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終有果 一路向陽待豐收——禮縣特殊教育學校2023年校本教研活動綜述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不經意間,又到年關歲尾。回首2023年,禮縣特殊教育學校為全麵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黨的二十大及全國“兩會”精神為指導,以全省“三抓三促”活動為契機,結合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專業化、特色化、資源整合的特色教育,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技術過硬、肯鑽研、會創新、講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社會品行守正的陽光少年,實現了特殊教育事業的健康、共生和可持續發展。
一年來,學校“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科研課題研究為載體,以教學研究為基礎,以課程開發和課堂教學改革與探索為突破口”的科研導向,抓主抓重,聚焦課程與教學改革,緊緊圍繞教師專業成長,開展了為期一年的係列性校本教研活動。活動共分為兩個階段:
“教而不研則淺。”春季學期,主要開展了全員通識培訓活動。前後開展了新課標學習及閉卷測試、特殊兒童基本分類及特征、特殊兒童語言的訓練方法、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方法、培智兒童分層教學的方法和技巧、關於特殊教育中聾啞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路徑、與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網絡教研等九場培訓或專題分享活動。通過培訓學習和專題分享,提高了認識,更新了觀念,拓寬視野,豐富了教師專業知識和前沿理論儲備,全麵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
“研而不教則空。”秋季學期,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開展了係列實踐活動。前後開展了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如何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以及如何撰寫教案、如何上好培智部的《生活數學》課,並與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網絡聽課和評課,構建信息教育的“專遞課堂”。通過在校本教研平台的“學課標、研課標、用課標”活動,使每位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實踐,其專業素養、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推動教師用愛與責任嗬護特殊孩子的生命拔節,讓他們接受最“適宜”的教育,讓每一個生命都有出彩的機會。
同時,學校還堅持以課題帶動課改,以課改提升教研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小課題團隊互動靈活、點小聚力優勢,力爭使學校教師“全員、全過程”紮實開展教科研活動,從而提高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整體水平,真正讓教科研成為提升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發展的助推器。6月,市級課題《推進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門的發展方向研究》順利結題;12月,兩項市級課題《融合教育背景下提高隨班就讀教育質量研究》、《聽障兒童人際互動問題的研究》立項成功。而且,學校為進一步推動融合教育,深化“融合+適應”的普特融合教育探究,推動特殊需要兒童的適應性發展。在11月29日,學校與禮縣實驗小學成功舉辦了全省首例“情滿特校·愛滿校園”的手拉手融合教育活動。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
當所有的付出與收獲、溫暖與感動凝結成閃光的記憶,我們又一次站在新的起點,踏上新征程,讓我們帶著所有的期許,滿懷信心,迎接充滿希望的新年。用我們的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發出生命的亮光,讓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積極踐行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偉大構想,為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貢獻特教力量!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