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被同學起過綽號嗎?胖的同學被稱為“水桶”,瘦的同學被稱為“泥鰍”等,現在回想起來是不是還覺得蠻有趣的?
一些可愛、有趣的昵稱、綽號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倒也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同學之間取綽號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甚至達到諷刺、辱罵的程度,問題就嚴重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校園冷暴力”的形式之一。除了給同學取難聽的綽號,再比如班級來了新學生,被班級上幾個同學排擠、孤立,這也都屬於“校園冷暴力”的範疇。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發布一組數據,在對1999人進行的調查中,86%受訪者認為身邊存在校園“冷暴力”,60.1%受訪者認為校園“冷暴力”會在當事人內心留下陰影,諷刺、辱罵和嘲笑被認為是最常見的校園冷暴力形式。
18日,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編寫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7)》中也提到,有將近一半的北京beplay體育手機生都有過被叫難聽綽號的經曆,那麼,校園“冷暴力”對孩子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冷暴力”的背後又究竟有哪些深層原因?對此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什麼是“校園冷暴力”?
與“校園欺淩”一樣,目前關於“冷暴力”亦或是“校園冷暴力”並沒有標準的學術或法律定義,但多數學者這麼解釋道:冷暴力是指不通過毆打等行為暴力解決問題,而是表現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這種“冷暴力”往往容易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或許曾經遭受過冷暴力……
“小學二年級有一次我肚子疼,沒和老師說,然後不小心拉到褲子上了,從此以後班上沒有人和我玩。班上隻要有人放屁了,所有人都會一起說是我放的,還有人會喊,‘老師,他又要拉褲子了’。從此以後,我每次想上廁所的時候就會很緊張,肚子一抽一抽的。現在上了初中,沒有小學同學和我一個班,但我還是覺得有人會告訴他們,覺得他們在笑我。”
亦或者曾經給別人施加冷暴力……
“我們小學有個女生有心髒病,每次發病她就會躺地上口吐白沫。我們都覺得很惡心,所以大家,包括我自己都遠離她,她也一直沒有朋友。”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上有個男生,其實他人不壞,就是覺得他髒,所以全班女生都不願意和他坐同桌。有一次安排坐我旁邊,我還很不高興地寫了一篇日記給班主任,讓她把他調走。後來老師隻能讓他一個人坐。當年我們這麼做,是不是很讓他受傷?”
校園“冷暴力”並不是個例
調查:86%受訪者表示身邊存在校園“冷暴力”,諷刺、辱罵和嘲笑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形式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99人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調查對象主要來自於80後和90後年齡層。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對校園“冷暴力”的感知有所差異,但86%的受訪者都表示身邊存在校園“冷暴力”。 其中,諷刺、辱罵和嘲笑被受訪者認為是最常見的三種校園“冷暴力”形式。
不同受訪者表示,校園“冷暴力”在不同學習階段出現的概率也有較大差異,其中初中和高中被認為是出現校園“冷暴力”最多的階段。
校園“冷暴力”有多嚴重?超四成被調查學生曾被叫難聽綽號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編寫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7)》所做的調查中,將校園欺淩類型分為“身體欺淩(故意衝撞)”、“語言欺淩(難聽綽號)”和“關係欺淩(聯合孤立)”三種,後兩種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冷暴力”行為。調查顯示,40.7%的北京beplay體育手機生有過被叫難聽綽號的經曆。
《中國青年報》也曾經對此做過采訪,結果顯示,在校園裏,關於長相、名字的歧視是最普遍的,尤其在beplay體育手機校園裏,這種不經意間的歧視悄悄成為孩子感受最早的傷害。
比如說,比較胖的同學被稱為“水桶”,比較瘦的同學被稱為“泥鰍”,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一多半的beplay體育手機生都有過因為長相、名字被起外號的經曆,而其中相當多數人感覺受到了傷害,對此充滿反感。
而除了這些司空見慣的取外號現象,還有關於日常摩擦引起的孤立……
還有更多的是被認為所謂的“不合群”……
“我從小比較喜歡幹淨,有時會和女生玩得多一點。從小學起,班上所有人都叫我‘娘娘腔’,男生從來不理我。現在上大學,沒人說我‘娘’了,朋友才多了些。但我知道,我骨子裏仍然很自卑。”已經上了大學的小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現在依舊不怎麼合群,並且習慣了從他人的評價中去尋找存在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