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過去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跨縣域、市域隨意招生現象,讓一些“重點中學”通過亂挖生源有了合法的外衣,在無度的掠奪式“掐尖”過程中,一些學校恣意做大做強,有了更大的吸附優質生源的話語權。
在自然界,有一種叫巨尾桉的速生樹種。它在生長過程中會瘋狂吸收大量水分、營養,久而久之造成周邊土壤嚴重幹燥、貧瘠,最終使周圍形成荒蕪之地。“重點中學”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高度壟斷和占有,就像巨尾桉一樣,雖然一校“輝煌”,卻是以周邊學校的凋敝、教育生態的惡化、教育秩序的混亂、對教育公平與均衡的整體挑戰作為代價的。
按中國現行的大學招生政策,像北大、清華等大學名額都是總量控製,分配到省,不會因為“重點中學”的做大做強而增加。相反,一個省、一個地方的教育資源越集中於一兩所“重點中學”,則意味著某個地方乃至全省其他“次一級”中學越來越被抽空,在師資、生源上將更加處於劣勢。
可以這樣講,沒有對跨縣域、市域高中招生的限製,就沒有高中招生秩序的規範,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消解和遏製“重點中學”的做大做強,由此勢必衍生出更多教育亂象。
河北省教育廳此次對跨縣、跨市高中招生的明令禁止,是對社會呼聲與關注的有力回應,是對規範高中招生秩序的果敢“亮劍”,是在嗬護一方教育生態和環境,讓每所學校都充滿生機和活力。
既然已經“亮劍”,接下來需要做的是以一種責任和擔當、一種良知和使命,在規範高中招生過程中敢於出實招、用猛藥、給重拳、動真格,做到令必行、行必果、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也不能淺嚐輒止,雨過地皮濕。
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實下,有關部門還應未雨綢繆,多些主動研判,多些清醒和應對策略,以備不時之需。特別是在規範公辦高中招生的同時,不能放鬆對民辦高中招生的把控和監督,更要關注那些“一校兩製”的“重點中學”——這些學校完全可能在“民辦”這一塊兒玩“貓兒膩”、耍花招,使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要求落得“一場空”。
如果高中招生秩序不規範,違規的生源搶奪戰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隨時打響。在筆者看來,河北省教育廳此次主動“亮劍”,將給全國各省、市在規範高中招生工作上帶來信心和力量,也會提供很好的範式和經驗,甚至會對教育生態的持續改進產生積極影響。
當然,要想真正消除違規“掐尖”,除了加大招生規範約束力度,還要積極推動教育評價體係的全麵改革,構建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質量評估體係,讓更多學校將辦學心思和智慧放在教育公平的維護上,放在教育質量的有效提升上,放在學生快樂而幸福的成長上,而不是在如何“掐尖”上一意孤行。
(作者係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農村教育實驗專委會理事長、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