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學院申請更名為“唐山交通學院”。
一所高校的更名申報,引發了兩所高校學生在各大社交網站上的“恩怨”。
近期,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名單,共有46所高校入選,其中包括新設本科學校、更名大學、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和同層次更名。
其中,來自河北省的唐山學院申請更名為“唐山交通學院”的消息,引起了距其1900多公裏外的西南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南交大”)學生的不滿。
西南交大學生最為擔心的是,母校在曆史沿革中曾用過的“唐山交通大學”之名,有可能在未來被其他高校拿去使用。
早在2016年9月,唐山學院官網就發布了一篇題為《我校隆重舉行慶祝建校60周年座談會》的文章,其中明確,學校確定了“提升層次、強化內涵、加快發展、奮勇爭先”的發展主題,將采取先更名“唐山交通學院”再“建大學”兩步走的步驟。
在知乎問答平台上,澎湃新聞發現,一則“如何評價唐山學院目前提出並著手實施的,‘先更名唐山交通學院再建大學’?”的問答,獲得了超過24萬人次的閱讀量。
其中,一位自稱是“來自唐山的西南交大學生”感慨,“唐山交通大學這六個字,懷有多少海內外交大師生校友的崇敬和敬畏”。
一則匿名回答也指出,“別人拿得走名稱,拿不走這百年傳承”。
兩所高校官方目前各持態度。西南交大知情人士1月26日對澎湃新聞表示,“我們一直理解並支持唐山學院發展壯大,但個人認為更名為唐山交通學院不合適,我認為會有更好的方式。”
唐山學院黨委書記劉學東則在27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大家有不同呼聲,理解不太一致。唐山學院校方也在等待教育部的審批,目前不便對輿論爭議做出回應,“等過一段時間”。
西南交大的“唐山情懷”
西南交大在唐山的崢嶸歲月還要追溯到1905年。
官方資料顯示,西南交大創建於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鐵路局創辦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1900年,由於八國聯軍入侵,學堂被迫停辦。
直至1905年,學堂在唐山複校,更名為唐山鐵路學堂,也拉開了西南交大在唐山的曆史沿革。
在清政府向國民政府更替的過程中,該校還幾度更名,直至1928年2月,更名為唐山交通大學。
然而,同年6月,國民政府宣布南北統一,唐山交通大學改稱第二交通大學。這意味著,西南交大以“唐山交通大學”的名號出現僅有數月。
“不管存在多久,都是值得懷念珍視的。”西南交大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唐山交通大學”這六個字,有“唐山”,也有“交通大學”,代表著西南交大的過去,也指向未來,更是一種傳承。
據官方資料,新中國成立後,該校又數度更名,並於1964年9月遷至四川峨眉。在此之前,該校僅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至1946年8月前的這段時期,因抗日戰爭被迫西遷至湖南、貴州、四川等地,其餘時間均以唐山為根據地辦學。
1972年,該校正式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總校遷往成都(峨眉成為分校,後改為校區),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設新校區,遂形成今日“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格局。
西南交大與唐山學院
這場更名風波的另一個爭議,在於西南交大學生對唐山學院校史的疑惑。
上述知乎的一則回答就將兩校曆史上的一段交集打比方稱為:“我在你家住了幾晚,你送我了一些很珍貴的東西,我就可以改成你的名字了。”
據唐山學院官網資料顯示,該校於1956年建校,其前身為唐山市工業夜大學,校址就建在西南交大前身、當時的唐山鐵道學院內。
同年9月,經原國家高教部批準,該校正式命名為唐山市業餘工學院,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主管,唐山鐵道學院代管。
此後,唐山市業餘工學院與唐山職業大學實行聯合辦學。1985年9月,西南交大為智力支援唐山,成立了西南交大唐山分校,也加入了聯合辦學的行列,遂形成了“三校一體”的聯合辦學體製。
2002年,這三所學校合並組建成本科層次的普通本科學校,唐山學院之名就此誕生。
唐山學院官網在資料中也明確,自1996年學校與西南交大開始聯辦本科專業以來,先後培養了數屆畢業生,西南交大專家組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在唐山市政府的支持下,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以下簡稱“唐山研究院”)於2010年3月18日正式注冊,並依托唐山學院提供的辦公、教學場地投入運轉。
