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6日召開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全國資助學生9590萬人次,資助經費總投入1882億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22%、92%。截至8月31日,已經有384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了助學貸款,合同總金額275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貸款發放金額;截至9月4日,高校已報到新生中有13.6%的學生通過“綠色通道”順利入學。
“希望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其家長放心,如果您家庭經濟困難,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在哪所學校,都會得到相應的資助。”發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出台資助政策6項,完善資助政策13項,全國6年間共資助學生5.2億人次,資助經費總投入達8864億元,成為一項重大的民生支出。如今,我國的學生資助工作已實現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蓋,基本做到了“應助盡助”,基本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蔭介紹,全國學生資助工作努力推進資助預警前移、宣傳時間前移、熱線電話開通時間前移、助學貸款辦理窗口前移、綠色通道前移。貸款受理點“下沉”至鄉鎮、村委、中心校、高中等,讓助學貸款辦理地點前移到學生家門口;不少高校派出由書記、校長帶隊的家訪小組,將“綠色通道”延伸到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門口。為了讓老百姓少跑腿、少煩心,有關部門還印發專門通知,明確要求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城鄉低保學生、通過高中預申請的學生,不得要求其再提供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對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鄉鎮(街道)民政部門、村(居)委會、原就讀高中“三選一”證明即可辦理。
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係,為什麼還會有因“校園貸”引發的惡性事件發生?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介紹,調研發現,這兩年因為“校園貸”引發的惡性事件,沒有一例是因為繳不起學費、生活費導致的,更多是由超前消費和其他個人因素導致。
“在開展學生資助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大學生過於熱衷消費,開學季成了‘燒錢季’。我們呼籲,無論是國家資助、社會捐助還是父母給的血汗錢,都是來之不易的,廣大學生應當樹立理性消費觀念,不盲目攀比,不貪圖享樂,不追求奢侈消費。”田祖蔭強調。
發布會上,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最近湖南耒陽學生“分流”引發的情況,教育部高度重視,要求當地教育部門配合當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盡快解決問題。
續梅表示,當前一些地方教育資源配置還不能適應新型城鎮化的進程,相對於學生快速流動,學校建設和師資配置都需要更長時間,因此產生大班額問題。消除大班額的辦法是要綜合施策,一方麵是要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這是根本的舉措,首先要緩解學位的緊張,提供足夠的學位。另一方麵,是要加強管理,均衡配置資源,尤其是教師資源,避免學生過度集中在一些熱點學校,要大力提升薄弱學校的辦學質量。消除大班額還要列出時間表,國務院要求今年年底之前基本消除超大班額。消除大班額是需要時間的,要新建學校、招聘教師,所以各地必須超前謀劃,提前部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