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一:親子溝通
江漢區的鄒女士反映:讀初二的兒子每天和她隻有三句話:“嗯、好的、知道了”。一回到家,就關上房門,做作業、玩電腦,吃晚飯要叫上好幾遍。有時,她試著利用吃飯的時間問幾句學習情況,兒子卻把碗一擱:“飯也不讓我好好吃,煩不煩!”但是,兒子和同學打電話,能眉飛色舞說上半個多小時。家長該如何與兒子溝通?
解答: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能隻是一本正經地說教。比如,父母能不能試著和孩子在網上聊天?能不能和孩子一起談論‘超級女聲’?家長要引導教育孩子,首先必須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熟悉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單純以教育者的麵目出現,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父母是正確的,孩子也聽不進。
一份針對初二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86%的同學表示心裏話隻願意“跟同學、朋友說”。調查還顯示,孩子最不喜歡的家長的共同特征就是“居高臨下”。
此外,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觀點、看法不屑一顧,認為孩子年紀小,想法幼稚、單純,以至傷害了孩子的自尊。由於家長的生活、工作壓力較大,難免將不愉快的情緒帶回家裏,對孩子說的話不耐煩,也會對孩子產生一定影響。人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誰都會犯錯,家長有時候應該寬容一些,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孩子自然會與家長多一些交流。
武昌區的鄧先生詢問:孩子頂撞他、不服從管教,對他的話陽奉陰違,他為此多次動手打了孩子,可至今仍沒什麼效果,怎麼辦?
解答:要解決這個問題,家長應該明確兩點:一是孩子為什麼不服從家長管教;二是怎樣管教孩子才有效。
第一點,孩子不服管必有其原因,家長應搞清原因,特別應摸透孩子的心理,然後才能正確施教。比如,如果孩子放學後想玩一會兒再寫作業,家長應設身處地地為孩子想想:如果自己在學校學了一天,能不累嗎?回到家先放鬆一下再學,那樣不是會學得更好嗎?
因此,若孩子的想法對,家長就應支持,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而不是動輒以“不聽話”去責備孩子。當然,孩子自製能力差,常常管不住自己,光玩不學,那當然不行。家長該管就管,決不能遷就。
第二點,是教育的方法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要十分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不要強行規定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多以商量的口氣與孩子溝通,通過婉轉的方式來告訴孩子是非對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決定。反過來,家長一味地要求孩子服從、聽話,剝奪了孩子發展個性的權利,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上初二後,孩子變得獨立,求知欲更強了。周末,家長可帶孩子參加展覽會之類的活動,讓他見見大場麵,開開眼界;能獨自處理的事情我們都放手讓他去做,如製定合理的學習、生活計劃;如果做錯了什麼事,父母不一定要直接指出,可以讓他自己將那些不對的行為和中學生守則對照,讓孩子自己去領會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