官方資料顯示,唐山研究院作為西南交大的二級教學科研單位,是在《唐山市人民政府與西南交通大學關於開展全麵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下,由西南交大與唐山市曹妃甸工業開發區共同設立。它為唐山市社會發展及經濟建設提供了科技、人才、教學等的支持。
直至今日,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唐山研究院官網的顯著位置上,依然寫著“西南(唐山)交通大學”的字樣。
上述西南交大的知情人士表示,“我們一直理解並支持唐山學院發展壯大,但個人認為更名為唐山交通學院不合適,我認為會有更好的方式。”
“‘唐山交通大學’是西南交大倍加珍惜的曆史名片。”該知情人士說。
西安交大微博聲援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西南交大學生的聲討已此起彼伏。
1月24日晚,西南交大官方微博公開隱晦地發聲稱,“曆史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可是它就是事實。有的人選擇銘記,有的人選擇視而不見,有的人更甚,選擇抹殺。”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條微博立即聚集了數百條點讚、評論及轉發,評論內容多涉及抗議唐山學院更名。
1月25日,西南交大微博再次發聲稱,“交大易名多次,每一個名字都蘊含著一代交大人的心血與記憶。尤其‘唐山交通大學’這個名字已成為校友心中共同認可的永遠的校名,懷有無數海內外交大師生、校友的崇敬與敬畏。”
此條微博隨後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安交大”)官方微博的評論和轉發,西安交大微博評論稱,“飲水思源,不忘初心,才能繼續前行”。
西南交大唐山校友會的一名負責人1月26日告訴澎湃新聞,“就目前的這一情況,我們也收到了不少校友的意見和反饋,我們會詳細地收集起來,到時候將提交給校友總會。”
上述西南交大知情人士對各方的聲援也作出了回應。他表示,“感謝師生校友和西安兄弟,我覺得這種關心關愛是西南交大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唐山學院領導:暫不便回應
此次涉及新設、更名學校的公示已於近期發布在教育部官網上,公示顯示,公示時間為2018年1月19日至26日。
公示期內,對公示學校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辦學行為或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等問題,均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掃描件)的方式書麵實名反映。
針對“唐山學院更名為唐山交通學院”引發輿論熱議一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月25日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對於近期網上出現的反映唐山學院更名涉嫌校名侵權的問題,教育部高度重視,並將在委托專家考察和評議等審批環節,結合學校的曆史沿革、文化傳承、層次類型、辦學定位、學科特色等,對擬使用名稱的規範性、合法性進行充分論證和審核,確保其使用名實相符的名稱,妥善保護相關高校的合法權益。
目前,上述報道已被西南交大官方微博設為“置頂”。對於教育部的回應,上述西南交大知情人士1月26日晚也回複澎湃新聞稱,更名一事相信會依法依照程序妥善解決。
不過,此次更名風波中,不少唐山學院的學生在社交平台上自認“無辜躺槍”。在百度貼吧“唐山學院吧”中,有學生發帖表示,不滿一些人對唐山學院及其學生的過度指責。
該學生稱,“同樣是高考,不能因為我們學校比你檔次低就否定我們學校的所有學生,大學都是大家高考努力才考進來的,你並不能因為高考分數不如你們,就否定我們學校學生的努力。”
另一名唐山學院的學生告訴澎湃新聞,“作為學生,我們也很想知道校領導的態度,我現在不敢隨便對這件事作出評論。”
唐山學院校方的態度則顯得謹慎。針對更名一事中唐山學院的具體考量,1月26日、27日澎湃新聞記者多次聯係上正在石家莊參加河北省“兩會”的河北省政協委員、唐山學院黨委書記劉學東,對方一直未能做出明確回應。
劉學東27日下午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他已經注意到了目前網上的輿論爭議,尤其是一些批評的聲音。“大家有不同呼聲,理解不太一致。”
他表示,唐山學院擬更名唐山交通學院“有一個曆史沿革,有一個過程”,校方有其考慮,也按照相關程序逐級請批。
具體而言校方有哪些考慮?劉學東一再表示,目前不方便解釋。“等過一段時間。現在(考察前)公示剛剛結束,(河北)省裏之前也有專家組去過學校進行評議,這是一個行政審批事件,看教育部怎麼考慮吧,校方也不知道。”
他還說,校方並不是不願回應,“現在我覺得還沒到時候”。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