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峰:兒童立場 本真育人
減負要定力不要魄力 改變理念最重要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委下發了“減負三十條”,對於這次減負,崔世峰表示,減負之所以遲遲不見效的問題根源不僅在一考定終身的評價體係,還在我們對教育的態度、理念上。
用崔世峰的話講,我們現在總在講所謂的為孩子著想,其實都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在他看來,教育不是“製分數”,因此僅靠擠、壓和榨是不行的。同時,教育的作用在於“成全人”,在於從自然人到社會人再到有價值的社會人的成全,我們需要通過教育培養生命健康、人格完善、睿智聰慧、國際視野、創造協作的未來新公民。而我們現在多數的孩子每天都在負擔著機械重複性,甚至帶有惡意懲罰性的作業。崔世峰認為,作業隻有三種功能:即鞏固舊知識、反饋學習效果、發展學生能力。因此,今後作業要考慮如何才能做到提質增效。
崔世峰同時指出,切實將“減負”落到實處,關鍵還在學校。一要加大宣傳,啟迪觀念改變。開展動員會、研討會和沙龍等,讓教師、家長和社會共同認識到作業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二要剛柔並濟,以柔為主。采取說服和教育為主,年級組可以嚐試采取書麵作業公示製度。將“減負”列入師德師風考核,納入績效考核量化,作為評優評先和職稱評審的重要要素,嚴重者違規者計入職業檔案。三要采取多元評價,調整評價體係。堅決杜絕“分數”論英雄,倡導綠色、生態、趣味的素養考核替代簡單粗暴的試卷考試。四要做好課後服務,讓孩子有好的去處。當前校內輕負,校外重負的情況比較突出,學校根據家庭和孩子個性需求采取“彈性離校,自助點單”形式開展好“三點半”課後服務工作,切實破解下午放學後沒有人接孩子放學的難題,為孩子幸福成長提供快樂“三點半”課程。
此外,崔世峰表示,“減負需要定力不要魄力,需要力度不要氣度。改變理念最重要。換句話說,減負的成功就是要讓家長盡早改變功利的觀念,不要無味的焦慮,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功觀。”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