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激發青年對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深切關懷,鼓勵他們將前輩們矢誌不渝的紅色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推出了“蘭職遺韻智創先鋒隊”“尋夢紅途隴原探索隊”以及“籽聚力·共繪同心圓實踐團”三大實踐團隊,它們並肩而行,共同策劃並執行了一係列別開生麵、意義深遠的專項實踐活動。與此同時,學院內各二級單位亦紛紛組建起各具特色的暑期實踐隊伍,積極響應此次實踐活動號召。
“蘭職遺韻智創實踐隊”以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精神為主題。在蘭州石化公司文化體驗館,深入領略了“兩蘭”精神內涵,通過細致講解,概覽了蘭州石化公司的輝煌曆程,深刻體會到,企業發展之魂在於精神引領。在底蘊深厚的河口古鎮,他們不僅了解了古鎮命名的淵源,還通過專業講解,追溯了古鎮的起源與發展軌跡,更深刻感悟到古鎮文化的深邃與傳承之責,見證了歲月積澱下不朽的文化力量。
“尋夢紅途隴原行實踐隊”則通過重走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蘭州市烈士陵園,他們滿懷敬意地踏入蘭州戰役紀念館,館內珍貴影像與斑駁的遺物,生動勾勒出蘭州戰役的雄渾畫卷與民眾的英勇抗爭,深刻揭示了戰役對解放大西北、構築新中國基石的非凡意義。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實踐團隊在工作人員引領下,深入探索了這處承載厚重曆史的聖地。此行不僅加深了他們對蘭州八路軍辦事處曆史的認知,更激發了對今日幸福生活的珍惜與感恩之情。在蘭州市榆中縣的張一悟紀念館,通過館員的生動解說,成員們深切感受到張一悟的愛國深情與卓越貢獻,此行不僅是心靈的洗禮,更是深刻教育,激發了對和平繁榮的珍惜及對未來發展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籽聚力·同心圓實踐隊”聚焦於民族團結,通過文化交流、誌願服務等形式,加深同學們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臨夏市東鄉區高山鄉布楞溝村村委會,團隊精選了一批書籍進行了捐書活動,希望為孩子們和廣大村民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和學習機會。在布楞溝村,實踐團隊深入其中,開展了一係列溫馨的鄉村助農行動。在臨夏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成員們深化了對臨夏地質生態的認識,更在心靈深處播種了環保的責任感。在臨夏八坊十三巷,實踐團隊跟隨講解員深入曆史長廊,不僅讓成員們沉醉於臨夏獨特魅力,更激發了他們為民族團結與鄉村發展貢獻力量的堅定信念。
在此期間,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各二級學院也開展了精彩紛呈的社會實踐活動。初等教育學院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誌願服務隊前往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平鄉鎮文鄉村榜羅鎮開展主題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尋脈非遺”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定西市安定區劉三山隴曲劇團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機電工程學院“星火”愛心服務隊滿懷激情與崇敬,在天水市成紀中學,開啟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紅色文化傳播之旅。汽車工程學院的楊成浩老師以及學生會代表在紅藝村幫助老人翻土,澆樹,與老人親切交談。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深入“秦隴鎖鑰”——白銀市會寧縣開展“鄉村振興·青春篤行”社會實踐活動。信息工程學院在甘肅5G聯合創新中心開展“智慧聯接·雲端助力”企業調研社會實踐活動。藝術設計學院團總支組織學生會成員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現代服務學院組織了一支誌願服務團隊,在榆中縣城關鎮開啟了一場旨在了解學習當地特色文化、關愛弱勢群體的深度實踐之旅。健康學院誌願者們在武都區馬營鎮黨群服務中心,通過幫助老人幹家務、陪老人們聊天,傾聽其煩惱並予以開導,教老人們操作智能手機增加其業餘娛樂活動。除此之外,誌願者為老人們量血壓、宣傳食品健康營養意識、基本護理操作,增強了老人健康意識和護理技能。
這一係列專項實踐活動的圓滿落幕,不僅展現了蘭職青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更在全校範圍內營造了濃厚的生態文明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氛圍。青年學子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色生活理念,傳承了紅色基因,增強了民族團結意識,為構建綠色、和諧、團結的校園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