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將辦好縣域普通高中作為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探索構建“一體兩翼三聯動”的發展體係,統籌推進縣域普通高中創新發展,推動形成“優質均衡、多樣特色、齊頭並進”的縣中發展格局,不斷提升縣域高中辦學質量。
以縣域高中為主體,創新體製機製,提升縣中發展內驅力。一是重規劃,加強係統設計。製定《江西省“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加強製度設計、改革舉措、資源配置、政策保障等方麵的統籌協調,圍繞夯實辦學基礎、改革招生方式、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麵,開展縣中托管幫扶工程和標準化建設工程,著力推動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二是夯基礎,改善辦學條件。2022年,統籌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0.7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麵積76.32萬平方米,新增學位3萬餘個,不斷夯實辦學基礎;改擴建體育運動場館54.25萬平方米,購置圖書資料36.59萬冊、教學儀器設備3.21萬台(件),切實改善學校教學條件和學生學習生活環境。三是抓關鍵,加強師資建設。暢通教師補充機製,鼓勵各地優化辦法、創新舉措,加快引進高層次、緊缺學科教師。完善激勵機製,將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和績效工資分配適當向縣中傾斜。完善動態調整機製,探索建立縣域內普通高中教師“走教”製度,努力保障各校實際教學需求。健全培養機製,實施“定向培養鄉村教師計劃”“贛鄱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組織開展縣中校長教師省級骨幹培訓和市縣全員培訓等,打造“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線上培訓平台,不斷提升縣中校長辦學治校水平和教師育人能力。健全教研機製,常態化開展聯合教研和網絡教研活動,營造教師共同成長進步的良好環境。四是重管理,規範招生秩序。嚴格落實屬地招生、“公民同招”政策以及“十項嚴禁”要求,在日常監管、違規治理和政策宣傳等方麵協同發力,進一步規範招生秩序,促進縣中持續健康發展。
以高校和優質高中為“兩翼”,強化輻射引領,發揮優勢資源推動力。一是發揮高校輻射帶動作用。按照“高校所能”和“縣中所需”原則,拓展高校與縣中合作,大力實施縣中提質擴優三年行動。依托高校人才和資源優勢,推動縣中完善管理製度,提升治理水平。常態化開展高校與縣中“雙校”聯合教研,以研促教幫助縣中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強化校際聯動,鼓勵高校組織優秀學生赴幫扶縣中開展支教、實習實踐等活動;聯合相關高校組織開展“師徒結對”活動,以跟崗學習、視頻會議等方式對縣中教師進行培訓,努力培養更多縣中“種子教師”。二是發揮強校示範引領作用。開展市域、縣域高中結對幫扶工作,推動全省109所優質普通高中與147所薄弱高中結對,實施三年周期結對幫扶行動,建立聯合辦學長效機製,加快構建管理互通有無、教學互相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打造一批縣中發展提升共同體,促進薄弱縣中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學生發展指導等方麵的能力有效提升。如江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結對幫扶多所縣中,形成“名師引領、協同共進”縣中教育共同體。三是發揮成果參考借鑒作用。指導各地各校注重縣中幫扶經驗總結,聯合高校實施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建立“提煉—研討—共享”教學成果應用體係;建立縣中結對幫扶工作通報機製,遴選縣中托管幫扶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做法,促進成果轉化、經驗共享,以點帶麵推動縣中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以“三個聯動”為抓手,夯實保障基礎,增強教育改革支撐力。一是強化外部聯動。協同省級財政加大對縣中發展提升支持力度,優先保障縣中建設。2022年,省級財政為每對公辦幫扶縣中安排資金約30萬元。積極推動適時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進一步夯實縣中辦學經費保障。二是強化內部聯動。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中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牽頭部門和協同參與部門協調機製,定期召開縣中提質工作推進會,明確職責分工,緊盯任務落實,促進多部門多單位同向發力、資源互通共享,凝聚發展合力,“一盤棋”深化育人方式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推動縣中教育質量整體提升。三是強化上下聯動。不斷加大省級統籌力度,壓實市、縣兩級辦學主體責任,選優配強縣中黨組織書記、校長,進一步加強黨對縣中的全麵領導。定期組織開展縣中幫扶工作交流會座談會協調會、“掛校聯師”活動等,與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麵對麵”溝通,常態化一體化推進縣中幫扶工作,努力促進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對縣中托管幫扶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和學校,予以專項資金獎補,切實激發各地各校幫扶縣中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共同推動城鄉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為深化全省基礎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