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掌上高考丨2022年度“高考關鍵詞”出爐!
2022-12-26
掌上高考APP官方
作者:
關注掌上高考


溫馨提示:模擬誌願填報用掌上高考,信息豐富準確,一鍵生成“衝-穩-保”誌願。點擊此處,開始精準填報吧!

2022年,是值得回顧的一年

這一年,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公布

這一年,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

這一年,浙江宣布高考使用全國新高考I卷

......

掌上高考總結了2022年十大“高考關鍵詞”

接下來

讓我們一起回望2022年關於高考的那些事

No.1 雙一流名單公布

  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共有147所高校入選。新晉高校為:山西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湘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

  與首輪名單相比,第二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持、分類評價建設體係作為重點之一,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新階段的“雙一流”,應當以學科為基礎,引導高校在各自具特色的優勢領域和方向上創建一流。因此,第二輪“雙一流”更加強調各高校優勢學科的創造性和探索性。

  · 相關閱讀

重磅!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

No.2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擴容

  2022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三年,與2021年相比,今年強基計劃在招生對象、考試項目上變化不大,但在試點高校、招生專業、校考入圍規則與及格線等方麵有較大變化。

  一是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從36所擴大到39所,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啟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二是新增交叉學科、優勢學科,不局限於單純基礎學科,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領軍人才也成為強基計劃的重點培養對象;三是部分高校提高對數學單科成績的要求;四是部分高校招生範圍擴大;五是多所高校明確校考及格線;六是高校培養方案更加細化。

  · 相關閱讀

一文讀懂2022強基6大變化!附高校招考信息彙總!

No.3 職教高考製度更加完善

  12月21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發布。

  《意見》在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中指出,完善職教高考製度,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招生計劃由各地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中統籌安排。

  從教育部的表態可以看出,職教高考被寄予厚望。建立省級統籌、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職教高考”製度,能有效改善學生通過普通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況,成為上大學的另一條“賽道”。

  · 相關閱讀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的意見》

No.4 第五批八省高考改革啟動

  6月,四川、陝西、河南、寧夏、內蒙古、雲南、山西、青海8省區相繼宣布啟動新高考改革。這意味著,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8省區高考采用“3+1+2”的模式,從2022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正式實施,新高考將於2025年落地。

  其中,前三批14個省份(第一批為上海、浙江;第二批為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三批為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新高考已平穩落地。第四批7省區(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的新高考將於2024年落地。

  截至目前,全國31省(市、自治區)除西藏和新疆外,已全部加入新高考陣營。這也意味著以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為主要方向的新高考體係基本形成。

  · 相關閱讀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來了:四川、陝西、河南等地明確實施新高考!(含選科分析)

No.5 上海高考延期

  5月,上海市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經慎重研究並報教育部同意,上海市秋季高考統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舉行。與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至7月情況相似,本次上海延期是高考恢複40多年來第二次延期。

  高考,是一件關係個人前途命運、國家人才選拔和社會公平公正的大事。上海高考延期,是出於對全體考生和涉考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考慮,是根據疫情和學情做出的審慎決定。

  此外,延期一個月,也能夠給考生留出一段在學校的備考適應期。更重要的是,上海從上個世紀開始,高考率先獨立命題延續至今,上海高考延期,對上海考生完全不影響,也對全國沒有影響。

  · 相關閱讀

上海高考延期一個月,這6省已明確高考時間!

No.6 浙江回歸全國卷

  10月2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相關通知,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語文、數學和外語科目使用全國新高考I卷,2023年選考科目仍由浙江省自主命題。

  根據國家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總體要求和浙江省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統一部署,浙江省自2020年秋季開始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全麵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3年1月高三學生將參加首次高考選考。

  據了解,此前新高考Ⅰ卷適用地區包括山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廣東、福建(語數外)等。除新高考Ⅰ卷之外,使用全國卷的還有:全國甲卷,適用地區包括雲南、四川、廣西、貴州、西藏;全國乙卷,適用地區包括甘肅、青海、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安徽、山西、江西、河南;新高考ⅠⅠ卷,適用地區包括遼寧、海南、重慶。北京、天津、上海則是自主命題試卷。

  · 相關閱讀

定了!這個省,2023年高考有大變化!

No.7 治理校外培訓

  事關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教育部公開征求意見。11月24日,教育部發布《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共6章43條,麵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為提高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法治化水平,推進公正文明執法,完善執法程序,加強校外培訓治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根據行政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教育部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研究形成《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嚴格管控校外培訓行為,是做好“雙減”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對於全麵貫徹落實減負政策,維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進beplay體育手機生全麵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相關閱讀

公開征求意見!教育部發布《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No.8 白名單賽事公布

  9月3日,教育部公布2022-2025學年麵向beplay體育手機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共有“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等44項競賽進入名單。教育部強調: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得作為beplay體育手機招生入學的依據和高考加分項目。

  全國性競賽活動,是麵向beplay體育手機生的競賽是以立德樹人為目的,旨在挖掘學生特長愛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公益性教育活動,此項活動的開展,更多是為了提升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

  因此,對於計劃參加綜合評價與強基計劃招生的高中生來說,如果能夠在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中的“五大學科競賽”比賽中取得較好成績,雖不能直接高考加分,但能夠向高校招生單位證明個人在某種學科上的突出優勢,這更有利於個人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 相關閱讀

44項競賽名單公布!教育部明確,不得加分!

No.9 加強新農科建設

  12月7日,教育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四部門聯合出台《關於加快新農科建設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

  《意見》從全麵加強知農愛農教育、大力推進農林類緊缺專業人才培養等十四個方麵提出意見,明確強化學科交叉融合,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緊缺專業;鼓勵校地合作,探索推進涉農專業訂單定向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入學有編、畢業有崗”改革試點等。

  此外,《意見》還在深入推動課程教學改革、不斷強化教材建設和管理、建設高水平實踐教學基地、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強化農科教協同育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創新評價機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組織實施等方麵做了具體的部署。

  ·相關閱讀

教育部發文!這類專業試點“入學有編、畢業有崗”!

No.10 高水平藝術團停招

  根據教育部發布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通知,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藝術團不再從高校招生環節選拔。經教育部批準可在全國招收高水平藝術團的高校有53所,具體招收藝術項目及是否招收,由高校自主確定。如今,距離教育部要求的時間還有一年,一些高校陸續公布高水平藝術團招生政策,也有部分高校宣布提前停止招生。

  如:中國人民大學從2023年起暫停高水平藝術團招生,此外,中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已經從2022年起暫停高水平藝術團招生;中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高水平藝術團於2021年甚至更早就已停招。

  · 相關閱讀

藝考不“易考” 高考無捷徑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推薦高校

    推薦學校

      中職院校
      相關新聞