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上指出:“要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加促進人的全麵發展,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16個字來闡述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麵成長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作為一門課程,與人的全麵發展關係最緊密,提高語文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要體現實事求是和求真務實的精神。在語文教學中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全麵落實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以及《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語文教育的最大頑疾莫過於脫離了“語”和“文”的實際,違背了教育規律和少年兒童成長規律,盲目追求新、奇、特,把學校裏麵的語文課堂變成了名利場。作秀課、表演課泛濫成災。各種名目繁多的評課、賽課、說課讓語文教育不再平靜,脫離了本來的位置,扭曲變形。語文教學的各種流派呼之欲出,各種以語文名師自居的專家學者拉幫結派,亂花漸欲迷人眼,語文老師們漸漸迷失了方向,語文教育的價值觀也出現了危機。種種亂象疊加,嚴重破壞了語文的教育生態。2012年11月,一場全國語文教育界的盛會在福建聚龍外國語學校拉開帷幕。王旭明先生向全國語文教育同人提出了踐行真語文的積極倡議。
真語文倡導以語言文字運用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讓語文去偽存真。對於如何判斷一堂語文課是否是真正的語文課,有十二字標準作為判斷依據,即“依課標、持教材、重學情、可檢測”。自2013年以來,作為一名小學校長,我一直堅定認為:語文教學必須從兒童抓起,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得樹立起教孩子學真語文的決心和信心。孩子是一張白紙,小學打好了語文基礎,孩子一生都受益;否則,就會貽誤終生。基於王旭明先生強烈的真語文教育情懷,基於立德樹人目標的責任驅使,我用近五年的時間一直堅守在真語文教學的第一線,並通過自身的不斷提升來影響和帶動學校全體語文老師積極投身到真語文教學實踐中去,堅持聽說讀寫整體推進,堅持教真語文,教好語文,教實語文,這兩個“堅持”成了我任職校長的兩所學校的普遍教育價值認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