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21年中考政策公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陝政辦發〔2020〕34號)和《陝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2021年陝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的通知》(陝教基一辦〔2021〕5號)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市字〔2019〕88號)和《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市辦字〔2019〕185號)要求,切實做好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製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陽光招生、普職並重、公平公正、科學規範”的基本原則,深入推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促進高中階段學校協調發展,推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發揮考試評價對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正確導向作用,全麵發展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讓每個學生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二、初中學生評價
學生評價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內容包含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兩部分。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由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中招領導小組”)統一組織,評價結果由市中招領導小組統一管理。
(一)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1.考試對象
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考試對象為具有西安市學籍的八年級、九年級學生和我市戶籍在外就讀的八年級、九年級學生。
因病休學或其他原因未參加2020年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的學生須參加今年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八年級學生因病休學或其他原因未能參加2021年生物學、地理科目考試的,須在下一年報考生物學、地理科目考試。
2.八年級學生考試科目
(1)全省筆試科目為生物學和地理,共2科2卷。兩科分值各60分,考試時長各60分鍾。
(2)實驗操作考試科目為信息技術上機操作和生物學實驗操作,兩科分值各10分,考試時長各15分鍾。考試具體辦法按照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的要求執行。
3.九年級學生考試科目
(1)全省筆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曆史,共7科7卷。各科目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長分別為:
語文120分,考試時長150分鍾;
數學120分,考試時長120分鍾;
英語120分(其中聽力30分),考試時長120分鍾;
物理80分,考試時長80分鍾;
道德與法治80分,考試時長80分鍾;
化學60分,考試時長60分鍾;
曆史60分,考試時長60分鍾。
全省筆試科目外,全市統一安排小語種科目考試,成績作為高中學校錄取參考。
(2)體育與健康考試。根據陝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工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製定《2021年西安市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考試工作方案》。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滿分為60分。平時考核成績占15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課成績6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9分;現場統一考試成績占45分,增加200米遊泳項目選項。考試內容按照省教育廳相關文件執行。學生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記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成績。
(3)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分值各10分,考試時長各15分鍾。考試具體辦法按照省教育廳相關文件執行。
(4)非統考科目。音樂、美術等為九年級學生參加的非統考科目,由區縣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的規定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要求,隨教學進度安排考查。
4.考試方式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物理、化學、曆史、生物學、地理等科目實行閉卷筆試;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筆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實行現場統一考試方式;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和信息技術實行現場操作考試方式;音樂、美術實行過程性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筆試科目的語文為一卷製,其他科目為兩卷製。
5.考試命題要求
