貫穿整個試卷
試卷中很多試題的立意充分體現了從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方麵來考查學生的學科價值取向,突出了人地關係是地理學科教學主線的育人價值特點,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將自己的思想和價值取向外顯出來。
2.關注中華優秀文化,考察學科視角下的審美
中華優秀文化豐富多彩而源遠流長,傳承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此次試題的特點。例如:將金光穿洞、清明上河圖、孔子學院等素材作為命題情境,考查學生學科閱讀能力水平,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博大精深、科學性與先進性的認知,形成文化自信、自豪的民族情感。
3.培育家國情懷,強化建設美麗中國的責任感
將台灣島與海南島進行對比研究,從合作的根基上體現台灣與祖國大陸文化同脈、民族同根、語言相通;“中國芯”是“世界最強芯”遍布世界的孔子學院、孔子學堂。試題將這些內容與地理學科內容緊密融合進行設問,引導學生從地理學科視角來加深祖國統一、家國情懷等價值取向。
4.理解不同區域文化情感,形成國際理解、國際合作的價值取向
將亞洲文明大會、金磚國家合作等國際交往、貿易合作引入試題,使學生了解到異域風情的特色及其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認識到國際合作是區域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一帶一路”來強化全球意識。
(二)突出主幹內容考查,體現“基”“寬”“活”“新”的考查特點
試題以地理學科初中學段主幹內容為考查內容,強調知識點的高覆蓋和能力水平的層次分級。在內容的選取上突出基礎性考查;在材料的選取上體現視野的寬泛;在題目的設問上體現層次性、靈活性、開放性和選擇性;在選材上體現學生身邊或新近發生的事件和現象充分體現試題的“寬”和“活”,在思維考查中體現學科視角的特點,給學生一定的創新發揮空間。
(三)地理圖像豐富多樣,突出地理學科特色
地理圖像是地理學科最突出的特色,在試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019年的試題的地理圖像具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類型多樣,有不同尺度的區域圖、統計圖、景觀圖、示意圖、漫畫等。二是數量多,共計21個圖組,40餘幅圖像。三是試題圖文配合,新穎有趣。試題引導學生從圖像中獲取有效信息,解決地理問題,體現了地理學習能力的考查。
(四)突出學科能力考查,滲透學科核心素養
試題避免了學生過多事實性知識的記憶,強調運用所學解決新情境中的地理問題,考查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同時滲透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例如:試題突出區域地理為主的考查,選取不同尺度的區域,運用文字、數據、圖像等呈現相關信息,設計結構良好,不同層次水平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認知區域的一般方法、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等方麵考查學生區域認知與綜合思維能力,在分析區域發展中所麵臨的問題,為區域發展提出合理建議方麵來考察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及人地和諧的觀點。
(五)引導學科教學方向,促進學科教學改革
2019年中考試題在命題在考查方向上體現知識主幹、能力為重、觀點滲透及立德樹人的理念,強調了學科工具、方法和學生解決真實地理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實踐與創新。這些試題所發出的信號將對初中地理學科日常的教學起到引導作用,是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落實與促進。
二、 選擇題
(一)主題突出、體現課程基本理念
1.選材豐富,貼近生活實際,關注地理視角
試題選擇與地理知識密切相關的生產生活素材作為命題情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並運用地理知識來解釋生活現象,提升學生的生活品味,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關注自然與社會,使學生逐步形成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為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基礎,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試題選材豐富,關注世界、關注國家發展、關注學生生活、關注文化視野,人口與資源、環境與發展、一帶一路、精準扶貧、孔子學院、清明上河圖、中國芯等素材都成為試題情境。如:第24-27題組,以小明為爺爺奶奶製定去東南亞旅遊行程為情境,呈現航班信息及當地氣候資料,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外出旅行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旅行時看到的不同地域不同景觀和文化,交通方式的差異以及個人對交通方式的選擇等,均蘊藏著地理學的基本知識。理解並初步解釋這些生活現象,體現了學生的學科素養和 生活品味。
2.增強探究性,提升學生地理思維品質
試題關注學生九年義務教育學習的積累,著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開放性和探究性,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倡導多樣的地理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體現開放的課程理念。
第2-6題組,以頤和園“金光穿洞”這一自然現象為話題,探究影響該現象發生的天氣狀況及地理背景,旨在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關注學生地理思維創新能力。
(二)特色鮮明,彰顯地理學科本質
1.優化材料,注重學科基本技能
試題重視情境的創設,並不斷發掘新穎的呈現形式,力求用簡潔的文字、多元的圖表為考生營造具有真實情境的畫麵,以實現地理試題人文情懷與理性思維的有機融合。注重考查考生運用學科工具、方法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選擇題中12組圖有等高線地形圖、區域圖、景觀圖、手繪圖、漫畫、柱狀圖、扇形圖等,類型多樣、內涵豐富、形式生動,在立意深遠的基礎上,立足於考查學生學科基本技能,學生閱讀圖文資料、獲取相關地理信息是答題的基礎,體現了地理工具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
2.創設情境,突出學科關鍵能力
區域性和綜合性是地理課程的顯著特點,認識區域是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的主要議題,2019年地理中考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從綜合性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的能力及歸納區域特征的能力。
7-9題組、21-23題組從把握區域特征及區域差異入手,考查學生認識區域的能力。
