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學校管理層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打造學校的特色,如何讓自己的學校成為一個品牌。為此,很多校長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塑造校長自身,包括提煉辦學思想,包括精心地設計學校文化,也包括精心開發課程,搞各種各樣的特色主題,這些當然都是對的。但是,一個學校要真正地成為品牌學校,首先他必須有一支品牌教師隊伍。
我一直認為,校長的專業發展不是體現在對具體課堂教學的深入研究上,而是要把重心放在研究“人”上:研究每個老師的個性,研究如何解放每個老師的個性,努力營造良好的生態,讓老師們按照各自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成長。在這樣的理念支配下,老師們都可以找到自身的價值點互利共贏,找到自己的每一個痛點或需求點,總能找到離自己更近更專業更適配的資源來對接。校長就是要造就一支品牌隊伍,那麼,一個好的品牌靠什麼運作並形成良好的生態呢?是生長點,隻有生長點層麵的變革才能讓學校如生命機體般生生不已。從這個視角梳理清照小學2015年所走過的道路,以下三大生長點值得細細回味。
生長點一:品牌驅動
一所學校要想成為名校,必須要有名師來支撐。你可以是全國某方麵的示範校,但是假如沒有一批品牌老師來支撐的話,品牌校是立不起來的。我們清照小學毫無例外也要成為品牌校,怎麼辦,我們從抓品牌教師入手,從2015年11月開始,在全校教師中開展了品牌教師周活動。我們本來想叫“名師周”,一個周命名一個名師,“李興中周”“趙爽周”“劉春霞周”等等都可以,如果那樣的話,其他老師就會置身事外,成了單純的學習者,因為這些跟他們沒有關係;當稱為是“品牌教師周”的時候,麵向的是所有老師。為減輕中老年教師的壓力,我們第一批安排的是青年骨幹教師。以教師的名字命名那個周,在一周內相對集中地展示他們的思考和探索。接下來,我們鼓勵老師們自主申報,用老師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他的品牌周。“品牌周”的活動,麵向全校開放,校內所有老師都可以調課來聽,這就把級部之間全部打通了,這也是教研形式的一種微變革。
一年來,先後有20位教師進行了品牌教師周展示,他們或講述成長的心路,或磨練自己的課堂,或展示自己的才藝。學校積極為教師成長搭建舞台,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綻放自己的美麗。學校開展“教育下午茶”三部曲,教師自主安排讀書、練字、寫博客三項活動,作為教師大連基本功的常規內容堅持不懈。著名特級校長張雪龍、語文特級教師張賽琴、李家棟、李國卿等專家紛紛入校指導,還有來自全國的校長也來學校參觀交流。學校還派出大量教師前往北京、上海、重慶、武漢、無錫、秦皇島、青島、大連等地學習培訓。走出去學習,請進來指導,名師引路,品牌助推成為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在一師一優課評選中,劉棟梁、趙爽、張彥、劉春霞、李興中、宋倩、作為章丘市六個學科第一名推送到濟南市,學校推送的13節課全部被評為濟南市優課。其中,李興中的信息技術課《小小動畫配音師》獲得濟南市一師一優課第一名,並在濟南市進行展示。張彥的科學課《擺的秘密》獲得中央電教館頒發的部級優課。李新革代表濟南市參加體育學科送教活動,再次展示了優秀的學科素養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趙爽執教的數學《圖形變變變》代表章丘參加濟南市經驗拓展交流活動,展示我校數學學科的硬實力。李文學、劉春霞、孫娜、李密四位教師首次參加全國真語文活動暨華東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旗開得勝,獲得一個綜合項目一等獎,兩個單項比賽一等獎,五個單項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全體美術教師人人都在學校微信平台製作線上創意作品展,其中王惠老師的累計點擊量達一萬次。音樂老師範榮超創作出《智慧的翅膀》等膾炙人口的原創歌曲。熱愛朗誦的老師推出了“為你讀詩”欄目,在微信空間裏與師生共同分享讀詩的美妙。2016年春節,由品牌教師創意錄製的《清照小學大拜年》視頻,成功入選《beplay2網頁登錄》新春寄語。清照教師向上生長的品牌意識,讓人人都有理想,人人都有動力。這股不可小覷的無聲的力量,正在助推清照小學一步步拔節向上。
把自己的個性凝練成一種專業風格,把自己的風格打造成一個品牌,這是每一個老師專業成長道路上必須走的一個路徑。“品牌教師周”,不是一個簡單的教研活動,它意在鼓勵、喚醒每一位老師的個性化發展、個性化成長,讓每一位老師成為他自己。
生長點二:自定義成長
在清照小學,有一個特別的學術交流機構,她叫“漱玉講堂”。這個講堂以“自願、商榷、求真”為追求,通過自主性、選擇性、個性化,不與教師的考評晉級掛鉤的機製,為每一個清照教師搭建發現和互助的專業成長平台。
故事一:在2016年第五屆數學名師錢守旺“動感課堂”暑期培訓會上,趙爽老師有幸成為錢守旺老師的大徒弟。在拜師儀式上,趙爽向錢老師敬茶,錢老師給弟子贈書並寫下諄諄教導,趙爽老師代表來自全國各地的徒弟們做了表態發言。
故事二:一位65歲的語文特級教師,兩年當中先後四次來清照講學。她手把手地教徒弟,她累計用將近四周的時間給30多位語文教師、二十個班的800名學生上快樂作文課。在她給我的微信中說:清照小學的老師很勤奮,為編輯出符合清照小學運用的課程做了好多事情,你要表揚鼓勵他們啊!
