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多措並舉推動“強師工程”
福建工程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福建省委和省教育廳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把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全力實施“強師工程”,各項惠師政策得以落地落實,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強師舉措,賦能促成長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定教師理想信念。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學校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製定《福建工程學院師德失範行為負麵清單及處理辦法(試行)》。一年來,學校開展了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舉辦師德師風大講壇,組織廣大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開設教師心理健康講座。2022年評選出55名優秀教師、33名優秀教育工作者,樹立師德典型,提升教師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改善教師隊伍結構。樹立“人才是事業發展第一要素”理念,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不斷健全人事人才管理體係,適時調整人才政策,出台《福建工程學院“人才特區”管理補充規定》,修訂完善職稱評聘政策,為優秀人才引進設立綠色通道,吸引人才來校工作。一年來,學校引進博士90人,新增省級高層次人才(ABC類)20人。截至目前,學校生師比達到16:1,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超過50%;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比接近50%。
推動師資培訓研修,賦能教師綜合實力。持續完善師資培養培訓相關管理製度,推行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國內訪問學者研修計劃等,針對青年教師開展老帶新“傳幫帶”,推進實施以二級學院為主體、各職能部門相互協作的教師多維培養模式。通過新進教師崗前培訓,研究生導師、科研骨幹、輔導員、黨務工作者、行政幹部、教務員、實驗員等業務培訓,實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全方位、多角度為全體教職工“充電、賦能、護航”。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資源,開展“暑期教師研修”,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參與教職工達1117人,達標學時人數1050人,占比94%,達標學時人數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三。
推進教育改革創新,完善人才培養體係。營造將教學作為第一任務、將課堂作為第一陣地,潛心教書育人的教學氛圍,開展教學組織沙龍、名師工作坊及各類教學競賽等活動,組織教師參加福建省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福建省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等,以賽促教、以賽促建、形成更大的輻射,“以點帶麵”推動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提升。加大研究生教研教改項目力度,組織開展研究生教育精品課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教學案例、產教融合聯合培養基地、課程思政示範課(研究生教育類)、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等項目建設,獲得省級一般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2項、省級課程思政示範項目1項。
落實惠師政策,齊心助發展
創新教研載體建設,讓培育有平台。以科研團隊為依托,建立研究生導師指導組,聘任協作指導教師參加導師組,使部分青年教師能參與研究生指導工作,通過鍛煉成長為研究生導師。提高教師個人專利成果轉化的收入比例,鼓勵教師產學研合作積極性。新增4個省級科研創新平台、3個廳級科研創新平台、9個校級科研創新平台,為教師開展科研創新活動提供人員、經費、空間等方麵保證。
提高教師薪資待遇,讓工作有活力。製定《關於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實施方案的意見》等政策,完善績效工資考核評價。2022年學校落實補助政策,規範發放全校教師津貼補貼和退休教職工生活補貼,調整教職工公積金基數和住房補貼,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激發教師工作活力,安心靜心地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優化業務審批手續,讓辦事有效率。學校科研係統增加學術講座申請、科研績效發放、橫向項目立項、專利轉化申請等一係列網上審批事項。完善財務網上辦事係統,開通線上開票申請功能,完善預約報銷製度;設置科研結題模板,實現結題報表數據自動生成,方便老師科研結題;修訂完善差旅費報銷辦法,落實科研項目放管服務,放寬自駕車、住宿報銷範疇。
解決職工子女入學,讓服務有溫度。把解決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作為重要的民生工作。積極與省市教育主管部門、beplay体育手机校、幼兒園聯係,爭取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的優先政策,協調非高層次人才的教職工子女入學新策,解除教職工後顧之憂。一年來,學校繼續強化與閩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共建,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小學和幼兒園新生學位;與福州大學共建福州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小學和初中學位;協助省直機關辦理教職工子女幼兒園入園申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