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beplay体育手机(除教學點外)中,92.1%的學校實現網絡接入,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普通教室303萬間,86.7%的學校已擁有多媒體教室,其中62.2%的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全覆蓋;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終端、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851萬台和1183萬台,開通網絡學習空間的學生、教師分別占全體學生和教師數量的42.2%、57.4%。“十二五”以來,我國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三通兩平台”快速推進,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已現雛形,數字教育資源應用漸成常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以信息技術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教育信息化路子。
2017年底,《教育部關於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為新時代加強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建設與應用提出了目標和要求,推動建立健全現代教育公共服務體係,重點破解一些深層次體製機製障礙,切實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
未來教育是更加開放、適合和平等的
數字教育資源是各級平台通過學習空間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數字學習內容、學習工具、軟件及在線服務應用係統等。它作為空間服務的主要內容,要逐步形成“政府評估準入,企業競爭提供,用戶自主選擇”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新局麵。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是各級政府按照一定標準規範提供數字教育資源基本公共服務的平台、資源和服務的總稱,是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的載體,主要通過網絡學習空間的形式提供資源服務並支撐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
麵向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我國教育信息化近年來的實踐帶來了教育形式、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乃至教育思想和觀念的不斷變革,也為解決當下中國教育麵臨的教育公平、教育質量等問題提供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仍然存在著平台重複建設、標準規範體係不完善、服務責任不清和服務質量不高等障礙。
《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國、互聯互通、用戶統一、共治共享、協同服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基本實現“全國一體係、資源體係通、一人一空間、應用促教學”。全麵推進“互聯網+教育”,不斷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通兩平台”工程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記者從教育部有關部門了解到,與5年前相比,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三通兩平台”工程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各項指標普遍實現了翻倍增長。我國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模式發生了曆史性變化,數字資源已成為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從以上傳下載方式應用為主,走向以網絡學習空間為主要載體的整合、交流、共享。
與此同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23個省級平台和35個有條件的市平台實現了初步用戶互認,彙聚了覆蓋基礎教育各學科和職業教育部分專業的數字資源1400多萬條,依托國家平台開展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近兩年來參與教師超過1400萬人次,累計曬課1300多萬堂。僅“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一個項目,就基本實現了利用信息技術幫助6萬多個邊遠地區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讓400多萬個教學點的孩子初步實現了“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
網絡學習空間是基於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核心支撐,是實現資源公共服務的主要渠道。《意見》指出,各級平台要根據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需要,實現對線上線下教學各環節的有力支撐,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有效開展個性化培養。在支撐新型教學模式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網絡教研、家校互動、校企合作、教育管理等功能。
此外,《意見》指出,在整合、協同的基礎上,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應充分應用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的已有的學籍、教師等數據,實現師生網絡學習空間的“無須注冊即開通”和“一人一空間”。
破解數字教育資源共享程度低等難題
“但是,從全國範圍看,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還遠遠不能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需要。一是全國各級資源服務平台建設無序現象明顯,互聯互通還不夠深入,區域之間尚未形成優質資源共享機製,優質資源難以充分共享。二是‘政府評估準入、企業競爭提供、學校自主選擇’的資源建設和配置新機製還遠未形成。三是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水平仍亟待提高。四是教育資源公共服務模式有待創新。”教育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為促進優質數字資源有效共享、加快建成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意見》將著力解決好以下重點難題:
——數字教育資源服務平台重硬件建設輕資源服務。平台重複建設,用戶多頭注冊空間,互聯互通不夠深入。
——數字教育資源共享程度低、服務機製不健全。資源共享標準規範體係不完善,資源目錄繁雜,增加了資源共享的難度和開發維護成本,降低了用戶體驗和資源服務效率。
——對教育教學支持不到位。空間、資源與平台的關係沒有厘清,運營責任不夠明確,資源供給信息不夠透明,通過市場競爭機製提供優質資源的巨大潛力還沒有釋放出來。
該負責人表示,推進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係建設,把調整資源配置作為根本措施,把創新體製機製作為重要保障,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優化頂層設計,整合工程項目,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