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於印發《促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十條措施》的通知
2023-06-16 13:50:00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吸納高校畢業生寶貴人才資源,穩就業促創業,助力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將《促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十條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並就有關落實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扛起政治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穩就業保就業重大政治責任,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嚴格履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屬地責任和高校的主體責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和畢業生積極性,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

  二、細化實化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高校要結合實際,細化實化本通知各項政策措施,緊盯目標任務,搶抓時間節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進一步細化工作要求,分解任務清單,下達各地及相關單位,壓實工作責任。

  三、強化督促檢查。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高校要對標上一年度高校畢業生初次去向落實率和年度去向落實率,畫好路線圖,倒排時間表,確保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任務。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適時組織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督促檢查,並通報有關情況。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財政廳

  2023年6月15日

促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十條措施

  一、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各地要嚴格履行畢業生就業工作屬地責任,主要負責同誌要扛起“第一責任人”職責,各高校要強化畢業生就業工作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部署,靠前推動落實,確保完成本地本校畢業生就業目標任務。各有關部門要立足職責,主動認領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層層壓實責任,為就業大局總體穩定提供有力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高校要密切配合省人社廳,抓緊健全全省統一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平台,提升服務效率,促進供需對接。

  二、支持企業吸納就業。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2023年12月31日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每人不超過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具體標準由各地確定,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畢業年度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畢業年度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執行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2023年12月31日前首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並在同一單位連續繳費滿3個月後,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3個月的崗位補貼,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列支。已享受新增就業崗位補貼的畢業生,按就高不重複原則補差發放。

  三、擴大政策性崗位規模。落實國有企業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確保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上一年度。實施城鄉社區就業計劃,原則上2023年所有新招聘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崗位全部麵向高校畢業生開放,其中定向招聘高校畢業生的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崗位數量超過上一年度。發揮高新區、科技計劃項目和創新基地平台的引領作用,擴大科研助理崗位規模。上述招聘工作應於8月底前完成。

  四、提高招聘實效。各高校要在畢業生離校前對未就業畢業生開展全麵摸底,合理引導求職預期,有針對性向當地政府反饋崗位需求和就業意向地。各地應結合需求,以有效簽約為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招聘服務。落實“書記市長送崗留才進校園”活動成果,9月底前,各設區市每周至少舉辦1次專業性招聘活動、每月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招聘活動,各縣(市、區)要定期組織小型專場招聘活動。各高校要在6月份至少舉辦1次校級綜合招聘活動,各二級院(係)至少舉辦1次小型化、專業化招聘活動。大型綜合性招聘活動要分區分類,通過現場簽約、直播探崗等方式營造氛圍,吸引更多畢業生進場求職。

  五、激發人力資源機構活力。各地要加大人力資源市場培育力度,發揮龍頭機構帶動作用,扶持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做大做強。鼓勵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常態化參與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跨區域協同等方式,為畢業生等青年集中推薦優質就業崗位和多樣化就業服務,根據其提供服務和成效,按規定給予資金獎補,並優先認定為人力資源誠信服務領軍企業。

  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金融監管部門要與高校緊密聯動,製作政策清單,組織金融機構進校宣傳相關政策,提高畢業生政策知曉度。要加快推行電子化審批,實行全程線上辦理,進一步提升政策可及性和申領便利度。支持各地建設一批創業導師工作站,可根據創業導師幫扶成效給予一定補貼,具體辦法由各地研究製定。

  七、提升技能就業能力。開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技能提升行動,由各高校摸排建立有培訓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台賬,人社部門根據畢業生需求製定培訓項目清單,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於8月底前組織開展針對性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增強畢業生適崗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八、提供暖心就業服務。對畢業時暫未落實就業,繼續在學校所在地求職或參加技能培訓的畢業生,鼓勵所在高校提供免費住宿至8月底。各地應創造條件,為有意願來閩就業和省內跨市縣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短期免費住宿或發放住宿補貼。各級工會等群團組織要靠前作為,主動聯係即將入職畢業生,關心其衣食住行,提供生活便利,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增強畢業生歸屬感。

  九、強化就業兜底幫扶。實行戶籍地政府和所在高校負責人“雙向包幹製”,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身體殘疾、長期失業以及享受“雨露計劃”補助的畢業生予以重點就業幫扶,每半個月通報相關進展情況,確保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畢業生充分就業。

  十、做好就業宣傳引導。要大力宣傳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號召用人單位搶抓畢業季,釋放優質崗位,引才留才促發展。各高校要選樹一批具有示範引領效應的就業創業典型案例,用身邊人鮮活事例激勵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通過形式多樣的政策宣傳,鼓勵畢業生提振信心,大膽邁出校門,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擔時代使命,實現人生價值。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