2021年陝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以《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5號)為指導,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嚴格依據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命題,突出綜合素質考查,不斷提高命題質量。同時,結合我省初中教育教學實際,統籌把握“兩考合一”考試定位,發揮考試評價對beplay体育手机教育教學改革、規範辦學、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和健康成長的科學導向作用。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所有筆試科目全省統一命題和製卷。
6.考試閱卷要求
2021年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網上閱卷,市教育考試中心負責具體組織實施,並按照省教育廳做好陝西省初中學業考試考務和閱卷工作相關文件要求,確保評卷工作嚴密規範、考試結果客觀公正,考試效果良好。
7.考試成績呈現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分數和等級方式呈現。考試成績等級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
按照《西安市教育局關於印發西安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實施細則的通知》(市教發〔2018〕48號)規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所有筆試科目的單科成績采用試卷原始得分登記,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所有操作考試科目現場給出成績,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音樂、美術考試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各等級人數占報名總人數比例分別為A(優秀)30%、B(良好)40%、C(合格)27%、D(不合格)3%,總分以原始分呈現。
按照《2021年西安市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考試工作方案》(市教發〔2021〕30號)規定,體育與健康考試結果以A(60—54分為優秀)、B(53.9—45分為良好)、C(44.9—30分為合格)、D(29.9分以下為不合格)四個等級呈現。
(二)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是初中畢業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按照《西安市2021年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另文印發)進行,評價結果記入《陝西省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
三、考試時間
(一)九年級學生筆試科目。

各考點采用“英語聽力光盤”或“英語聽力U盤”播放英語聽力試題內容。英語學科考試當天,上午8:25播放英語聽力考試提示語,8:30~8:50播放聽力試題內容。
各區縣和開發區務必在考前調試好使用“英語聽力光盤”或“英語聽力U盤”的播放設備,各考點學校在規定時間內做好英語聽力試題播放工作。
(二)八年級學生筆試科目。

(三)八年級學生信息技術上機操作考試和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在5月份完成。
(四)九年級學生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在5月份完成。
(五)九年級學生體育與健康現場考試在4月份完成。
四、考試組織
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實行網上報名。九年級學生考試報名時間為3月12日—16日,八年級學生考試報名時間為4月9日—13日。
在市教育局統一安排下,全省筆試科目、體育與健康考試、體育藝術特長生專業測試、信息技術學科操作考試、小語種科目考試等由市教育考試中心組織實施。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由市教科院組織實施。
西鹹新區灃東新城所轄區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由西鹹新區教育衛體局負責組織實施。
高新區(原雁塔地區)所轄區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由高新區教育局負責組織實施。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高新區(原長安、鄠邑、周至地區)、國際港務區、經開區、曲江新區、滻灞生態區、航天基地、航空基地等開發區所轄區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按原所屬行政區進行,由開發區和原所屬行政區共同組織實施,開發區承擔主體責任,原所屬行政區承擔相關責任。各開發區須將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經費按時足額支付,考試安全維穩工作由各開發區負責,原所屬行政區配合。
各開發區要加快教育資源布局建設,健全教育考試機構,強化考試管理,提升業務能力,確保考試招生工作接得住,接得穩,接得好。
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未在區縣教育局劃定學區學校就讀的閻良區(含已劃歸航空基地地區)、臨潼區、高陵區、長安區(含已劃歸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灃西新城和高新區地區)、鄠邑區(含已劃歸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和高新區地區)五區和藍田縣、周至縣(含已劃歸高新區地區)二縣(以下簡稱五區二縣)應屆考生,可在原劃定學區學校參加本區縣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
新落戶人口參加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按照《西安市教育局關於印發西安市2018年新落戶人口適齡子女就學實施辦法的通知》(市教發〔2018〕36號)精神執行。
五、初中畢業認定
