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超火了!在巴西舉行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代表中國出戰的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曾正超一舉奪得焊接項目的金牌,根據成績宣布的先後順序,他成為中國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第一人。
獲獎之後,曾正超的朋友圈裏都是祝賀他的信息,還有工友們直言“羨慕”。
剛剛20歲出頭的曾正超確實值得同齡人羨慕,此次歸國回來,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要像對待奧運冠軍一樣對待他們,作為技能英雄,對於這些人怎樣獎勵也不過分。”對於此次獲獎的金牌選手,人社部獎勵20萬元,曾正超所在集團也獎勵他20萬元。8月26日上午,四川省領導親切接見了曾正超以及專家組成員,當天下午回攀枝花市,也受到市領導的親切接見。“他為國爭光了!真的如同英雄一般!”
曾正超的父母聽到兒子受到如此隆重的待遇,眼眶濕潤了。有關部門也透露,省委、市委以及各級部門也會按照相應比例對於曾正超及其技術團隊進行獎勵,最後預計單曾正超個人拿到手的獎勵會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父母家的房屋很破舊,我想用這筆錢給父母買套房子。”曾正超對記者靦腆地說。
“重獎技能英雄一點也不過分!我們就是要在這個時代讓人們崇尚技能英雄!”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態度鮮明。
曾正超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沒有給我家財萬貫,但卻教會我踏實做人,認真做事的道理。”上中學時,曾正超學習成績一般,當時他一心想搞體育,然而初三畢業時班主任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人生。“正超,你身體不錯又能吃苦,不如去學電焊,別小看電焊工,技術含量很高,畢業了也吃香,不一定非得考大學”。
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一心想早點工作為父母分擔家庭重任的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上技工學校。
在攀枝花市技師學校,作為焊接專業的學生,曾正超的特點就是身體好、能吃苦。學校采取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得曾正超在學校不僅學習了理論知識,也接受了操作實踐訓練,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曾正超對電焊開始著迷,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校期間,他迅速地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
曾正超的愛好不隻是焊接,在巴西期間,參賽選手在一起聯歡時,他表演了自己擅長的雙截棍,來了一段中國功夫,驚豔了全場。老外選手稱中國隊還派出了一位“武林高手”。但作為技能大賽的“功夫”高手,曾正超的手藝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在集訓期間,教練老師和選手們吃住在一起。每天選手6:30起床,6:30~8:00會進行40分鍾以上的體能訓練,8:00開始焊接技能訓練,基本每天都要訓練到晚上十一二點,每天在技能上的訓練不會少於12小時。集訓期間沒有節假日,焊接技能訓練按照大賽的要求進行,大賽要求4個模塊:單件焊接、低碳鋼壓力容器、鋁合金結構件和不鏽鋼結構件4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會分不同的選擇項,大賽時每個選手會從中抽取一個進行作業。但是準備時必須每個項目都要準備到,所以訓練的任務非常繁重。”曾正超給記者看他的左臂,隻見上麵全是被焊光灼傷後的疤痕,“這是成長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曾正超靦腆地說。
在刻苦訓練的過程中,曾正超十分感謝他的教練團隊,他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兩個師傅,一個是國內一流焊接專家張友權教授,張教授在焊接競賽規則方麵對他進行了悉心指導;一個是自己的恩師周樹春大師,他是國家技能大師,在一年的集訓中,他言傳身教,手把手地傳授技藝。“周老師不僅將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與我,更對我關懷備至,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我非常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夠超越自己,超越對手。”曾正超說。
正是因為做了這樣的準備,在比賽中,曾正超沉著冷靜,在18個小時之內出色地完成了比賽任務,並接受了焊接成品外部以及內部的檢驗,以絕對優勢獲得了金牌。
“獲獎對於我的人生是激勵,希望讓更多年輕人看到技能強國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農村子弟進入技工學校讀書,用技能本領報效祖國。”曾正超表示,“單位培養我花費了大量心血和資金,我會在單位踏踏實實地幹下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