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國家重點學科
高考分數線
內容推薦
在線答疑
內容推薦
中國教育的時代抉擇——慶祝改革開放40年係列述評·公平質量篇
2018-12-18
教育部網站
作者:
關注掌上高考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的莊嚴承諾。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攻堅克難,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係,保障了億萬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公平,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底色,在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中起到了“穩定劑”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補短板的基礎上,聚焦內涵提升質量已成為各級各類教育的核心發力點。公平而有質量,成為教育發展40年來的時代抉擇。

  從“普九”到人的全麵發展,40年來,我國對教育公平和質量的理解經曆了漸進的過程,但追求教育公平和質量的腳步從未停歇。

  在艱難中邁向教育公平

  1996年2月,山東省德州市教委組織50名工作人員,分赴94個提出“普九”驗收申請的鄉鎮,進行評估驗收。結果卻讓時任德州市教委主任的高立泉心裏涼了半截——94個鄉鎮僅有71個基本合格,占全部鄉鎮的不到四成。

  此時,距德州實現“兩基”的“軍令狀”僅剩一年。全市還有七八萬名適齡兒童沒能入學,已經入學的,因為教室和教師的短缺,出現了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班額。在市委常委會議上,高立泉把自己的憂慮和盤托出。時任市委書記莫振奎等領導當場表態: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完成“普九”,不猶豫、不後退,不拖全省的後腿。一番話讓高立泉紅了眼眶。

  位於魯西北的德州,1996年地方財政收入僅為7.4億元。在“普九”攻堅的3年間,共撥出8.6億元投入教育。1997年12月25日,這是一個讓高立泉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德州最後一個縣通過“普九”驗收,曆時3年、上下齊心的“普九攻堅”在德州宣告完成。

  像德州一樣,上世紀90年代,“普九”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

  時間往前推10年,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共和國所麵對的現實是,知識重獲尊重,教育秩序恢複不久,小學教育剛剛普及,超過兩億的人口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

  “普九”就這樣被急切地提上議事日程。然而,窮國辦大教育,彼時的中國要實現“普九”,何其艱難。但再難,也阻擋不住中國“普九”的腳步,因為這是中國邁向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頒布,首次提出“有步驟地實行九年製義務教育”。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寫入法律。同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提出“到本世紀末,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實現九年製義務教育”。

  2001年1月1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如期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2000年底,全國“普九”地區人口覆蓋率達到85%,青壯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為全民教育貢獻了中國智慧。

  這一頁沉重地翻了過去,但這一頁遠未完全翻過去。剩餘15%未達標人口地區更是難啃的“硬骨頭”。在本世紀初年,我國80%的人口在農村,農村是義務教育的大頭,農村義務教育量大麵廣、基礎薄弱,幾乎涉及教育公平所有問題和難點。

  2001年,國務院召開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頒布《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對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製作出重大改革,明確提出農村義務教育管理“以縣為主”。從實際上的鄉鎮舉辦到以縣為主,“人民教育人民辦”真正轉到了“人民教育政府辦”的軌道。

  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2007年春季推及全國農村地區,2008年秋季學期推廣至全國。隨著農村寄宿製學校建設工程、“兩免一補”、農村beplay体育手机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等政策密集出台,環環相扣、整體推進,2007年底,西部地區“兩基”攻堅以超常規速度如期完成,西部地區教育實現整體性巨變。

  沒有教育機會的均等,就談不上社會公平。成功實現“普九”,昭示著中國向教育公平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也必將載入中國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發展的史冊。

  教育公平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在成功實現“普九”後,中國追求教育公平的腳步並未止步。

  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教育公平的觸角由表及裏,在華夏大地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2015年11月,母親查出乳腺癌時,吉林公主嶺市興治村的王瑞琪正在讀高三。拿著8000元的助學貸款,王瑞琪得以邁入大學校門,“助學貸款讓我有了追求夢想的可能”。

