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遏製“瘋狂補習班”離不開家校共識
2019-03-19
中國教育報
作者:

  最近,“將學生從校外輔導機構拉回學校”成為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有學者建議學校教育“強勢回歸”,適當推遲早晨到校時間,推後下午放學時間。

  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集聚了眾多的學生和家長。“瘋狂的補習班”背後,固然有商業資本的推波助瀾,家長們“流動的焦慮”才是根源。為了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學生和家長們的負擔很重,卻又無可奈何、欲罷不能。

  千姿百態的社會流動,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存生態。在現代社會,知識、技術、創新能力等文化資本能夠迅速轉化為財富和社會資本。在教育得到普遍價值認同的當下,教育競爭日趨激烈;學生隻有成為更加強大的自己,才能有更大的概率、更多的機會去獲取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在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當下,孩子們承受著整個家庭力爭上遊的希冀;在“出身論”大行其道的就業市場,非名校學生難以找到稱心如意的好工作;教育競爭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連續譜,每個環節都不能掉隊……因此,不少家長非但不敢給孩子“減負”,還會想方設法地給孩子“加壓”。

  當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課外培訓班,再淡定的家長都難免會變得焦慮起來。在“囚徒困境”的裹挾下,一些原本有著自己的倔強和堅持的家長,也最終選擇了妥協與退讓,選擇了跟風、從眾。參與課外培訓的學生猶如過江之鯽,讓不少商業機構“荷包鼓鼓”;可是,“瘋狂的培訓班”帶給學生的是不堪重負,帶給家長的是經濟壓力、時間成本以及與日俱增的“流動的焦慮”。

  要想將學生從校外輔導機構“拉”回學校,需要彌合家長和學校之間“碎片間的縫隙”,需要家校之間達成共識。學校要尊重和回應家長們的利益訴求,在做好課後服務上下功夫。畢竟,教育競爭不僅是同一所學校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是不同學校之間的競爭;如果不能做到在關閉一扇窗戶的時候打開另一扇窗戶,課外輔導的需求依然會潛滋暗長。

  在江蘇南京市,最近118所小學試點“課後活動”+“延時托管”,既拓展了教育形式與內涵,也為那些不知道放學了“孩子去哪兒”的家長解除了後顧之憂。“課後活動”+“延時托管”將選擇權賦予學生,塑造了一種彈性離校機製;這種“憂家長之憂、樂孩子之樂”的做法,不僅打造了優質的課後服務,也真正地做到了“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通過公共財政投入與家庭合理分擔相結合的方式,保障學校廣泛開展課後活動與延時托管所需的經費投入;此外,注重“弱勢補償”,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與課後活動和延時托管實行全免費,讓困難群體感受到了製度護佑與人文關懷。

  與課外培訓班相比,“課後服務”+“延時托管”不僅成本更低,也更值得托付公眾的信任;如果能夠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自然就會更有吸引力與競爭力。當“課後服務”+“延時托管”在與課外培訓班的較量中勝出,家長們和學生們自然懂得“用腳投票”。在一個改革創新的時代裏,隻有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改變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瘋狂的培訓班”的生存空間才會從源頭上被逐漸壓縮。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SRC-1178115153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