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堅持立德樹人目標,精選命題素材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區域發展戰略、新型國際關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美麗中國、加強鐵路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等做出重大部署,地理卷命題基於這一背景,精選命題素材。第1~3題聚焦川藏鐵路,第40(1)題和41(1)題等素材,與交通強國、區域發展戰略密切相關,讓學生認識並理解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第9題圍繞鄉村建設,體現地理學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應用,學生關心我國鄉村地區的發展變化。第7題涉及二十四節氣、第40(1)題以京杭大運河文化帶為背景,第41(1)以廣西“坭興陶文化”為背景,突出表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地理智慧,樹立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對愛國情懷的深切認同。
試卷融入時事熱點話題,符合貼近時代、貼近貼近社會和學生生活的要求。試題涉及川藏鐵路成都至雅安段開始鋪軌、全域旅遊、我國與多米尼加建交、廢鋼利用、鄉村發展等熱點事件和話題,使學生充分認識地理學科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其在當今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從不同空間尺度入手,突出主幹知識和素養考查
地理學科的特色之一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總是與特定區域相聯係。題目以不同空間尺度區域為承載體,考查地理學科主幹知識,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知識的結構性和關聯性,加強對區域認知能力的測評。
大尺度區域重點考查學生對區域的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第5~7題選定全球範圍的半球和大洲尺度,涉及北京的位置和有關北京的設問,突出北京符號;第36題選取行政界線明顯的國家尺度,重點考查學生對區域地理理論的認識與理解。第40(1)以介紹京杭運河概要為切入點,引入區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認知。
中等尺度區域旨在考查學生對專題地理要素內容與規律的理解和判斷。第5題以國外某流域鋼鐵企業布局為命題立意;第10~11題以某城市區域為例,涉及城市功能分區和城市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知識點;第41(1)題則以廣西欽州市坭興陶文化為主線,考查區域內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分析。
小尺度區域的設定,是兼顧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的考查。第9題通過小尺度的村域範圍內地物的方位解讀,兼顧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的考查。鼓勵學生在真實地理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3. 設計類型多樣的圖表,考查學生讀圖析圖能力
堅持近年來地理圖表製作多樣化的基本脈絡,設計圖表共10幅,比往屆試卷有所增加,有效發揮地圖作為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功能,注重學生分析地理圖表能力的考核。
圖1和圖18分別從經度和緯度方向描繪區域地理要素,考查學生對地理現象空間規律的分析。圖2提供某地的地質剖麵示意圖,要求學生能夠分析地質循環變化和特點。圖3顯示四個大洲不同海拔麵積比例及緯度範圍,為考生提供一幅立體空間的景觀圖。圖4是某時刻北半球氣壓圖,體現空間變化到時間變化的統一。圖5采用簡化的流域鋼鐵企業分布圖,考查學生對企業空間布局的推斷能力。圖16采用學生熟悉的區域+氣溫降水圖的表現方法,在堅持回歸教材和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考查學生對諸多地理信息的提取和歸納能力。圖19突出呈現旅遊景點和交通線路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回答本題的思路。
4. 題目設問開放親和,激勵考生創新思維
在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和技能考查的同時,題目設問追求平穩、親和與開放,使學生感悟和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美學價值,提高試題卷麵的吸引力,盡快調動學生積極分析地理問題,增強對試題重要信息的敏感度,養成創新性的思維習慣。試題結構合理,難度適宜,從正麵設問。
試題堅持設問的開放性,引導和考核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第36(1)題要求考生列舉多米尼加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可以任選一種交通運輸方式並闡述分布特點,體現了題目的開放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