故事三:2016年暑假裏,我校四位語文老師由副校長張鬆帶隊參加由教育部語文出版社、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聯合舉辦的全國小學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四位選手分別獲得了粉筆字、現場作文、即興講故事、朗讀課文等比賽的一等獎。通過現場比賽,老師們深刻體會到了成長需要百般磨練,進步需要不忘初心。
故事四:美術教師宋倩的詩人夢、書法夢。宋倩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青年美術教師。因為一次“赤子詩人頒獎典禮”她結識了著名詩人歐陽江河、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鬱蔥、著名特級教師何鬱等國內知名詩人作家。從此,她不斷研習創作詩歌,作品多次在《赤子詩人》、《陌上詩刊》和《喜馬拉雅有聲頻道》刊出。
故事五:體育教師李民的射箭情結。李民是個全能型體育教師、田徑、籃球無所不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上海市射箭隊主教練周少敏。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組建了清照小學準者射箭社團,不到半年時間裏,他帶領孩子們刻苦訓練,先後帶領選手參加了濟南市青少年射箭比賽和全國射箭重點學校錦標賽。射箭運動讓李民的體育之路越走越遠。
通過書院的自助活動,大家擺脫了那種行政命令,而是通過沙龍分享達到了有效度的供需對接。從做一件份外事是否會影響自己教學的隱憂,到為大家搭建平台的樂此不疲,老師們在成就他人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成長。同他們自己的話說:我找到了新的感覺,真正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就是要發現、滿足和激活教師隨時產生的發展需求,在這樣的過程中,自己也打開了視野、拓寬了視角,創新的思路和行動不斷地冒出來了。未來,我們的學校必須要形成這樣的新氛圍與新文化,以支持每一位教師隨時發生的專業發展需求。
生長點三:信息助力
互聯網時代給教師專業發展帶來巨大空間。在自媒體時代到來之時,我們的老師做好準備了嗎?一個拒絕使用手機APP、PC、微博、微信的老師真的會被時代所遺棄。一年過去了,我們學校對老師的引領是:要用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手段服務教學、提升品質。我們在各種APP的靈活運用、創造性開發和使用多樣化的終端設備、建立社群與形成網絡迅速重構了師生關係和學習方式:手心網上線、超星數字圖書閱讀、錄製微課、讓教育更加及時便捷。定期的教育技術助力課堂分享和“能者為師”的技術培訓,讓老師們不再拒絕新技術。
案例一:微課達人李興中的創新故事。
案例二:品牌教師的線上美篇。
案例三:教育技術研究生分享。
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悄悄使用新的技術工具,這些新技術工具的使用也正在改變著老師的行為。數字化老師漸漸地成了先行者群體的稱號。他們改變著自己,讓自己的品牌越來越鮮亮。
品牌驅動、自定義成長、再加上信息化的助力。我們的教師專業成長會錦上添花。當我們成為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專業風格,有了自己的專業個性時,我們的一生就會感到幸福充實,因為我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東西,找到了我們生命中最亮的那個點,所以說,品牌不僅僅是希望把老師打造成學校的名片,更希望每位老師成為自己生命的品牌。
(本文作者:章丘區清照小學校長 王文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