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日前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並印發,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
此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修訂,全方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立德樹人導向,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引領,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與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與學業質量要求、實施建議等進行了全麵、深入的修訂,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新增加了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它是體育與健康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以及圍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方麵學科核心素養構建的課程內容、質量標準、教學實施建議,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尊重學生需求,培養運動喜愛;改革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注重專長,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多元評價,激勵學生更好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增強狠抓落實本領”“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課程標準》的實施同樣如此。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據《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本地實際,製訂切實有效的實施辦法,包括建立地方實施《課程標準》的組織機構,製定地方實施《課程標準》的政策與措施,製訂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提供課程實施必需的環境與條件,強化對課程實施的組織、管理與督導,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順利實施。
學校要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課程標準》的指導,落實專人分管;製訂學校實施《課程標準》的計劃,包括具體目標和人員分工、工作內容與時間安排、必修必學和必修選學模塊安排、資源開發與利用計劃、課程管理與安全細則和具體要求、學分認定辦法與學習評價指南等。同時,提供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人力、時間和物質條件保障,包括建設與配備體育場地與器材、保證體育與健康課時及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不被擠占,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等。
在實施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地方實施方案和學校實施計劃,製訂自己的實施方案。在教學目標上,圍繞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展開教學,用目標引領內容、方法、組織、評價;在教學方式上,改革和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自己學練、自我提高,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和興趣;在教學情境上,結合所教運動項目特點、學生實際情況和課程資源,創造性開展教學,營造充滿活力、師生關係與生生關係和諧融洽的體育課氛圍;在運動負荷上,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重視運動密度和強度,保證學生充分的學練時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此外,每節課學生總體運動時間占課堂總時間的比例,即運動密度,應達到75%以上;單個學生練習時間占課堂總時間的比例,即練習密度,應不低於50%;學生平均心率,即運動強度,應達到140—160次/分。
修訂後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應落實到各個育人環節之中,著力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通過運動能力助自然生命之長,健康行為助社會生命之寬,體育品德助精神生命之高,培養學生成為人格完善的“立體人”,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性的發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