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是地理課程的核心議題。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從人地協調觀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10-12題組以我國不同時期的人口狀況為情境,考查學生理解我國人口政策隨社會發展而不斷調整。38-40題組以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為話題,以人地關係的主線,在科學認識人類與地理環境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三、 綜合題
1.凝練主題,體現思想性在命題中的靈魂作用
綜合題共四個題目,每個題目圍繞一個大的主題展開,主題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地協調的學科核心觀念;聚焦時代發展與特征;並將教育大會上德智體美勞“五育”教育融入試題之中,突出了思想性。例如:41題“藏糧於地 藏糧於技”,圍繞學生學農實踐活動展開話題,試題遵循學科特點,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並將“勞動教育”寓意其中。42題 “革故鼎新 因地崛起”,以江西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為背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同時,引導關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下江西在新時代的發展狀況。43題 “親善友鄰 協和萬邦”,體現我國的睦鄰友好政策,體現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下的發展。44題以“極地探險 擁抱地球”為主題,體現我國科技發展,引導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
試題在地理話題和情境中融入熱愛祖國、家國情懷、全球意識等價值觀,充分體現了學科的育人價值。
2.突出學科特點,著意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考查
試題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特色作為命題主線貫穿始終,考查學生對區域的整體認知和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以及對人地協調觀的形成。綜合題圍繞不同尺度的區域選取考試材料,有國內區域尺度的江西,有國家尺度的俄羅斯,也有大區域尺度南極地區,體現了區域尺度的學科思想。44題的,地圖與示意圖結合,生動化的圖像體現學科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試題將南極的一個空間片段和探索南極的時間過程相結合,有空間差異、有時間變化,體現時空角度的綜合思維。
3.強調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
試題突出對學生學習工具、學習過程和學科學習方法的的考查。四個綜合題首先體現了學科工具的使用,從小尺度的平麵圖到國內區域尺度的江西圖,再到國家尺度的俄羅斯圖和大區域尺度南極地區圖,試圖突出了學科工具的運用。從不同角度突出對區域的認識,通過不同資料的提供,構建層次豐富基於學生體驗的試題情境,在不同區域的認知過程中,突出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如42題“革故鼎新 因地崛起”,從時間線索、區域地理環境特征、區域可持續發展等角度設問,充分體現區域學習方法。
4.具有開放性,為學生搭建體現學習潛能的平台
綜合題中設計了一些比較開放的題目,突出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進行解答,考查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全麵展示思維的綜合性、合理性和創新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感,增強自信。例如:41題(5)“請結合日誌,聯係地理學習,說一說你的認識。”該題從我國農業生產現狀、科技在農業發展的作用能角度,考查學生對人口、耕地、糧食關係的認識,考查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42題(5)“有同學提出都縣應大力發展柑橘種植,停止稀土開采。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並說明理由。”本題設置具有較大開放性,旨在讓學生充分運用地理知識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點,考查辨證看待問題的能力。
四、對一線教學建議
1.突出學科育人價值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的地球家園,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和可持續發展等的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注重的積累,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理學習內容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教師要有效整合學科內容,合理滲透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成為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做好階段準備。
2.構建地理開放課堂
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關心國家大事和世界的時事熱點,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把突出反映生活的地理現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問題帶進課堂,構建起密切聯係生活的、開放的、多維度的課堂。通過課堂“真情境再現”和“地理實踐”,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力和分析力,以及運用相關地理知識、地理思想和方法解決“真問題”的能力。
3.關注地理思維力
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關注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的思維過程,突出地理思維力的不同層級和培養途徑,提高地理綜合思維的嚴謹性、基礎性和創新性。
4.突出地理學科本質
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科兩大突出特點。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通過對典型區域的認識和分析,從不同尺度、不同要素、不同過程認識區域特征,分析區域內各要素的特征及要素間的聯係,區域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各要素的時空演變過程,深化對區域有層級的認識,最終學會運用區域綜合學習的方法,提升地理思維品質和能力。
點評人:高振奮 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李文勝 高級教師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喬瑞敬 高級教師 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
李慧敏 高級教師 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
邢冬梅 高級教師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