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高考,今又高考。6月7日,全國942萬考生迎來人生中的關鍵時刻。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考試之一,每一代人有不同的高考印象。在2015年高考首日,記者走訪了石家莊市區內多處考點,傾聽了考場內外家長、老師和學生兩代人的高考印象。
在石家莊市43中考點外的家長等候區,愛心車隊列隊等待接送考生,各類社會團體為考生和家長免費供應降溫飲品,家長們一邊聊天一邊等待考生出場。
1988年參加高考的楊清蓮告訴記者,她是高考人才選拔機製的受益者,通過高考從農村走入理想的大學,現在是一名大學教師。“那時候沒有網絡、信息,甚至連課外書都沒有,雖然家長不太關注,但自己下定決心考出來。”楊清蓮說。
同樣因高考改變了命運的還有石家莊第一中學的教師孔慶瑞。出生於張家口沽源縣偏遠山區的她於1991年參加高考,也是農村孩子通過考學進城的典型。孔慶瑞說:“當年全河北省15萬多考生,大學隻招24000多人,錄取比例將近7:1。現在錄取率將近80%。當年高考很難,但在那個年代,農村孩子進城,就隻有考學這一條道路。”
自1977年恢複高考製度以來,高考便被賦予了一種“改變命運”的沉重色彩。然而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當下社會成員的終身學習通道正在被逐漸拓寬,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格局和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轉變。
石家莊考生蔣穎說:“高考是對人的心理的鍛煉和磨練。雖然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開始,但它不一定能夠決定人生以後所有的東西。”
同樣,曾經的確被高考改變命運的家長們,看待高考的態度也趨於平和。“現在高考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出路。打工創業、出國留學、參加職業培訓,可選擇的道路有很多。所以也不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考生家長劉會說。
隨著考試製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對高考的態度趨於理性。在某種程度上,高考就如同一麵多棱鏡,透過它,折射出了這個時代多元化演變的軌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