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今年全國兩會,無疑是在一個曆史性的節點上召開的:她承載著“十三五”開好局的使命,伴隨著2020年實現全麵小康“倒計時” 的發令槍。而隨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今年兩會站在了一個新的曆史高度上。
兩會將有哪些重要議程,兩會前夕哪些“政經熱詞”備受關注?《中國經濟周刊》帶您“搶鮮看”。
備受關注的八大“政經熱詞”
熱詞一 “十三五”規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了我國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就是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如何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如何確保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如何細化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通過此次兩會,我們將得到圓滿回答。
2015年兩會,在8239件代表建議中,有近800件代表建議就編製“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意見。
熱詞二 脫貧攻堅戰
2015年11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製定了到2020年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偉大目標。
如今,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各地各部門正根據中央統一部署,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眾誌成城努力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特別是近日《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的印發,進一步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切實擔負起應有責任。下一步,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這些問題勢必會成為今年兩會的討論熱點。
熱詞三 供給側改革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將這項改革形容為“十三五”時期的一個發展戰略重點,再到總書記在江西考察之際再次圍繞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減法一起做”……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線圖”日漸清晰,各級黨委政府認識亟須到位,適應必須主動,引領更要有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動”“有為”,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將發表真知灼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