  為保障貧困家庭子女群體的受教育權,1999年,高校國家助學貸款製度建立,開啟了我國利用金融手段實現學生資助的成功探索。隨後,國家獎學金、助學金、新生“綠色通道”等政策不斷充實資助體係。2013年,隨著研究生獎助政策體係的完善,我國學生資助實現了各個教育階段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生資助體係逐步完善,全國共資助學生達到5.2億人次,資助經費總投入達到8864億元,成為一項捍衛教育公平的重大民生支出。當前,我國已建立起從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係,實現了各個教育階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2012年起,高等教育招生向中西部和寒門學子傾斜,這一年,重點高校定向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開始實施。如今,這些專項計劃已累計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27.4萬人。自專項計劃實施以來,中西部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到5個百分點以內,相當於圓了100多萬中西部地區孩子的大學夢。

  在各級各類教育中,特殊教育一直是薄弱環節,也是影響教育公平的一塊“短板”。2011年,教育部與中國殘聯開展了一項摸底調查,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當年,全國實名登記的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有近8.3萬人。

  於是,“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提上國家議事日程。《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提出,3年內將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從72%提高到90%以上;《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

  補齊特教“短板”,“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國家承諾正在變為現實。

  讓孩子在學校吃飽飯、吃熱飯曾是不少農村家庭樸素的願望。2011年,一場民間發起的指向貧困學童的“免費午餐”公益活動,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這年10月,國務院正式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截至目前,全國3700多萬農村學生吃上了免費營養餐。

  效率與公平、普及與提高,往往是一對矛盾。在這對矛盾的天平上,中國教育在改革發展中一直在尋求平衡。2014年,“劃片就近入學”“免試”“杜絕擇校費”開始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這年年初,教育部先後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以政策鐵腕確保破解擇校難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19個重點大城市被下了最後通牒,點名要求整改。2017年,24個熱點大城市小學、初中就近入學率分別達到98.7%、97.0%,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和曆史性突破。

  致力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開啟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時代,內涵發展成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力點。

  ——學前教育方麵。2011年起,國務院連續推出3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目標直指“擴總量、建機製、調結構、提質量”,在普惠園、民辦園上下功夫,向中西部、農村薄弱地區傾斜。國家提出,到2020年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係基本建成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到80%。

  ——義務教育方麵。指向教育過程公平及資源配置的“均衡發展”成為新標尺。“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被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2017年4月《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出台為標誌,我國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進入全麵提高質量的新階段。

  ——職業教育方麵。如何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成為職業教育轉型發展必須麵對的新問題。2010年11月,100所國家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公布,以此繼續推進“國家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2011年5月,175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名單公布,進一步引領我國職業院校提升辦學、深化改革。

  ——高等教育方麵。在完成了規模擴張、教育體係日趨完備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內涵式發展取得新突破。2017年9月,“雙一流”建設破土而出,成為繼“211工程”“985工程”後,中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新起點。以改革為動力,重點高校正探索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模式,同時,以需求為導向,地方院校正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堅持“以本為本”,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從“本科教學”到“本科教育”,雖僅有一字之差,反映的卻是我國本科教育形勢的發展、內涵的拓展和地位的提升。

  “內涵發展、提高質量”,靠什麼來推動,有沒有切實可靠的依據?答案似乎並不難找,那就是靠建立標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探索教育領域的標準體係建設,確保教育質量提升有據可依。《國家標準化體係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我國教育標準化體係建設正式納入國家標準化體係建設的範疇,涵蓋各級各類教育,涉及管理、教學、教師、學生發展等一係列標準體係相繼出台,成為我國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

  內涵發展、質量提升,課堂是主陣地。課程教材改革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載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完善各級各類課程標準、豐富並優化課程專業設置、規範教材建設、各級各類教學改革的政策文件不斷出台,為學校課程教材改革提供了方向定位與指導。與此同時,國家通過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與質量監測、強化教育督導並將其法治化、規範化,從而為提升教育質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過一係列努力,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麵發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認同,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能力提升和全麵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取得較大進展,基礎教育學校課程與教材體係不斷優化,職業院校探索形成了基於校企合作的課程開發機製,高校創新導向的課程與教學探索初見成效。

  “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來,全麵推進素質教育成為各級各類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覺行為,更加關注人的全麵發展、尊重教育規律,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永恒追求。

  40年前的冬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共和國向著改革開放的春天走去,共和國的教育也向著更好更公平更有質量的目標一步步邁進。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正向建設教育強國邁進。(記者 王家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熱門推薦
相關新聞
beplay2网页登录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