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8月,隨著中高招錄取工作接近尾聲,社會公眾對中高考的關注度也逐漸降低,然而今年貌似有點“不一樣”,街頭巷尾社會輿論對中高考的關 注熱度不減:“今年的高考題是難是易?”“以後到底什麼樣的孩子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中考的分數怎麼普遍那麼高?考了高分也不一定能進好學校吧?” “分數的區分度不夠尖子生一定吃虧”“還不如恢複0.2係數的難題”……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招生考試製度改革方案的正式發布,在很多家長眼中,這標誌著北京教育綜合改革真正向縱深發展了。這帶來了更高關注度的同時,家長們的困惑也很多。
困惑的背後除了不解之外還有關注和期待。帶著這些問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日專訪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請他答疑解惑,同時講解改革背後更深層的含義。
田忌賽馬?
還是功利思想在作祟
“今年高考語文微寫作與大作文(微寫作為“三選一”,大作文為“二選一”)都有滿分作文。”李奕說,從2014年起北京高考作文滿分作文就增多 了,但是滿分作文人數增多“並不代表著北京語文教育水平提高了。也不意味著閱卷方式有問題,而是由於題目的多樣化滿足了不同類型孩子優勢的釋放”。
這一輪中高考改革,無論是全國的還是北京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
選擇的背後應該是尊重每個學生的優勢和成長個性。不過,給了選擇權學生就能按照各自的優勢進行選擇了嗎?
在一次探討高考改革之後的高中教育主題研討會上(2014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後,上海和浙江進行了先行試點), 一位來自高考改革實驗區的校長說,高考除語數外三科外,其他科目采用六選三,本來是讓學生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但是,他們還是發現了不少“田忌賽馬”的 心態:不少孩子、家長以及部分學校在進行科目選擇的時候,考慮的並不是自己更擅長什麼,而是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怎樣通過錯位競爭來獲得優勢地位上。
“田忌賽馬”的策略使用還是功利思想在作祟,是“什麼科目容易考取學校學什麼”而不是“什麼擅長學什麼”,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選擇,最終仍 然會有很多孩子進入大學後學著自己並不喜歡和擅長的科目,近幾年已經很多報道指出,中國大學生就業專業對口很低,這大大影響了我國人才培養的效率。
那麼,北京的改革能避免這種狀況嗎?
李奕指出,從這3年北京的中高考命題來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題目的可選擇和答案的開放性,給學生多種選擇,滿足不同類型考生的優勢的發揮,釋放 孩子的主動權。比如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大作文有“老腔”和“書簽”兩個選擇。“這兩個題目有一定的離散度。”擅長寫議論文的、擅長寫記敘文的都能找 到可寫的題目,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2014年,北京的高考微寫作題目首次出現題目“三選一”讓學生自主選擇的同時,還打破了以往“詩歌除外”的禁忌,允 許在微寫作中創作詩歌,給了一部分學生張揚青春、抒發生命詩意的空間。“所有這些釋放的信號就是,讓更多的孩子真正能用自己的優勢進行競爭。”李奕說。
尖子生吃虧了?
不是顛覆 是去產能
無論怎樣對政策進行解釋,當實打實的分數出現的時候,老百姓還會慌張。因為長期以來分數就是中國學生的“命門”。
上個月,當今年中考分數出來之後,相信不少考生歡欣鼓舞了幾天,因為考生的分數普遍較高,但是,當考生和家長得知很多孩子的分數都考得很高時,心裏有些“發毛”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今年北京中考分數全線“飄紅”,高分段也從去年的560分增長到今年的570分,而中考的滿分為580分。
有人提出質疑:這樣公平嗎?尤其是對於那些原來的“尖子生”公平嗎?
李奕說,原來很多所謂的“尖子生”其實是那些靠補習班補出來的“尖子生”、靠補習班不斷提高難度不斷“刷”難題“刷”出來的“尖子生”。這樣的尖子生並不是真正有質量的學生。
“新一輪的改革更加強調的是‘用知識’而不是‘背知識’。”他說,試題更注意考學生的思維能力,考查學生對九年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而非做題的 能力;不讓學生把能力固化到做題上。試題的變化是要引導教學的走向,使得今後學校的課堂教學更加聚焦思維方法的培養,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做難題。“那些靠 刷題、靠死記硬背的學生在這種變革中估計是要吃些虧了。”李奕說,這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但不是對過去簡單的顛覆,而是“去產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