具有正式學籍的初中畢業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評價(包括學科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理化生實驗和信息技術操作考試)均達到C等級以上(含C等級)者準予畢業,頒發義務教育畢業證書。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科成績為D等級的學生,可以申請參加下一年該學科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後發給義務教育畢業證書。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初中學生畢業和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重要依據,所有應屆畢業生(包括各類特長生)均必須參加全省統一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學生考試權利。各學校在中考報名結束後,填寫《2021年西安市八年級學生情況統計表》(見附件1)和《2021年西安市九年級學生情況統計表》(見附件2)。各區縣和開發區統計核實後,報市教育局、市教育考試中心。市教育考試中心負責按時將統計表以文本(加蓋公章)和電子版的形式報市教育局和省教科院評價研究中心。
六、高中階段學校招生
(一)計劃管理
招生計劃分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普通高中、職業高中計劃。
統籌考慮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落實職普比4:6政策要求,根據區域內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批複辦學規模、往年招生結果、規範辦學狀況以及初中畢業生數量等情況,科學編製和下達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根據普通中學有關建設標準,普通高中起始年級的班額應控製在50人,堅決杜絕高一年級新增“大班額”。
1.普通中專學校招生執行省教育廳下達的生源計劃;成人中專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執行省教育廳下達的成人中專招生計劃;技工學校招生執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達的招生計劃。
2.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下達分區縣招生計劃建議數,各區縣教育局擬定本區縣各學校招生計劃建議數,報市教育局審定後,下達全市普通高中分校招生計劃;職業高中由市教育局下達分區縣招生計劃。
3.定向生招生計劃。優質普通高中(含民辦高中)不低於50%招生計劃定向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含民辦初中),並重點向農村初中、薄弱初中,“名校+”的“+校”、新優質成長學校的初中傾斜,將指標分配計劃在學生填報誌願前向社會公布。定向分配招生計劃要在滿足當地最低錄取控製線的基礎上,按照誌願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確保優質普通高中的定向生招生計劃完成,進一步擴大區域內享受優質高中資源的覆蓋麵。
大學附中定向生計劃中含大學教職工子女。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等六區及其已劃歸開發區地區(以下簡稱城六區)定向生招生生源範圍:省級示範高中、市級特色示範高中和市直屬高中學校為城六區初中學校,其他省級標準化高中為本區內初中學校。
五區二縣要根據區域實際,將轄區內省級示範高中和省級標準化高中招生計劃按規定比例分配到轄區內各初中學校。
4.特長生招生計劃。進一步完善體育、藝術等特長生招生政策,嚴格審核招生學校的資質、招生範圍和錄取標準,其招生名額要納入統一招生計劃,計劃數原則上不得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5%.
5.普通高中舉辦的各類特定班、特色班和國際課程班按照績效評估結果進行招生。各類特定班、特色課程班、國際課程班、體育藝術特長班和各類體育藝術特長生等招生計劃含在各校總計劃內。
6.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和西藏插班生招生計劃由省教育廳單列下達,招生工作納入普通高中學校統一招生管理。
7.加強跨區域招生資格學校(包括民辦學校)跨區域招生計劃管理,實施五區二縣省級示範高中在城六區跨區域招生。城六區具有跨區域招生資格的學校在完成本區域招生任務後,方可跨區域招生。各校跨區域招生計劃含在該校招生總計劃中,與統招計劃一並申報,並與其在本市招生計劃同時下達,同時公布。城六區學校跨區域招生計劃原則上不能轉為城六區計劃錄取。
8.加強對五區二縣招生計劃執行過程全程監督,一是各區縣要嚴格監管,責成轄區內學校嚴格執行下達的招生計劃,嚴禁突破招生總計劃;二是所有學校招生計劃調整變更須經區縣報市教育局審核批準後執行;三是招生錄取結束後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和要求向市教育局上報計劃執行情況。
9.按照省教育廳要求,將西安市普通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報告(包括編製原則、主要依據、初中畢業生情況、普通高中分類招生計劃等)和招生計劃表(見附件3)按時報省教育廳備案,並向社會公布招生計劃。
(二)填報誌願
考生誌願分為普通高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包括職業高中、技工學校、普通中專和成人中專)兩大類。
全市實行統考科目成績公布後網上填報誌願。
1.普通高中學校
城六區考生普通高中統一填報的誌願分兩個批次,第一批次為3所省級示範高中或市級特色示範高中誌願;第二批次為4所省級標準化高中(含普通高中)誌願。每個考生第一批次須至少填報2所省級示範高中或市級特色示範高中,第二批次須至少填報2所省級標準化高中(含普通高中),方能提交誌願。
第二批次省級標準化高中(含普通高中)誌願不含市級特色示範高中。
考生同一批次選報的學校誌願為平行誌願。
本市轄區內各大學教職工子女考生可填報教職工所屬大學附屬中學誌願。
尊重考生意願,維護考生權益。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限製學生填報誌願,更不得代替學生填報誌願。
填報誌願時間:一是所有考生在統考科目成績公布後按規定統一填報誌願;二是錄取過程中,按照程序錄取結束後,市中招領導小組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未被錄取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填報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的誌願;三是在錄取過程中,第二次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未被錄取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填報未完成招生計劃學校的誌願。
五區二縣考生誌願填報原則上采用平行誌願,填報辦法由各區縣根據實際確定。
2.中等職業學校
考生選報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誌願采取網上填報或考生直接到選報學校登記。
考生選報普通中專誌願采取網上填報。
(三)招生錄取
1.組織方式
