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國家重點學科
高考分數線
內容推薦
在線答疑
內容推薦
南京大學推出本科生“定製”選課訂單
2017-11-02
中國江蘇網
作者:
關注掌上高考


  本科生講《左傳》,知名教授點評;與諾獎得主一起追溯史前文明的岩畫藝術;聽哲學家張異賓解讀“文本”與“閱讀”……這是記者近日在南京大學本科生DIY研讀課上看到的場景。本科生DIY研讀課是南京大學教務處推出的創舉,南大的本科生,隻需要到教務處網站按照選課流程,填寫一份“定製訂單”,通過遴選後,便可私人“定製”老師及授課內容。【不一樣的課堂】學生備課和講課,教授提問和點評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挺緊張的”,來自曆史學院14級的朱同學說,這學期她選修了文學院徐興無教授的《左傳》研讀課。“這門課由同學們自己來講經文和傳文,由老師點評和提問,這對同學們的課前準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與傳統授課形式不同,DIY課程的授課形式不再是單一的講授和一成不變的單向教學,而是由學生與老師同坐在教研室共同研討經典文獻。

  開課之前,徐興無教授建議同學們提前閱讀楊伯峻的《春秋左傳注》,並把西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作為參考書。徐興無教授將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同學,每節課由一名同學主持研讀,由其決定當節課的具體授課內容與形式。在學生的自主研讀過程中,徐興無教授進行補充和點評。“這樣的上課方式挺好的,我們麵對《左傳》文本時思路更加清晰了。”常同學表示。

  走進南大教授張異賓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堂,記者發現,這裏的學生“構成”稍顯“複雜”,不僅有博士生,還有本科生出現。原來,今年由他主講的課程《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成為本博貫通型DIY研讀課,於是,博士生課堂裏也出現了本科生麵孔。

  【校方聲音】

  探索新模式打造“最好的本科教育”

  記者從南京大學了解到,南大DIY研讀課一般采用小班教學的形式,上課的人數有一定的限製:專為本科生開設的研討班,一般15人以內;本碩(博)合上課程,則是5-10個人。但學生們“定製課程”的熱情實在太高,諾獎得主勒克萊齊奧、教授張異賓等名師的課程,學生名額都做了一定的開放。

  傳統課程一般由學校與院係邀請教授開設,同學們僅扮演選課與上課的角色。而南京大學DIY研讀課從課程主題的選取到授課教師的邀約,則由學生在學校教務處、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的指導下自主完成。

  “這是南京大學探索的一套全新的教學與管理模式”,南大教務處處長邵進表示,“DIY課程目前已增加到51門課,麵向全校不同專業的學生開放。這些課程更多倡導的是對學生思維方式進行訓練,例如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而這些思維光靠專業課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擴展學生的方法論知識。”

  據悉,南大目前已初步建立了DIY研讀課的基本結構:DIY研讀研究課程+本碩(博)合開課程。其中,本碩(博)合開課程是將碩士生、博士生課程向本科生開放選修,助力他們將來研究方向的確定。DIY研讀課可作為本科生與研究生銜接的過渡課程,既滿足本科生學術基礎學理素養的養成,也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學術探索興趣與研究素養。課程采取研討的形式,學生通過遴選後,在開課前兩周內可試聽,教師則根據學生試聽表現和對課程的適應度不斷微調。

  “這樣的課程設置,更大限度地發展了同學們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同學們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培養”,張異賓教授說,這種以學生為主導的課程選擇不僅是立德樹人在貫穿教育整個過程中的一次嚐試,也將會為南大“雙一流”建設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空間。(通訊員 齊琦 黃芮雯 記者 楊甜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熱門推薦
相關新聞
SRC-725372000 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