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山東省臨沂市教育局:弘揚沂蒙精神 努力構建革命傳統教育臨沂模式
2021-02-05
教育部
作者:
  教育部頒布的《革命傳統進beplay體育手機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beplay體育手機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植入紅色基因提供了指導性、基礎性依據,對於傳承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沂蒙精神發源地,臨沂市自覺扛起弘揚沂蒙精神的使命擔當,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傳承紅色基因”的指示,積極推進beplay體育手機革命傳統教育,構建了以弘揚沂蒙精神和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革命傳統教育課程體係,豐富了革命傳統教育課程內容和形式,初步構建了“政府重視、學校推進、社會支持、家長參與、學生喜愛”的革命傳統教育格局,形成了“校校有項目、班班有特色、師生齊參與”的生動局麵,2019年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唯一一個“beplay體育手機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市”。
  圍繞落實《指南》要求,我們將在沂蒙精神紅色教育課程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統籌規劃,注重革命傳統教育資源開發利用,深入做好課程實施工作,細化學科融合,加強專業驅動,努力構建革命傳統教育臨沂模式。
一、整體規劃,係統設計革命傳統教育
  出台係列文件,提供法規保障。我市曾先後頒布實施了《沂蒙精神發揚光大工作方案》《關於沂蒙精神教育融入小學、初中、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重要文件,為“紅色教育”實施提供了路徑支持與製度保障。《指南》頒布後,我們將進一步學習領會,整合原有文件,出台《臨沂市教育係統革命傳統教育行動綱要》《臨沂市基礎教育各學段、各學科革命傳統教育指導意見》等文件,進一步明確革命傳統教育目標、內容、形式等,將革命傳統教育與弘揚沂蒙精神緊密結合,努力構建革命傳統教育臨沂新模式。
  進行學段統整,實現係統一體。根據《指南》要求,按照“小學講故事,初中講曆史,高中講精神”弘揚沂蒙精神的思路,全學段、一體化設計革命傳統教育地方課程。小學階段圍繞政治思想與道德啟蒙,注重選擇革命故事、革命文物、革命歌曲等,激發學生對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學習意願,體現具體性、形象性、靈活性。初中階段圍繞政治覺悟提高和品德錘煉,注重選擇各個曆史時期重大曆史事件、偉大成就,使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程,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軍,努力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展現奮發進取的精神麵貌。高中階段圍繞政治認同和精神升華,注重選擇詮釋革命精神的作品,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理想。
二、開發轉化,注重革命傳統教育資源利用
  臨沂是紅色資源的富集區,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留下了豐富的革命遺跡,孕育形成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沂蒙精神在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被賦予了不同的時代內涵,不論戰爭年代的“紅嫂精神”“支前精神”,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厲家寨精神”,以及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九間棚精神”“沈泉莊精神”“蘭田商城精神”等,都是沂蒙精神的生動體現。下一步,圍繞《指南》提出的七個方麵主題內容,我們將充分利用沂蒙精神這一獨有的紅色資源,繼續優化、深化、細化已有實踐,將沂蒙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愚公移山、改造中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奮進、敢闖敢幹、銳意進取、務實創新、勇於擔當、爭創一流”等內涵與革命傳統教育的主題內容進行有效鏈接,實現資源課程化。
三、素養導向,深入做好革命傳統教育課程實施
  強化課程融合,注重價值體認。一是細化不同學科革命傳統教育的重點內容和形式,努力實現紅色教育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深度融合,注重抓好學科與紅色教育的有機融合點,將學科紅色育人目標落實在日常教學中。突出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曆史的主陣地作用和其他學科的有關安排,研製各學科落實革命傳統教育的指導意見,對新教材每個模塊的教學實施提出建議,並配以教學案例。二是修訂完善《沂蒙文化》《沂蒙精神教育》等地方課程教材。三是注重彰顯特色,鼓勵地區和學校探索適合本地、本校的革命傳統教育方式,優化升級“追尋紅色記憶”“沂蒙精神伴我成長”“沂蒙紅歌”“紅色課程群”等近2000門特色課程,讓立德樹人課程體係融入臨沂元素,彰顯沂蒙革命傳統本色。
  細化學科融合,強化全科覆蓋。深入學習《指南》要求,在曆史、美術、音樂等學科中細化落實,在其他學科中有機滲透。比如:(1)曆史課,以戰爭時期小推車支前、戰地救護等為情景設計比賽,使學生深度體驗戰爭的殘酷和沂蒙人民擁軍支前的英勇,在具體、形象、直觀的場景中領會、把握革命傳統和老區精神的實質。(2)美術課,合理利用紅色景區、革命曆史故事、遺址等資源,開發體現紅色主題的課程。(3)音樂課,沂南縣是《跟著共產黨走》和《沂蒙山小調》等紅色歌曲的誕生地,紅歌資源非常豐富。通過搜集整理不同時期的紅色歌曲,開發沂蒙紅歌課程。
  創新活動載體,注重教育實效。以興趣社團活動、課外活動為載體,強化學生興趣導向,組織校園“革命傳統教育、沂蒙精神主題宣傳陣地”展示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革命傳統文化熏染與情感體驗。依托政府網站、學校官網、“兩微一端”、智慧教育雲平台創建傳承紅色文化的名站名欄,講述革命故事,編發《沂蒙山小調誕生記》等“紅色有聲故事”50餘篇,利用全市1000多個校園廣播站和市級宣傳媒體,常態化傳播紅色革命故事,展示優秀課例,使紅色精神通過線上、線下兩個維度融入校園文化。注重紅色教育綜合實踐,將革命傳統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開設沂蒙精神教育課程,每學期不少於5課時,班、團、隊會安排不少於3個紅色文化專題教育。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如臨沂四中高三全體師生徒步15千米,到達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碑,重溫紅色記憶,磨礪堅強意誌,汲取前行力量。總之,注重革命傳統教育活動體驗,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由傳統的灌輸性學習向自主活動式學習的轉變,提高教育實效。
四、專業驅動,完善革命傳統教育師資培訓
  聚焦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曆史等重點學科,在市、縣、校三級教師培訓中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化教育專題培訓,組織教師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增強教師的革命傳統教育意識和自覺。設立革命傳統教育專項課題,建立示範校,強化對革命時期軍民生死與共、水乳交融的體驗與認識。充分發揮領銜縣區和示範校作用,組織開展專題研究,增強教育效果。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的使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們將以《指南》的頒布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指南》提出的全學段、全學科實施革命傳統教育要求,立足已有紅色教育課程教學實踐,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實現革命傳統教育整體化、係列化、長效化,構建革命傳統教育的臨沂模式。
  (執筆人:陳海玲,山東省臨沂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