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雲計算、5G等新技術快速迭代,應用型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
“如果高校是推動新技術從0-1發展的動力,那麼企業就是從1-100乃至更多。”8月8日,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湖南省人工智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駱誌剛,在百校談之《湖南省產教融合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專題研討會上表示。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湖南省人工智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駱誌剛
本次專題研討會由湖南省人工智能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騰訊雲、騰訊教育聯合主辦。會上,騰訊教育、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湘潭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等代表嘉賓,就產教融合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技術在變、產業的方向與需求也在變。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產教融合、科研合作等方式,讓更多學校培養的人才,能直接投身產業端孕育的新機會,再用自身技能服務於社會。”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付曼青表示。
圍繞產教融合的探索,長沙理工大學搭建了包括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算法硬件加速等實驗室。麵對當下火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話題,長沙理工大學基於騰訊雲自主開發了人工智能算法中台,通過開放訓練參數,讓學生能夠上傳數據並進行微調,從而了解大模型訓練的流程。
“學校的科研包括算法研究,最終都要應用到產業裏。所以我們和企業合作,基於一線的數據開展研究,讓我們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都能直接服務於各行各業。”長沙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負責人周慶華表示,“高校在人才培養中也需要鼓勵學生不斷創新,從而找到自身的競爭優勢,適應快速變化的時代。”
長沙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負責人周慶華
在會上,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楊歐也分享了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與騰訊教育的產教融合探索。通過人才培養、認證考試中心搭建、智慧校園共建、信息安全校企合作解決方案等模式,雙方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應用開發、物聯網、數字創意等領域合作創新,未來,雙方也將探索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等合作。
“產教融合的意義在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知道未來會麵對什麼崗位,以及這個崗位的需求和技能,再來反推我們的課程方案設置。”楊歐在接受采訪時提到。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楊歐
“從產業端來說,我們能提供更多跨行業的產業素材,比如交通、醫療、工業等。同時我們也能為高校提供一些工具和基礎算力,比如騰訊TI平台、騰訊雲微搭低代碼、騰訊雲分布式雲CDC等,為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養提供助力。”騰訊雲湖南區域副總經理李向明表示。
據了解,依托騰訊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應用開發、信息安全、區塊鏈、界麵設計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通過產業學院、產業基地、短訓營、競賽賽事、教育部1+X認證等模式,騰訊教育為高校提供學習平台、實訓課程、培訓認證等服務,助力培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多領域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目前,騰訊教育已結合“湘智雲”產業扶持計劃支持長沙市多所高校及職業院校,聯動地方政府和院校聯合開展人才培訓。
提示:該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本網發布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該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