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組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吸收十多年來品德課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經驗,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為中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始終。
一、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原則
(一)價值觀引領,貫穿始終
依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係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法治等主題教育,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引導學生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二)主題式編排,生活化取材
以生活主題的方式整合和編排學習內容,圍繞主題選擇知識、創設情境,將學習內容有機融入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領域、日漸形成的社會關係和逐步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展開思維、體驗情感、付諸行動。
(三)開放性設計,知行合一
通過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設計,搭建教與學的腳手架,引領道德與法治學習方式方法的革新,更多采用調查研究、參觀訪問、討論辨析、交流分享等,讓學生在綜合性、生成性的活動中,積極表達,善於思考,師生互動,學會方法。
二、道德與法治教材的體係結構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共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區與公共生活、我們的國家生活、我們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共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在教材呈現方式上,遵循如下邏輯結構:一是經驗導入——設置情境或活動導入,與較為典型的學生生活經驗相聯係;二是聚焦主題,正麵陳述有一定知識支撐的觀點、原則;三是揭示矛盾、深入分析,並有相關行動方法的指導。
三、道德與法治教材主題教育的落實情況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加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治教育、國家主權意識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主題內容,並專門設置了中國夢、總體國家安全觀等專題。
(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麵
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小學階段通過春節、清明節等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和傳統禮儀,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和感受力。初中階段在不同類型活動中引用、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觀念、人物、故事等,以此引導學生感受自身成長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增強文化自信。
(二)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麵
重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珍視祖國的曆史。例如,通過升國旗、唱國歌等生活細節以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又如,選取近現代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史實,講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領袖,建黨、建軍和建國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雲、雷鋒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三)在法治教育方麵
有機融入法治知識,注重培養法治意識,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beplay體育手機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把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係統性。其他冊次教材結合相關內容分散嵌入,確保法治教育貫穿始終、全程不斷線。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