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教育局,市屬中等職業學校,局直屬有關單位:
2018年全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工作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beplay體育手機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及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推進教育公平,發展素質教育,根據《武漢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管理規定》要求,依法治招,依規辦考,確保招生考試工作安全、平穩、順利實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招生計劃
全市有6.46萬初中畢業生,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約3.52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計劃約2.77萬人,“3+2”、五年一貫製學校計劃由省教育廳單獨下達。確保全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7.8%以上(初中畢業生升學率中心城區達到98.5%以上,新城區達到93%以上)。各區普通高中計劃不得突破本區預定升學目標的56.2%,各類中等職業學校計劃不得低於43.8%。
各中心城區均要至少安排1所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招收普高資格線上未被所報考學校錄取的考生。
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專業設置、學校代碼、學校地址、招生範圍、收費標準、聯係電話等統一向社會公示。
二、報名與填報誌願
中考實行網上報名與填報誌願。
(一)報名
中考報名對象及條件、報名方式及辦法詳見《關於做好2018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的通知》(武招考〔2018〕2號)。
(二)填報誌願
1.填報時間。
填報誌願采取考前網上填報方式。填報誌願時間為5月5日8:00至5月9日17:00,考生直接在網上對填報的誌願進行確認,填報誌願結束後不能再填報或修改誌願。因考生或家長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或家長承擔責任。
為提高考生誌願滿足率和職業學校計劃完成率,給予考生更多選擇機會,普高錄取結束後,考生還可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武漢招考網(www.whzkb.cn)對職業學校誌願進行征集確認。
5月10日至7月31日,考生可在網上查詢本人填報的誌願信息。
2.誌願設置。
考生誌願分5個批次填報。
(1)提前批:民辦普通高中,設1個誌願。
(2)第一批:省級示範高中,設1個誌願。
(3)第二批:市級示範高中、省級示範高中計劃單列的國際部及實行計劃招生批次改革的省級示範高中,設3個誌願。
(4)第三批:一般普通高中(公辦普通高中、民辦普通高中)、實行計劃招生批次改革的市級示範高中,設3個誌願。
(5)第四批:“3+2”、五年一貫製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分別設2個誌願,並可填報相應專業,選擇“是否服從調劑”。
(三)招生範圍
中心城區公辦普通高中學校麵向中心城區招生;新城區公辦普通高中學校麵向所在區內招生。嚴禁新城區公辦普通高中招收中心城區低於公辦普高資格線的考生。
武漢市民族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武漢外國語學校,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各類中等職業學校麵向全市招生。
省級示範高中的國際部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所在學校招生範圍一致。
(四)其它
1.繼續推行計劃招生批次改革,具體辦法詳見《市教育局關於安排2018年全市各級各類教育事業計劃的意見》。
2.全市將繼續對省市級示範高中學校實行分配生政策,各校招錄分配生的名額占招生計劃的比例保持50%不變。分配生候選考生須報名參加中考,且第一誌願隻能填報所分配的高中學校。第二批次學校的分配生候選考生不能填報第一批次學校誌願。分配生招錄辦法按《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8年部分普通高中學校招錄分配生工作的通知》(武教基〔2018〕11號)執行。
3.以特長生身份參加錄取的考生,報考具有市體育藝術特色高中資格的普通高中學校,須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測試並取得相應資格;報考中等職業學校有關專業的須參加學校組織的專業測試或麵試,取得資格後方可填報相應誌願。
4.具有體育後備人才、體育特長、音樂特長、美術特長資格的考生(統稱特長生),需在相應批次的第一誌願填報對口招收的學校。不對口填報的,視為放棄其資格。
5.具有“宏誌生”資格的考生,必須在相應批次的第一誌願中填報具有招收“宏誌生”資格的學校,否則視為放棄其資格。
6.根據教育部關於外國語學校可單獨提前招生的有關精神,擬報武漢外國語學校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本校應屆初中畢業生除外)須參加該校報名前組織的測試,測試成績在前200名的考生有資格填報該校誌願(單獨填報),與本校應屆初中畢業生一同劃線,提前錄取。未被武漢外國語學校提前錄取的,仍可根據填報的其它誌願參加錄取。
7.分配生候選考生、武漢外國語學校資格生不得交叉報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