在市中招領導小組領導下,高中招生錄取工作實行網上遠程錄取。其中,城六區統一組織實施,五區二縣分區縣組織實施。各開發區所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按原所屬行政區進行,開發區教育局參與組織。詳見《西安市2021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方案》(另文印發)。
2021年西鹹新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繼續由西安市、鹹陽市教育局按原行政區劃組織實施。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灃西新城所轄高中學校招生錄取隨原所屬未央區、長安區、鄠邑區進行,西鹹新區教育衛體局參與組織。
體育藝術特長生專業測試由市中招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按照《2021年西安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工作方案》(另文印發),由市教育考試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專業測試合格的考生由報考學校提名,按照考生誌願擇優錄取。
2.錄取原則和依據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堅持多元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切實改變將分數簡單相加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唯一標準的做法。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評價(包括學科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理化生實驗操作和信息技術操作考試結果),以及學校招生計劃和考生誌願進行。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計分科目: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體育與健康、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曆史等8科。
3.普通高中錄取基本條件
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評價均達到C等級以上(含C等級)的考生即具備普通高中錄取資格。
綜合素質評價六個維度中任意兩個維度達到B等級以上(含B等級),且理化生實驗操作和信息技術學科操作考試等級至少有2科達到B等級以上(含B等級),方具備省級示範高中、市級特色示範高中錄取資格。
4.錄取相關要求
全市職業高中、技工學校招生,采取統一錄取與注冊入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嚴格執行招生計劃,錄取過程中未完成的定向生計劃進行順延錄取;招生錄取工作要尊重考生誌願,嚴格按考生誌願進行投檔,錄取中不調劑誌願。
七、加強招生錄取管理
各區縣和開發區要嚴格執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要求,公辦民辦普通高中一視同仁,互不享有招生特權,按照審批機關統一批準的招生計劃、範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不得無計劃、超計劃招生,不得提前招生,嚴禁違規跨區域招生。
所有普通高中要在規定的招生範圍招生,生源不足時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在本市域內進行招生。未經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普通高中不得跨區域招生。嚴禁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的報名、招生錄取等工作,必須通過市級建立的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台開展,將跨區域招生納入招生平台管理。
普通高中的國際課程班、特色班和特定班招生納入統一招生管理,錄取分數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
普通高中學校不得擅自跨市域招生和錄取,不得擅自從外省直接招生和跨省錄取。具有跨市域招生資格的學校,要嚴格按照核定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進行招生,嚴禁違規跨區域招生。跨市招收的學生錄取和學籍轉接,由錄取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審核彙總後報送省教育廳,由省教育廳統籌指導生源市(區)教育局辦理學籍轉接。
在外省就讀的我市戶籍學生,可在我市報名參加中考和錄取;在外省參加中考的我市戶籍學生,應在被當地高中錄取後,符合條件的可辦理跨省轉學到我市同類同層次學校。
嚴格執行《陝西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製度改革實施意見》(陝教規範〔2017〕9號)要求,除國家規定的照顧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項目原則上一律取消的要求,學生的體育、藝術等方麵特長和表現不再單獨加分。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中招領導小組全麵領導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審議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政策,統籌高中階段各類招生,研究解決考試招生工作的重大問題。在市中招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市中招領導小組辦公室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考試招生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和監督。
市教育考試中心負責全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報名、考試組考、填報誌願、閱卷、信息合成和錄取工作,負責信息技術操作考試,負責體育與健康、體育藝術特長生專業測試、小語種考試的組織實施,負責及時向市教育局提供中招信息。
市教科院負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工作,參與評卷標準的細化,根據市教育考試中心提供的數據,進行試卷分析及總結。2021年8月5日前,按要求向市教育局和省教科院教育評價研究中心報送各學科閱卷情況記錄及分析總結報告、各學科試題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各學科成績統計表、各學科試卷信息和各學科試題信息統計數據以及其他與考試或試題相關的材料等。
