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中: 夯實科技教育“地基”讓更多“英才”脫穎而出
“英才計劃”作為“拔尖計劃”的姊妹篇,五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創新潛質的中學生,逐步探索出了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英才模式”。
多年來,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積極參與“英才計劃”,選送了一批優秀學生。日前,圍繞“科技教育實踐”這一主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白雪峰在“英才計劃”2018年度工作總結會後,對學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定位、框架及成果經驗進行了介紹。
“三走進課程”為校園科技教育金字塔夯實“地基”
白雪峰在發言中表示:“通過幾年的嚐試,我們搭建了較合理的軟硬件係統,為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社會責任搭建了平台。我們在覆蓋全體初中學生的‘三走進課程’(走進科學殿堂、走進圓明園等)基礎上,又進行擴展學習,對一部分學有餘力、有興趣的學生進行深入培養,通過研發STEM課程標準,開設STEM課程,讓學生以完整標準的科學探究和工程實踐的思路進行微課題研究。”
據了解,該校初二年級的學生,就開始接觸“論文”,學校會組織學生開展課題研究,從項目的選題、開題、中期檢查等均有相應的老師指導,學生通過完成一篇較高質量的論文作為自己的結業成績。對於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校的培養目標更為明確,考核標準也更為嚴格,通過安排學生一學期的專業課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思路,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能力。以高二學生為例,他們要對自己擬研究的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在第二學期會舉辦結題答辯會;同時高一的同學將對研究的課題進行開題答辯,這種答辯容不得糊弄和應付:參與的不僅是學校的學生和領導,同時也會邀請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等專家學者對項目進行專家評價與指導。
嗬護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理論+實踐孕育豐碩成果
為更好地在學校進行科技教育,清華附中在科技教師隊伍建設、科技教學標準製定等方麵都進行了考量。據了解,目前清華附中科技教師隊伍共擁有全職科技教師6人,學科兼職教師6人,所有教師均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曆,專業涉及化學、無機化學、軟件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多個方向。白雪峰還特別介紹了清華附中在科技教師的隊伍建設上的思考實踐,學校最初聘請專職的科技教師,並專門開設了科技創新類的校本課程,但由於專職教師不擔任常規課程教學,對學生的特點、特長以及學習狀況都不甚了解,因而學校組織教師進行了多次研討,並確定了請科技教師兼任理、化、生、技術與計算機學科科任教師的模式,讓科技教師能與學生更多接觸,並更好地因材施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華附中鼓勵學生積極深入地參加科研,在動手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為此學校在2013年專門開設了“創客空間”社團課程,通過全天候的開放平台,學生能自由進行自己的科技創新活動。別小看這個不大的空間,這裏誕生了“形獨”教育遊戲APP的第一代產品。
此外,2014年底,清華附中和美國托馬斯傑佛遜科技高中簽訂協議建起高研實驗室。2015年7月,高研實驗室正式對學生開放。如今,學校的6個高端實驗室已成為學生積極深入參與科研,在動手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建立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的沃土。從這些實驗室當中,不但誕生了“自穩定遙控航拍飛艇”“手勢控製係統”等得到專家好評的項目,也孕育了很多聚焦民生、關注科技前沿的精彩項目。
學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幫助學生走進微軟、穀歌等創新型企業;在校內舉辦大型係列講座“水木講堂,對話大家”,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國際知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國務院參事何茂春等科學家和知名人士和學生交流對話,給學生們提供多角度的方向指引,激發學生求知興趣,拓寬視野,讓學生們了解現代科學家的風骨與研究方向。
為國家科技建設添磚加瓦 清華附中為“英才計劃”育“英才”
“英才計劃”作為“拔尖計劃”的姊妹篇,五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創新潛質的中學生。“清華附中也積極投入其中,借助於‘英才計劃’平台,與各個大學的頂尖實驗室合作,將學生送出去,同時在校內,也為學生指定指導老師。”
白雪峰介紹說:“自2013年‘英才計劃’啟動以來,清華附中共有36位同學參與。”他舉例說:“清華附中的陳廷翰同學在現有防毒麵具基礎上,研發出一種具有溫度自感應啟動、高效快速降低吸入氣體溫度、佩戴輕便等特點的消防用維生呼吸器,他的作品《消防用感應控溫維生呼吸器》榮獲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STEM精英獎、中國科協主席獎、第十六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2017年,清華附中的何婉榕同學榮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綜合最高獎——科學金獎,並捐出全部獎金19.2萬元作為啟動金,發起成立了清華附中‘小榕樹’學生公益活動基金。”
2019年,“英才計劃”將結合“拔尖計劃”2.0實施範圍,適當增加“英才計劃”實施省市和高校,推動“拔尖計劃”實施高校的組織資源、政策資源、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以及國際教育資源向“英才計劃”開放,為培養中學生科技創新人才搭建更廣闊的平台。
清華附中會也會繼續發揮自身在科技教育中的優勢,積累經驗,進一步激勵鼓舞出類拔萃的學生樹立遠大誌向,為他們提供脫穎而出的機會、成長的條件和悉心的指導,幫助他們夯實學術基礎,從而更好地貫通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