(二)做好考試招生組織管理
市教育考試中心、市教科院,各區縣和開發區要充分認識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重要性,各單位要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協調配合、科學高效、公正透明的管理工作機製,加強考試招生各個環節的防控防疫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做好各項安全應急預案和處理機製,2021年5月28日前,市教育考試中心、各區縣和開發區要全麵開展一次中考考務管理排查,切實排除各類風險隱患,確保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平穩、有序、健康、安全。
加強考試招生信息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根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給區縣、學校和學生排隊或以任何形式公布名次;八年級學生參加的生物學和地理筆試、信息技術和生物學操作考試成績要妥善保存,並記入九年級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三)加強學籍管理
各區縣和開發區及時將學生信息錄入到全國beplay体育手机生學籍信息管理係統,充分利用電子學籍管理係統加強日常監管,嚴格實行“人籍一致、籍隨人走”,強化普通高中新生學籍審核,確保招生計劃、錄取名單、學籍注冊、實際在校就讀相一致。各區縣和開發區、高中學校要嚴格執行《西安市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製度》。所有普通高中學校不得招收省內其他市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製線以下的初中畢業生,各區縣和開發區不得為此類學生辦理招生錄取和學籍轉接手續;嚴禁同時注冊普通高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雙重學籍”。秋季開學後,各區縣和開發區要按照教育部、公安部《關於做好綜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學〔2016〕2號)要求,組織對每一所普通高中新生入學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學籍注冊與實際就讀是否一致,嚴查空掛學籍、無本校學籍實際在校就讀等現象,嚴查無計劃、超計劃招生和大班額等情況。
未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學生,一律不得被普通高中錄取;未經市級統一招生平台錄取的學生,一律不予注冊普通高中學籍;因故不能如期辦理入學注冊手續的可申請延期,但延期期限不超過兩周,不辦理延期手續或延期期滿仍未辦理入學注冊手續的,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任何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四)完善公示誠信製度
市、各區縣和開發區要嚴格執行公示製度,及時向社會公示中招方案、招生計劃、錄取程序、錄取結果等。各高中學校的分類招生計劃(包括統招生、特長生、定向生等)、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招生錄取結果,必須及時公布。
在考試招生各環節中實行責任承諾書製度,各區縣和開發區與學校、學校與教師簽訂承諾書,建立誠信檔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關人員嚴格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
市、區縣和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在招生期間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設群眾來信來訪接待室,各考試和招生錄取現場要設立群眾舉報箱,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五)嚴肅執紀問責
各區縣和開發區要維護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統一性和嚴肅性,認真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紀律和市教育局“八項不準”規定,健全違規招生查處和責任追究機製。招生結束後,各區縣和開發區要組織開展逐校排查工作,重點排查曾經發生違規招生的學校,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招生行為。對於發生違規招生、違規辦學、未使用市級統一的招生錄取網絡平台等行為的學校,要根據違規情節程度給予負責人約談、通報批評和進行相關責任追究;對學校可采取限製申報評優樹模、調減招生計劃、省級示範高中和省級標準化高中黃牌提醒或直接摘牌等措施;對於違規的民辦學校,可調減下一年招生計劃;對於違規情節較重、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學校,可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對於學校招生工作把關不嚴、監管不力、違規建立學籍的區縣教育部門,將依規依紀進行責任追究。
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對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中失職、違紀、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和核實,並依法依規進行責任追究。市、區縣教育督導部門要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納入責任督學日常工作。
(六)營造良好招生環境
各區縣和開發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召開中招工作新聞通氣會、廣泛利用報紙、電台、網絡等各類媒體、編印《2021年西安市中考招生指南》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廣泛解讀宣傳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的招生政策,引導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各區縣和開發區要密切關注招生輿情,積極回應社會熱點和群眾關切,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
附件: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